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生态转型
产业生态转型
生态文明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观的超越,代表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新升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尊重生态规律,能缓解资源供给与经济需求之间日益趋紧的矛盾,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突破口。当前,为推动我国产业的生态化转型,需不断健全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实施鼓励生态化转型的产业政策,推行并完善绿色GDP政绩考核制度。
文明观
背景
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思想观念不断进化的具体体现。文明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通常认为,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端。回顾历史,人类文明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三种文明形态。自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发端的工业文明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危机和生态恶化,使人类面临发展不可持续的威胁。确保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理论界存在“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之争。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置于自然之上,主张全面控制自然和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的利益服务。这种思想一味强调人类的主体性和自然的客体性,在很大程度上演化成了人类沙文主义,从而将自然的命运和人类的命运割裂开来。极端的自然中心主义将自然看成是各种自然存在物相互依赖的系统,而人类只是其中的普通一部分,主张停止改造自然的活动,进而缓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稳定性。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忽视了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极端的自然中心主义忽视了发展对人的重要性,因而都是不可取的。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既要确立人在自然界中的中心与主体地位,也要使自然能够承载人类的发展能力,使人类经济活动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进行,从而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人类不可能为了保护自然而放弃发展经济,将自己降低到与其他物种一样的地位,这显然无助于解决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人类也不能为了局部与眼前利益而过度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这样无法向子孙后代交待。显然,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将开发自然、发展经济同保护自然、平衡生态协调起来。生态文明概念在此背景下出现并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
内涵
生态文明是学术界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与分析。有人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文明最核心的内容。有人认为生态文明不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包括人与人的关系,强调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时候不断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有人认为,从狭义角度讲,生态文明是要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广义角度讲,生态文明是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与人的和谐相统一。
潘岳对生态文明的定义涵盖内容全面,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和较多引用。他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观点
生态文明观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是对工业文明观的超越,代表着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新升华。生态文明观包括生态文明的自然观、价值观、生产观及消费观等内容。从自然观角度看,人类是整个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与自然界其他要素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的、内在统一的整体,人类应力图实现人类之间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价值观角度看,自然界的物种和资源都是有价值的,人类不能以损害自然的价值来谋求自身的价值,更不应该超越自然的承受力来谋求自身的短期利益。从生产观角度看,人类的生产活动应以确保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注重产业生态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消费观角度看,人类不应过度追求对物质财富的享受;而应树立节约理念,提倡有限消费和科学消费,实现自身消费需求与自然系统稳定的统一。
总之,生态文明观从更高的高度、更长的时间跨度、更大的范围全面思考人类的发展问题,是人类未来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观在我国得以落实的具体体现,标志着我国开始向生态文明的崭新时代迈进,对我国当前和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循环经济
关系
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生态文明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基础,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也就是说,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过程,也是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鲍尔丁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形象地比喻为浩瀚太空中一只小小的“飞船”。“飞船”内的资源是有限的,只有倍加珍惜,并且科学循环利用,才能维持正常飞行所需要的生态系统。如果人口无限增加,经济粗放增长,最终必将耗尽“飞船”内的有限资源,人类生产、生活所排除的废弃物必将填满“飞船”并将之彻底污染。解决问题的对策是:人类应建立一种既不会导致资源枯竭,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能够循环利用现有各种资源的“循环经济”。随着对循环经济问题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大家普遍认同,循环经济应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生态文明生产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发达国家为减少资源消耗,避免环境污染,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以生态学规律和生态经济理论为基础,加快以循环经济发展理念重新规划产业发展。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1999年从可持续生产的角度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整合;2002年从新型工业化的角度认识循环经济的发展意义;2003将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确立物质减量化的发展战略;2004年提出从不同的空间规模———城市、区域、国家层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07年将循环经济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范畴。
意义
发展循环经济不是简单否定经济增长;而是主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消除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以生态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实现人类长期利益同短期利益以及整体利益同局部利益的统一。显然,循环经济在本质上属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扬弃,能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缓解资源供给与经济需求之间日益趋紧的矛盾,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在经济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清新的空气、秀美的山川及丰裕的资源使人和其他物种的关系日益融洽,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将得到全面满足。同时,自然界也更有条件支撑人类的发展,不断提高保证人们现实需要及未来需要的供给能力,这有利于自然和人实现良性互动,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产生双赢的效果。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长期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基础薄弱等带来的沉重压力和尖锐矛盾。这决定了我国迫切需要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正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并被提高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我们要根据循环经济发展思路,既重视经济发展速度,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要在经济发展中强化生态意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结构,做到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实现我国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突破口
