圃(Emberiza hortulana),是一种小型
鸣禽,属于
燕雀科鹀属。栖息于有稀疏树木的低山和平原等开阔地区,尤喜林缘溪流和山边旷野等地的灌丛和稀树灌丛,也出现于果园、人工林、路边和农田地边的树上或灌木上,以及有稀疏树木或灌木的半
荒漠地区。
雄性成鸟:上体一般红褐色,、上背、肩羽具有黑色纵纹,以肩羽较著,下背和腰纯色,仅具不明显的轴纹,小覆羽灰色,羽基发黑,中、大覆羽黑色,外缘淡棕。小翼羽、初级覆羽和飞羽黑褐,缘以淡灰棕色,尾羽灰褐,外缘淡褐色,外侧第二对尾羽内具楔形白斑,最外侧一对白斑较大,且基部具白缘,头暗橄榄绿色,眼先发黄,眼周白,耳羽与冠部同,颊部硫黄色,喉部具一橄榄色颧纹,延伸到颈两侧,喉淡硫黄色,前颈和胸暗橄榄色,下体余部淡肉桔褐色,在肛周或尾下覆羽较淡,并具灰色羽缘,腋羽淡硫黄色,翼下覆羽白沾黄,羽基灰色。冬羽比夏羽浅淡。
雌性成鸟:与雄鸟很相似,但羽色较淡,并在下喉,前颈具暗褐色条纹,在冬季,喉、前颈黑色条纹很显明,体色深淡随不同年龄而有差异。
大小量度:体重♂20-24克,♀20-25克;体长♂150-177毫米,♀152-175毫米;嘴峰♂10-13毫米,♀10-12毫米;翅♂75-92毫米,♀78-90毫米;尾♂65-75毫米,♀62-68毫米;跗♂18-21.5毫米,♀20-21毫米。(注:♂
雄性;♀
雌性)
栖息于有稀疏树木的低山和平原等开阔地区,尤喜林缘溪流和山边旷野等地的灌丛和稀树灌丛,也出现于果园、人工林、路边和农田地边的树上或灌木上,以及有稀疏树木或灌木的半
荒漠地区。
繁殖期间面对或单独活动,其他季节多成群。性不怯疑而且好斗,常与同种和其他种鹀发生角斗。旅飞时仅组成3-5只的小群,也常同
树鹨混群迁徙。在地上或灌木与草丛中活动和觅食。性活泼而大胆,不甚怕人,频繁地出入灌丛与草丛中,活动时常发出各种声音,鸣声似“tink,tink,tink,torji”,最后的
音节延长而粗燥。
原产地: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道尔、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巴林、白俄罗斯、比利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乍得、中国、科特迪瓦、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亚、爱沙尼亚、埃塞俄比亚、芬兰、法国、格鲁吉亚、德国、直布罗陀、希腊、几内亚、匈牙利、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约旦、哈萨克斯坦、科威特、拉脱维亚、黎巴嫩、利比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马其顿、南斯拉夫、马里、马耳他、毛里塔尼亚、摩尔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荷兰、尼日利亚、挪威、阿曼、巴勒斯坦、波兰、葡萄牙、卡塔尔、罗马尼亚、
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尔维亚、塞拉利昂、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索马里、美国、苏丹、瑞士、叙利亚、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干达、乌克兰、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乌兹别克斯坦、西撒哈拉和也门。
繁殖期在5-7月。雄鸟通常早几天到达繁殖地,不久雄鸟即开始占区和站在小灌木或幼树顶枝上、草茎或山边岩石上求偶鸣唱,巢筑于地面天然凹处,由灌丛或密草掩遮,或筑于离地不高的小树上。有时雌鸟在地上掘成土窝营巢。巢呈杯状,由细干草、须根等构成,内垫兽毛和羽毛。巢的大小为外径9-15厘米,内径5.5-8厘米,深3.5-5.2厘米。营巢主要由雌鸟承担。一般年产一窝,每窝产卵4-6枚,呈淡灰黄或乳灰色,偶有暗灰绿,具有浓斑和粗线均布于卵表面,很少集中钝端而成环状。孵化期11-13天,
早成雏晚成性,雌雄共同哺育。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
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该物种已被列入
中原地区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圃鹀属的名称源自阿勒曼尼德
德语Embritz,意为鹀鸟。种名hortulana源自
意大利对这种鸟的名称ortolana。英文名ortolan源自中古法语hortolan,意为“园丁”。圃鹀在法国烹中被广泛使用,通常是整只烹饪并食用。传统上,用餐者在享用这种美味时会用餐巾或毛巾遮住头部。这种鸟被广泛使用,以至于
法国的圃鹀
种群急剧减少,导致1999年颁布了限制其使用的法律。2007年9月,
法国政府宣布其意图执行长期被忽视的保护该鸟类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