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泊湖水库
黑龙江牡丹江市的水库
镜泊湖水库是由火山喷发的岩浆阻塞而形成的天然湖泊,于1939年在湖出口处修筑堤坝而形成水库。水库长45公里,宽0.4-4.5公里。水库正常蓄水位353.5米,死水位343米,是不完全多年调节水库。
水库自然地理条件
镜泊湖电站位于牡丹江市市西南方约100公里的牡丹江上游。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为11800平方公里,占牡丹江流域的31%,其中2/3的面积在敦化市境内,1/3的面积在黑龙江省宁安市境内。
镜泊湖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47毫米,6—9
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多年平均入库水量为30.2亿立方米,最大年入库水量为55.1亿立方米,最小年入库水量为7.3亿立方米,6—9月入库水量占全年的70%。
镜泊湖水库由第四纪火山喷发的岩浆阻塞而形成的天然湖泊,为了防止冻坏大坝,年末水库水位需要控制在350.0米以下。
镜泊湖水库入库流量年内变化也是不均匀的,洪水与暴雨相应发生在6-9月间,相应流量与来水量大于10月至次年5月,10月至次年5月天然来水比较少,水库入库流量年内也分配不均,有时4月-6月来水量相对较多,7月-9月来水量相对较少,或是4月-6月来水量较少,7月-9月来水较多。这种年内变化较大的径流量,对水库调度工作不利。
水库系统的构成要素
镜泊湖水库系统生态要素包括此系统内的生态环境和生命系统,环境、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名词各有其含义,同时又密切相关。所谓环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有明确规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址、人工遗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生态环境是指生物有机体周围的生存空间的生态条件的总和。生态环境由许多生态因子综合而成,生态因子如光、温度、水分、大气、土壤及无机盐等;生态因子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在自然界,生态因子不是孤立地对生物发生作用,各个生态因子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在综合条件下,表现出各自作用,各个生态因子的综合体即为生态环境,就自然属性来讲,生态环境还含有人为因素的成分。由于人类劳动和科技进步,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摆脱对自然环境的直接依赖,扩大了对自然界的影响。也就是说,在今天社会里,纯粹的自然环境已留下很少,人类创造的物质已大量的成为地理空间的一部分。
许多人工生态群落的出现替代了生态群落,环境资源包括生态环境在内的一切环境要素与自然资源的总和。在水库系统中,生态环境是一种资源,而且随着社会经济活动数量的上升日益显示出其稀缺性。这种稀缺性体现了生态环境的生态价值。
镜泊湖水库系统相关功能
镜泊湖水库系统承担很多任务,承担经济、社会、生态各方面的功能如下:
(1)发电
镜泊湖水库在发电方面主要承担黑龙江省电网的调峰、调相、负载及事故备用
等任务,多年平均发电量2.5亿kw.h。
(2)防洪
以发电为主的水库,在确保大坝安全的前提下,对防洪和兴利库容进行合理安
排,充分发挥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
(3)灌溉
牡丹江市由上而下流经吉林省的郭化市、黑龙省的宁安市海林县、牡丹江市及
依兰县共六个市县。水库下游宁安地区灌溉用水要求在80m³/s。
(4)渔业
以上水库的几种功能都是通过对水库的调度、利用来实现的,其中灌溉、工业和城市用水要耗用水量,发电只利用水能,航运则依靠水的浮载能力,渔业却要利用水面面积和水体空间、旅游是利用水的景色、防洪是利用径流特性和水库的库容来实现,本水库系统的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就是要使水资源同时满足多个不同部门的需求,并将除水害与兴利结合起来统筹解决,最大限度地实现各方面功能;目前诸多功能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制约关系。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水库自然地理条件
水库系统的构成要素
镜泊湖水库系统相关功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