不同的文明形态对产业发展模式的要求不同。工业文明一味强调经济增长和创造物质财富,忽略经济系统内各产业间的共生与循环关系,产业发展呈现“资源※产品”的单向流程模式,导致资源消耗过度,生态系统受损。生态文明从生物链、生态链的视角看待经济链,强调各产业间形成共生及相互利用的关系,产业发展呈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模式,生态系统得以稳定。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产业发展模式促进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发展,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循环经济强调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生态化将循环经济理念贯彻到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将生态化理念贯穿于法律法规、产业发展政策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之中,既是循环经济在产业层面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循环经济在我国总体上处于一个理念倡导和试验示范阶段。在从整体上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突破口。
重点任务
工业
工业生态化转型的战略目标是建成工业发展、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的工业体系,以提高工业系统整体的生态位。工业生态化转型要求我国对现有工业企业和园区进行生态化改造。就单个企业来讲,要严格执行国家环境标准,推进清洁生产,使企业在源头上就能阻止或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实现企业由污染末端治理向污染起点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就企业集群而言,要使企业布局遵循生态学原理,通过改造并新建一批生态工业园区,将产品有耦合共生关系的企业整合在一起,并形成一种类似于生态链的网络关系,在各企业间实现废物、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通过闭路循环有效降低消耗性污染,高效率利用废物资源。
农业
农业生态化转型的战略目标是将现代科学技术及管理手段与传统农业经验有效结合起来,形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协调的现代化农业体系。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水平不高,生态化转型有巨大空间。当前,我国应强调走生态化的农业技术路线,加强生态技术在农民中的普及,注重用有机肥料替代化肥,用生物防治替代化学农药,理顺动植物、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效避免或降低化肥农药对土壤、水源及大气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大量生产绿色有机的农产品。同时,我们应将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产业的发展通盘安排,使各产业间形成良性互补的关系,形成种植、养殖、加工相结合的有机循环利用模式,建设资源、环境、经济效率与生态效益兼顾的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农业系统。
服务业
服务业生态化转型的战略目标是加强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推进服务过程的生态化进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绿色商业、绿色物流等生态服务业,形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协调的现代化服务业体系。在服务业中贯彻绿色消费理念非常重要。绿色消费理念不仅能够鼓励人们在对服务产品的消费中形成科学消费、健康消费、合理消费和适度消费的良好习惯,引导服务业向生态化方向发展,而且有助于推进工业、农业的生态化转型,因为不论是工业产品还是农业产品都必须经过服务业环节才能进入消费领域。当前,我国服务过程生态化的重点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资源消耗较大、环境影响较重的传统服务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实现服务业低消耗、低污染、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比如通过技术改造、使用节能环保设备实现餐饮生产的清洁化,有效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及排放厨房油烟对环境的污染。生态旅游业、绿色商业、绿色物流是对传统服务业的升华,应作为重点予以发展。生态旅游业注重对自然和生态的保护,绿色商业注重降低商品流通中的资源消耗及加强商业网点合理布局,绿色物流注重对交通运输废气排放等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
推动策略
法律法规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产业生态化转型要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进行,就需要有一个健全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而我国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依据循环经济建设的发展要求,为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应加强以下规制:一是规范约束企业的资格、品质和素养,凡粗放经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不得批准成立(原有这类企业要限期整改或淘汰),只有合乎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才可准予成立;二是有效约束各类主体的行为方式符合环境伦理规范,善待自然,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比如要求企业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简化包装并进行包装物的回收再用,对产品的生命周期全过程负责等;三是明确生态环境资源的所有权关系,设定占有及使用生态环境资源的法定程序,确立自然生态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四是禁止各种非法开发利用资源、非法排污、损害生态资源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备受关注的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已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我们相信,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和深入实施,产业生态化转型将得到更好的法律保障。
政策引导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对产业生态化转型尚缺乏积极性,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利益驱动和约束机制。扭曲的资源价格机制、偏低的排污费、缺乏力度的环保处罚措施等导致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产业生态化转型的热情。因此,我国应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加大对生态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鼓励扶持生态产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使产业政策对产业生态化转型发挥显著作用。针对浪费资源、污染严重、工艺落后的产业部门,应果断采取限制性产业政策甚至产业退出政策,援助企业退出和产业转型,消除产业退出障碍。各地应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特点,积极探索建设生态产业园区,建立各种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系统,优化产业布局,延伸生态产业链,拓展产业群,推行清洁生产,鼓励企业采用新原料、新工艺,通过生态化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
绿色GDP
我国部分地方政府对产业的生态化转型尚缺乏足够的重视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的考核指标中缺乏生态文明因素。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以GDP(国内生产总值)指标评价经济社会的发展,没有考虑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牺牲环境实现的,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可持续发展状况。如果把资源与环境因素也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人类取得的经济成就也许会大打折扣。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海洋)与环境因素(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将经济活动中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的国民核算体系,是评估产业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基本依据。当前,绿色GDP在我国尚处于试点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推广起来尚存在不少难度。但可以肯定的是,以绿色GDP作为政绩考核一项指标的思路不会改变。推行绿色GDP,一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消除种种片面、错误的思想观念以及私心杂念;二要解决好科学测算标准问题,突出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类别指标的选择;三要解决好新的政绩考评标准和制度实施的方式方法问题,把生态良好的地区和较差的地区的领导政绩考评标准进行合理划分;四要解决好考评公平和群众参与问题,在群众和政府间构建方便、快捷、高效的利益表达渠道和完善的沟通反馈机制,形成合法的环境利益表达诉求的制度性平台。随着绿色GDP在技术上的不断成熟及绿色GDP考核体系的不断完善,各地政府推进产业生态化转型的步伐会越来越大。
目录
概述
文明观
背景
内涵
观点
循环经济
关系
意义
突破口
重点任务
工业
农业
服务业
推动策略
法律法规
政策引导
绿色GDP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