郑家庄 位于淄川区源泉镇镇政府驻地源泉以北1.5公里。设一村民委员会。共480户,1,720人。耕地2,228亩,地处淄河东岸。淄(川) 源(泉)公路南北纵跨村中。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林业发展较快,并有植桑养蚕的历史。 《郑氏族谱》载:“吾始祖于洪武二年自冀州枣强十八行庄迁居
青州市之邀兔崖。十一世祖禹昌迁郑家庄。”据此,睨末即已建村。据传,本庄在
郑姓迁入前,因此庄坐落在古齐、鲁接境处的古城遗址前,曾命名为“镇前庄”。后因兵,遂迁于
淄河岸的现村址。因村中郑姓最多,故得名“郑家庄”。
源泉地处
鲁山县北麓,峰峦叠翠、山明水秀,
二郎山、三泰山、鹿角山等,
松柏掩映。泉河的青龙山尤为著名,这里有洞一处,洞旁有高阁石柱,山下泉水淙淙。古代文人有“炎天无暑气,清夜有泉声”的诗句赞誉。
境内水源有地下水、地表水两种。地下水分布在
岳阳市断层与淄河断层之间,尤以奥陶系
石灰岩层水量最为丰富,是
淄博市地区水质水量最佳地带。
淄河纵贯全境,泉河头村系淄河发源地之一。上下两龙湾,碧泉流水不竭,水温常年在13℃以上,年平均流量0.5M3/秒。用于人畜饮水和粮田灌溉。
境内土壤有四种:一、碎石碴土,面积4,000余亩;二、红粘土,面积约有25,000亩;三、黄土、白岩土,面积3,000余亩;四、黄沙壤土,面积4,000余亩。淄河两岸垫地造田1,000余亩左右,土质均为中壤,有利于果树、农作物、蔬菜生长。
土层较紧实,有机质偏低,磷素欠缺,需要逐年加深活土层,增施有机肥
境内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其次是谷子、高梁、大豆、
番薯等。现亩产958斤。木材林共2,534亩,约506,800株。
经济林以
苹果、桃、
花椒为主,其次是
柿子、
香椿、红枣、核桃、山楂,共1,428亩,约79,500株,年产约达9.982万斤。建国前,镇内有15个村,一遇干旱,人畜用水无法解决,水浇田仅有20亩。
建国后,党和政府大搞水利事业,建扬水站36处,修水渠37公里,打机井56眼,配套动力101台,计3,330马力,有效灌溉面积5,770亩,有力地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并解决了全镇人畜用水。
据石碑刻记,清
顺治(1644-1661),郑义亭率家眷至此立村,以姓取名郑家庄。后有刘氏、李氏、
张姓、
陈姓相继迁入,现郑氏断后,村名仍沿袭未改。
该村位于
白埠镇驻地西南16公里处,耕地面积1700亩,全村172户,农业人口686人。
经济状况 该村以发展农业、养殖业和运输业为经济发展重点。农业方面:有稳产高产田1500余亩,亩均粮食单产1000余公斤;经济田亩产值1500元。养鸡、养猪专业户20户,植桑养蚕户100余户。有80余户农闲期间收购玉米芯。200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近700万元,其中农业收入210万元,养蚕收入150万元,服务业、运输业收入1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5500余元。
养殖业和收购玉米芯是该村的重点产业和经济支柱。年出栏肥猪500余头,桑园面积达到300余亩,亩产蚕茧130公斤,收入200余万元。2004年全村完成了自来水改造,一户一表,使全村村民吃上了自来水。2004年新建幼儿园一所,使村内适龄儿童就近上学。全村固定电话140部,有线电视用户150户,农村参保率达98%以上.2008年,新上路灯30余盏。为村民夜间出行带来方便。2009年,更新村内变压器由原来的50千瓦 改为100千瓦,彻底改变了家有电器因超负荷不能用的局面。2010年,硬化路面5000余平米,改变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状况。
自2008年8月开始,
阎崇年联合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杨珍研究员、南开大学
冯尔康和
杜家骥教授、
故宫博物院晋洪逵研究员等专家学者们,仔细研究了实录、档案、文献、方志、文集、笔记、专著、传说,并实地踏查了京郊郑各庄(清时称郑家庄)的历史遗存。
清史学者发现,《清史稿·诸王六·允传》“
雍正元年,诏于祁县郑家庄修盖房屋,驻札兵丁,将移允礽往居之”的记载失实。阎崇年介绍,这是根据对北京故宫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
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满文档案的认真查考得出的结论,有关清史学者已于4月19日在北京举行的“郑家庄皇城专家学术研讨会”上达成共识。
阎崇年在2008年10月至12月应
台湾省有关方面邀请赴台做访问学者,在此期间他多次前往台北故宫博物院查考清宫档案。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大力支持下,阎崇年查阅到
康熙六十年(1721年)十月关于这项工程竣工的满文奏折。在
北京市,经有关清史学者的鼎力相助,阎崇年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又查阅到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二月关于在郑家庄兴建行宫、王府、城墙、
护城河、营房等开工的满文奏折,以及
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和硕恒亲王允祺等奏理王弘迁居郑各庄事宜折》的满文奏折等。据了解,雍正元年(1723年),理王弘晳的王府就在郑家庄,并在此整整生活了17年,“郑家庄皇城、行宫与王府”经历了康、雍、乾三朝48年的历史,上演了宫廷内争、骨肉相残的活剧。
乾隆四年(1739年)发生“弘晳案”,宣告
清代郑家庄皇城历史的结束。文字资料连同王府,都遭到毁损,郑家庄皇城、行宫与王府从此在史册上隐消,由是形成一桩清史悬案。
阎崇年说,清朝的行宫很多,清朝的王府也很多,但康熙郑家庄行宫与王府有其特点与价值。清朝既有城墙、又有
护城河的皇帝行宫,仅郑家庄一处。清朝在北京城外的王府,也仅郑家庄一处。避暑山庄、畅春园、南苑,后来的
圆明园、清漪园(
颐和园),虽有围墙,但没有护城河。有关清史学者判定,康熙行宫和理王府所在地的郑家庄,不是
祁县郑家庄,也不是“河北州郑家庄”,而是北京德外郑家庄,即今北京
昌平区北七家镇郑各庄。阎崇年认为,两岸
故宫文献档案的交互利用,对宫廷史、北京史、建筑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加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