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将至》(There Will Be Blood)是由
保罗·汤玛斯·安德森执导并担任编剧,丹尼尔·戴-刘易斯、
保罗·达诺、狄龙·弗雷泽尔、
凯文·奥康纳、
塞伦·希德联合主演的历史
剧情。
《血色将至》改编自上世纪20年代由
厄普顿·辛克莱(Upton Sinclair)创作的小说《石油》。讲述一个孤僻的石油勘探者
格林·丹尼尔如何谋取暴富,又如何在追逐财富的同时丧失了自己的灵魂,最终走向毁灭的故事。
《血色将至》于2007年9月27日在
奇幻电影节首映,并于2008年1月25日在美国上映。该片入围第5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导演
保罗·汤玛斯·安德森获得
银熊奖最佳导演奖,在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上,共斩获包括
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在内的八项提名,最终收获
奥斯卡最佳摄影奖;主演丹尼尔·戴-刘易斯凭借在片中表演成功获得最佳男演员奖。2019年9月,该片被
英国《
卫报》评选为“21世纪最佳影片100部”,位列第1名。截至2021年,该片全球票房超过7600万美元。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1898年,丹尼尔(丹尼尔·戴-刘易斯饰)原来是一个银矿的矿工,穷困潦倒的他在一次意外中摔断了自己的腿。他却拥有自己的采油团队和采油设备,但因为设备的简陋,在工作中也不断有事故发生。决定放手一搏的丹尼尔意外获悉一条秘密的信息,一个年轻人告诉他位于美国西部有一个不大的小城镇,那里的土地竟然有石油不断地从地底下渗出来,甚至在地表都可看到石油。丹尼尔变卖家产,带着他的养子H·W(狄龙·弗雷泽尔饰)动身前往那个几乎被灰尘与
黄土覆盖了的小城镇,以打鹌鹑为由进行实地考察,开始大量收购当地及周边的农场,准备大干一场。由于一次
油井着火的意外,H.W丧失了听力。为了不给自己的事业带来负担,丹尼尔冷酷地将他抛弃到孤儿院。
当丹尼尔成功开采石油后,伊利·桑迪又找到了丹尼尔希望他拿5000美金,当作第三启示教堂会费。丹尼尔因为石油喷出来的气压导致儿子失去
听觉,正处于低沉状态,伊莱此时去讨要金钱,被丹尼尔暴揍了一顿。丹尼尔与伊利·桑迪的矛盾也开始表面化。
幸运的是,丹尼尔和H·W瞅准了时机,他们的运气和财富,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成倍地积累起来,社会地位也随之迅速串升。然而随着成就越来越多,丹尼尔的灵魂也开始缺失,他成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商业骗子。花去了整整29年的时间,
丹尼尔终于完成步入富豪的宏伟愿望,成为一代石油大亨,可是他也开始丧失一些人性中最基本的品质,比如说爱、希望、社区、信仰和雄心壮志,甚至还危及到了他与H·W之间的父子之情,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那代表着堕落与欺骗、滚动着的石油。
之后,丹尼尔的冒牌兄弟假亨利(
凯文·奥康纳 饰)登场了。亨利假装以失踪多年兄弟为名前来向丹尼尔讨生活(丹尼尔真正的兄弟可能被其杀害)。面对这个“亲人”,丹尼尔在酒后袒露了自己的内心存在“魔鬼”——不希望也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成功。他怀疑假亨利的动机起于
