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扇尾鹟
雀形目扇尾鹟科动物
白喉扇尾(拉丁学名:Rhipidura albicollis):是鸟纲、扇尾鹟科的小型鸟类,体重9-14克,体长151-202毫米。通体黑灰色,头部较暗近黑色,颏、喉、眉纹白色,在暗色的头部极为醒目。下体深灰而有别于白眉扇尾鹟,但有个别个体下体色浅。尾较长而宽,常散开呈扇状,除中央一对尾羽外,其余尾羽均具宽阔的白色尖端。虹膜褐色,嘴及脚黑色。高可至海拔3000米的湿润山区森林。似其他扇尾鹟。加入混合鸟群,常栖于竹林密丛。鸣声高而薄,三个间隔相等的“tut”声接以三个或更多的降音;也发出尖声的“cheet”音。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中原地区南部、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指名亚种繁殖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中国西南部及海南岛。直到最近,白斑扇尾鹟(R. albogularis)被认为是白喉扇尾鹟的一个亚种
形态特征
白喉扇尾鹟雌雄羽色相似。额、头顶、枕、后颈黑灰色,头顶前部和额较深呈黑色,眼先、颊、脸和耳覆羽亦为黑色,眉纹白色,从前额延伸至眼后。头顶往后等其余上体黑灰色,两翅和尾黑褐色,尾长而阔、呈凸状,中央一对尾羽最长,向两侧依次缩短,展开时状如扇,除中央一对尾羽外,外侧尾羽具宽阔的白色端斑。额先端黑色,其余颏、喉白色,并从下喉向颈侧延伸,在颈侧形成半领环,胸、腹等其余下体暗灰色。在不同的种群之间,羽毛颜色有很大的变化,大多数类似于主要为蓝灰色的喜马拉雅R. a. canescans,上下体主要为蓝灰色,有黑色的眼罩,白色的喉部和眉毛。虹膜暗褐色,嘴、脚黑色。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常绿和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山边林缘灌丛与竹林中,尤其喜欢溪流与沟谷沿岸的森林和灌丛,非繁殖期也出入林缘疏林灌丛、农田地边和道边树林内。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印度孟加拉国东至印度尼西亚热带南亚的森林、灌木丛和耕地中。
生活习性
留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亦见3-5只成群或与白眶雀鹛等其他鸟类混群。性活泼,行动敏捷,常在树冠侧枝上跳跃觅食也从栖息的栖木上飞到空中捕食昆虫。尾常竖起或左右展开呈扇形,并有节奏的上下或左右摆动,同时边跳边发出单调而拖长的"吱、吱......"声,有时还伴随着不时地转动身体,每跳一次都展开一次尾羽,同时身体作90-180度的转身,行为极为有趣。主要以鞘翅目象鼻虫甲虫金花虫科、金花虫、鳞翅目昆虫、蚂蚁等其他昆虫和昆虫的美国白灯蛾为食。鸟类每年都会使用相同的歌声,逐渐进行微小的变化,结果是在4-5年后歌声听起来非常不同。雄鸟的叫声是检测和识别鸟类的有价值工具,因为它经常会与白眉扇尾鹟R. aureola混淆,它们的分布区域有重叠。白眉扇尾鹟的下体较浅,翅膀上有两排明显的斑点。
分布范围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营巢与林内石洞内或离地面1.2-4.2米高的树枝杈上,巢底为圆锥形的杯状,巢呈杯状,主要由枯草茎、草叶和蛛丝构成,营巢由雌雄鸟共同承担。每窝产卵通常3-4枚,多为3枚。卵白色或皮黄色、被有灰褐色斑点,常常在钝端形成一个环带,卵的大小为16.1-18.2毫米×12.2-13.5毫米。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12-13天。早成雏晚成性,雌雄共同育雏,经过13-15的喂养,幼鸟即可离巢。白喉扇尾鹟在树上的小杯状巢中产卵,每次产3枚蛋。蛋长约2厘米(0.79英寸),白色,中间有一圈棕色斑点,靠近蛋的底部。
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发现记录
2023年1月23日,龙岩市“鸟人”张闽和拍鸟爱好者张绵荣在新罗区市区地质八队观鸟时各发现一只以前未拍摄过的新鸟种——白喉扇尾鹟。
外部链接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
繁殖方式
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保护级别
发现记录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