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伍德·安德森(Sherwood Anderson,1876年—1941年),
美国现代文学的先驱和教父,被认为是美国第一位现代意义上的小说家。
1876年9月13日,安德森出生在中西部
俄亥俄州克莱德镇的一个贫寒家庭。短暂的参军后,他开始
下海经商。由于被生意中、个人生活中和艺术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所困扰,在1912年的一天,他突然离家出走,决心用自己的笔过另一种更有意义的生活。舍伍德·安德森的作品深刻地影响了
欧内斯特·海明威、
威廉·福克纳、
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卡佛等一众文学大师,海明威称他“我们所有人的老师”,福克纳称他“我们这一代作家的父亲”。
舍伍德·安德森作品集包括:短篇小说集《
鸡蛋的胜利》《
马与人》《
林中之死》《俄亥俄·温斯堡》,长篇小说《
暗笑》。其中《鸡蛋的胜利》《马与人》均为首次中文译介。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Sherwood Berton Anderson于1876年9月13日出生在
俄亥俄州卡姆登市拉斐特街142号,这是一个人口约650人的农业小镇(根据1870年的人口普查)。他是艾玛·简(娘家姓史密斯)和前联邦士兵、马具制造商欧文·麦克莱恩·安德森的七个孩子中的第三个。安德森的父亲在经济上算是相当富裕的,被卡姆登的同龄人视为一个有前途的人,但安德森一家在他一岁生日前离开了这个小镇。他们离开的原因不确定;大多数传记作者都提到了欧文或他的兄弟
本杰明欠下的债务的传言。安德森一家经过独立(现为巴特勒)的一个几百人的村庄,前往卡莱多尼亚。在卡莱多尼亚,安德森的父亲开始过度饮酒,导致了财务困难,最终迫使家庭离开了这个小镇。
随着每次搬迁,欧文·安德森的前景都在变暗;在卡姆登时,他是一家成功商店的老板,可以雇佣一个助手,但是当安德森一家最终在1884年定居在
俄亥俄州克莱德时,欧文只能做雇佣工人,为马具制造商工作。这份工作很短暂,安德森的童年余下的时间里,他的父亲几乎只能偶尔做一些标牌画家和贴壁纸的工作,而他的母亲则靠洗衣来维持家计。部分是由于这些不幸,年轻的舍伍德变得善于找各种零工来帮助家庭,因此得到了“乔比”这个绰号。
尽管他是一个不错的学生,但安德森上学的次数减少了,因为他开始找工作,最终在14岁时永远离开了学校,之前在
高中上了大约九个月。从他开始逃学到离开小镇的那段时间里,
安德森做过“送报童、差事男、送水工、放牛者、马厩男孩,也许还有印刷工的助手,更不用说欧文·安德森的助手,标牌画家”,此外还在埃尔莫尔制造公司组装自行车。即使在十几岁时,安德森的销售才能就
显而易见了,这种才能后来在他成功的广告生涯中得到了发挥。作为一个送报童,据说他曾说服一个疲惫的农民在酒吧里买了两份同一份晚报。除了工作,安德森的童年生活与他那个年龄的其他男孩的生活相似。
除了参加当地活动和和朋友们一起度过时间外,安德森是一个饥渴的读者。虽然安德森家里只有几本书,但他通过从学校图书馆(克莱德直到1903年才有
公共图书馆)和当地艺术家约翰·蒂琴纳的个人图书馆借书来广泛阅读,他对阅读很感兴趣。
到了
凯文·安德森18岁的时候,他的家庭陷入了困境。他的父亲开始经常消失几周。两年前,即1893年,舍伍德的哥哥卡尔离开了克莱德前往
芝加哥。1895年5月10日,他的母亲死于
肺结核。舍伍德现在基本上是靠自己,他在哈维和耶特的马厩寄宿,做马厩男孩——这段经历后来成为他最著名的故事之一。 (欧文·安德森于1919年去世,与儿子疏远了20年。)在他母亲去世前两个月,即1895年3月,安德森在俄亥俄国民警卫队签了一个为期五年的合同,与一个漂亮的女孩伯莎·贝恩斯约会,可能是《俄亥俄州的酒乡》中海伦·怀特的灵感来源,他在自行车工厂有了一个稳定的工作。但他母亲的去世导致了他离开克莱德。他在1896年底或1897年春夏搬到了
芝加哥,途中做了几份小镇工厂的工作。
1891年至1912年
美国与
西班牙战争时,他
应征入伍,表现出色,回国后获奖学金,到威坦堡大学预科学习。后来,他结婚成家。自办小油漆厂,白天做生意,晚上写点诗。快到四十岁时,他离厂到芝加哥当作家。他曾写了几部长篇小说,反应平平。他便前往
巴黎,接触
欧洲文艺新潮,研读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
劳伦斯·费林盖蒂的作品,尤其是与女作家
马尔克·斯坦因接触,受益匪浅。
创作经历
1916年,他以
俄亥俄州故乡为背景,写了一系列故事,在杂志上陆续刊载,后汇集出版,取名《
小城畸人》(1919),获得文艺界的好评,奠定了小说家声誉。
1921年,他又出版短篇小说集《
鸡蛋的胜利》,再一次轰动文坛。随后,新作接连问世,如短篇小说集《
马与人》(1923)、自传体小说《讲故事的人的故事》(1924)和《沥青:中西部的童年》(1926)以及短篇故事集《
林中之死》(1933)。他也写长篇小说,但比较不成功。受欢迎的有:《穷白人》(1920)和《黑色的笑声》(1925)。晚年,
雅各布·安德森陷入感情危机,创作精力枯竭,没有力作问世。