海滩上的对话,这个冒牌兄弟并非在细节上露出马脚,而是逢迎式的应对
丹尼尔的心声,这样的个性不符合家族的血脉。假亨利在寻欢作乐时的放浪形骸让丹尼尔动了杀机。
以后的情节中,丹尼尔再无之前的温文尔雅,本性显露无遗。面对
标准石油的代表更是嚣张到不留余地。影片最后,丹尼尔怕伊利·桑迪把自己偷取班迪家石油的泄露出去,便亲手杀害了他。
角色介绍
影片制作
创作背景
影片是
保罗·汤玛斯·安德森自编自导的第五部作品,改编自上世纪20年代由厄普顿·辛克莱尔(Upton Sinclair)创作的小说《石油》。早在他找到这本小说之前,就已经有了制作一部类似的影片的打算,这部小说里面有许多现成的场景,都非常适用于他之前创作的那个故事,而且它还是以油田这个具有广阔前景的领域作为故事背景的,所以他决定将它改编成一部电影。
剧本创作
影片的片名来自《圣经·出埃及记》,虽然故事来源于小说,但
保罗·汤玛斯·安德森却为影片换了一个毫不相干的标题,之所以改掉名字,是因为他发现到了最后,剧本与小说产生了一些本质上的差别。变换标题,对原著也是一种尊重,而且新名字可能要更加适合影片的内容。他对于石油总是存在着一些好奇心,想知道它们是如何运作的。正是因为一直以来的喜好,才促成了这部《血色将至》的完成。
安德森曾表示愿意与丹尼尔·戴·刘易斯合作,因此在写剧本时就以刘易斯为中心,并在剧本接近完成时与他接洽。
选角表演
因为丹尼尔·戴-刘易斯和保罗·达诺在《
杰克和露丝的情歌》中的出色演绎,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才最终决定由达诺来饰演影片中的双胞胎角色保罗·桑迪/伊利·桑迪的。最初的时候,
保罗·达诺只需要饰演保罗·桑迪即可,不过后来,保罗·托马斯·安德森还是决定让他同时还包揽了伊利这个角色。丹尼尔·戴-刘易斯接受丹尼尔·普莱恩维尤的角色,是因为他是保罗·托马斯·安德森前一部电影《
私恋失调》(2002)的粉丝,他专门花了几年的时间琢磨这个角色。
为了塑造片中的角色,刘易斯从声音开始进行训练,在此期间,
杰夫·安德森寄给他1948年《
碧血金沙》的拷贝,其中还包括该片导演
约翰·休斯顿的纪录片,而约翰·休斯顿也是一位对安德森的影像与创作风格有一定影响的导演。安德森曾表示,《碧血金沙》中“关于贪婪、野心和偏执以及审视自己最糟糕部分”的影响表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血色将至》的叙事。刘易斯则在角色筹备期间阅读了影片所涉及的历史时期,石油矿的劳工们的撰写信件,并研究了那个时期的历史照片。此外,他还阅读了石油大亨爱德华·多尼的资料。在拍摄过程中,他和
保罗·达诺的一些对手戏很多源自二人的即兴表演。
取景拍摄
该影片主要拍摄地在美国
得克萨斯州马尔法的一个牧场,其他拍摄大多在
洛杉矶进行,拍摄周期为2006年6月5日至2006年8月25日,采用35mm胶片进行拍摄。拍摄过程中,丹尼尔·戴·刘易斯除了伊利·桑迪斥责父亲的场景和H.W.和玛丽结婚前的简短
蒙太奇场景外,他出现在电影的每一个场景中。
音乐创作
导演
玛丽安·安德森是
Radiohead乐队组合的粉丝,并对乐队音乐人约翰·格林伍德为电影《生之颂》创作的配乐印象深刻。在撰写《血色将至》的剧本时,
舍伍德·安德森听到了格林伍德的作品“Popcorn Superhet Receiver”,这促使他坚持邀请格林伍德与他合作。最初同意为这部电影配乐后,格林伍德曾一度考虑退出,但出于对
杰夫·安德森的承诺和对电影的热情,他在坚持之下完成影片配乐工作。安德森给了格林伍德电影的初版拷贝,三周后,格林伍德带着在伦敦
阿比路录音室录制的两个小时音乐,前来向安德森“交作业”。
影片音乐以古典乐为特色,格林伍德在配乐中使用到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的D大调
