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在编本书时,不仅摘取了曾国藩、胡林翼的论兵言论,还将
曾胡的军事思想与西方近代军事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结合近代战争的特点和中国的国情,采用“按语”的方式阐述自己的军事思想。
本书是曾国藩、胡林翼治军用兵言论的一部语录体兵书,由蔡锷辑录、蒋中正增补。中国十大兵书之一。全书分将材、用人、尚志、诚实、勇毅、严明、公明、仁爱、勤劳、和辑、兵机、战守、治心等,系统反映了
曾国藩、
胡林翼的军事思想。前十章围绕置将、整军、训练等,论述治军中的种种问题;后三章则专门论述战略战术中的重要问题。
蔡锷(1882—1916),原名艮寅,后改名锷,字松坡,湖南邵阳人。中国近代爱国将领、军事家。1899年赴日本,先后毕业于陆军成城学校和陆军士官学校。1904年回国后,在江西、湖南、广西等地从事军事教育工作。1911年初应云贵总督李经羲之召,调云南,任新军第19镇第37协协统。为改变风气、鼓舞士气,蔡锷编成《曾胡治兵语录》一书,以阐述自己关于治军的见解,希望借此唤醒军心,把新军训练成一支具有战斗力的部队。1916年11月8日病逝于日本。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湖南湘乡人。
爱新觉罗·旻宁十八年(1838)
进士。晚清中兴名臣之一,
湘军创立者。曾氏究心于诗文和理学,有“一代儒宗”之称。著作被辑为《
曾文正公全集(全16册)》,其中尤以《
曾文正公家书》流布甚广。
胡林翼(1812—1861),字生,号润之,谥文忠,
益阳市人。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有《胡文忠公遗集》行世,其中尤以《读史兵略》为要。
1924年,
蒋介石将此书作为
黄埔军校教材,显示了其在军事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当代研究者认为,书中的军事思想为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有些观点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