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三乐章(“Vivace Non Troppo”),以及
阿沃·帕特的
大提琴与
钢琴曲协奏曲“Fratres”等,他为影片创作的音乐,后续也在
格莱美奖、柏林电影节等颁奖典礼上获得认可。
艺术特色
《血色将至》采用2.40:1宽银幕格式,使用35mm变形宽银幕
摄影镜头进行拍摄,在开篇的场景就建立了影片的简朴风格和基调。摄影师罗伯特·艾尔斯威特几乎拍摄了安德森之前所有的电影 :《赌场纵横》《不羁夜》《木兰花》《拳击情缘》等,谈及与安德森合作的经历,艾尔斯威特说:“和保罗工作时,会用变形宽银幕摄影镜头进行拍摄,并且在地上也没有任何走场标记。一旦我们决定该怎么拍,会进行一点儿排练,但跟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变了,彩排变成了正式的拍摄。”
为了这次电影的摄制,他们租用了一系列潘纳维申(
panavision)的变形镜头,镜头设计专家丹 · 沙萨基(Dan Sasaki)为这次拍摄专门对它们进行了改造,摄影师艾尔斯威特主要使用的摄影镜头是C系列镜头, 这些镜头曾经是丹 · 沙萨基为史蒂文 · 索德伯格的电影《飞向太空》(Solaris) 设计的镜头。
《血色将至》主要的场景是白天外景,这使摄影师艾尔斯威特在捕捉美丽的
得克萨斯州的玛法景色的时候,充分发挥了变形宽银幕格式的优势,剧组在玛法的拍摄量是
加利福尼亚州的
贝克斯菲尔德的两倍(片中少数场景包括“神秘岩石”这样的地方是在加州拍摄完成的)。在玛法,美工师杰克 · 菲斯克(Jack Fisk)负责主要场景的设计:大背景是一个由简陋的木房子搭建的小镇,包括剧中的教堂和主场景石油钻井。“我们和美术师杰克看了许多场景,玛法是最理想的”,摄影师艾尔斯威特说,“在美国很难能找到在山顶上远眺而四周都很空旷的场景。而我们很喜欢这里的景色,那里的大农场旁边还有一条铁路线穿过,这正是剧情所需要的。
对这部影片影响最大的是约翰 · 休斯顿1948年的作品《
碧血金沙》,安德森曾表示,“我太喜欢这部电影了, 谈到它时很难不热血喷涌,40年代的电影不可思议的直白。”《血色将至》在开篇的场景就建立了影片的简朴风格和基调。在长达20分钟的无对话的场景中,孤独的
丹尼尔在荒芜而危险的环境中埋头苦干。电影的高潮发生在主人公丹尼尔居住的豪宅里,它是位于贝利佛山庄的灰石大厦、石油大亨多赫利的故居。压抑的结局首先从普莱恩维尔的办公室开始,这位怨气冲天的父亲和他已经成年的儿子H.W.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这场戏中电灯是关键,在窗户外面布置了一个18K的灯具,它的光线经过薄纱的漫射,再经过蓝色色纸出来,和室内的环境光结合在一起,很符合这场景的要求。
音乐原声
参考资料
上映与票房
上映发行
参考资料
票房
截至2021年,该片在美国本土票房超过4022万美元,国际票房达到3596万美元,全球总票房超过7600万美元。
所获奖项
参考资料
作品评价
大众评分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4月10日)
媒体评价
保罗·汤玛斯·安德森的《血色将至》是一部关于爱、死亡、信仰、贪欲的21世纪经典之作,也是关于喷涌于
美国整个20世纪的石油和鲜血的故事。(《
纽约时报》评)
《血色将至》的叙事模式充满了
杰夫·安德森本人独特的风格,在百年美国电影史上,很少有电影标题隐含着如此不祥的预兆。(《
外滩画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