1941年,他赴南美作亲善旅行,在告别宴会上误吞了牙签,手术中不幸去世。
创作特点
作品主题
安德森认为工业化将对自然造成灾害,这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和心理因素两个方面。他认为工业化破坏了生态环境,也导致了手工业和小工厂的衰退,使以农业为生的农夫失去了生计而陷人贫穷。安德森感觉到机械化的冷酷与虚伪,看到工业化时代的物质至上对
美国价值观的颠覆。安德森对于传统价值在工业化过程中被淹没的现象颇为关注。“每个人来到美国都想得到什么,都想变富,都想成功。”为了成功,人们不择手段,因为只有赚了钱才叫“成功”。为了成功,要“去赚钱!去偷!去撒谎!要出人头地!当现代上流社会的美国人!”安德森认为物质至上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弊病。他认为物质至上正在毁掉美国:“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工业化时代。机械对人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机器塑造了人们的风俗习惯,左右人们的见解。机器深入到我们的心中、思想和灵魂里,把我们本身变得自动化。”安德森尖锐地看到机械化对美国人生活的负面影响,抓住了那个时代美国历史的特点。这些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主题当中。
由于舍伍德·安德森出生在小镇,经历了
美国从农业、手工业时代向工业文明的转折变化,其作品大多以小镇生活为背景,讲述小镇中普通阶层的故事。“舍伍德·安德森亲身经历了
资本主义物质文明恶性膨胀的时代,经历了社会巨变时期的心理阵痛和
断层。他对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美国民族的真实心理进行了深层次的描绘和剖析,发掘了一种孤独、困惑、仿徨的现代意识。”
舍伍德·安德森的作品大多展示了小镇中的普通人在商品经济冲击下所产生的畸形心态。“作为美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引路人,安德森清楚地意识到现代人的孤独和异化。他始终坚持探讨“爱的失落”这一主题,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造成人性扭曲的深层次的原因。安德森也因此塑造了一群渴盼爱与自由却又疏于交流、为自我所隔离的“畸人”形象。”
他在作品中充分地描述了一个多世纪前
美国社会迅速转型时期中,生活在中西部小城镇里的小人物们所遭遇的精神与肉体的双重困境。当社会从农业,手工业转变为工业社会时,小镇的居民们感到困惑,一方面,他们向往自由,渴望挣脱无形的精神枷锁,渴望逃离狭隘,令人厌倦的小城镇,向往逃离小镇后的生活;另一方面,在貌似逃离的状况下,他们却同时渴望有对旧环境的归属感,对自己骨子当中根深蒂固的传统思维有着难以割舍的羁绊,希望获得小镇群体的认同。这种内心的矛盾,使他们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甚至无法做出选择。他们被周遭环境所压制的同时,他们也被自己的矛盾束缚得寸步难行。这种生存
悖论也让他们成为小镇的“边缘人”。
艺术特色
叙述视角也可称作叙述聚焦,是叙述语言中对情节等进行展开的特殊角度。总体来看,叙述视角大致可分为全知视角、内视角、外视角。安德森喜欢采用内视角的叙述方式来讲述故事,这一点与他同时代的传统
美国作家相比是一大突破。而且,安德森通常喜欢将儿童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利用儿童的眼睛来观察世界。安德森借助这一有限的儿童视角,即内视角让他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和立场建构自己的艺术世界。通过这种新颖而又陌生化的叙述方式,作家主体还原到逼真的儿童心态和视界,重新体验了对世界的认识,在陌生化体验中重构了一个区别于承认理性的艺术世界。
此外,安德森在运用儿童视角这一特殊叙述手法的时候,还经常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以及过去时间和现在时间之间自由巧妙转换。安德森时而通过儿童天真、感性、无邪的眼光来展现某些碎片化、幼稚化的社会场景,从儿童的视角让读者获得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勾起读者儿时的回忆和感受,时而用成人视角来表现理性的、客观的世界。这两种叙述模式互相交织、巧妙转换,时间也在过去与现在之间灵活切换,这种复合的叙事模式被安德森入水无痕般杂揉在一起,极大地增强了文本世界的涵容量,也增强了小说的反思品格和文化意味。
安德森小说并不追求复杂的情节,但是安德森在小说的情节构造方面有着开拓性的方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也因此带给了读者强烈陌生化的体验。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西方小说家包括
美国小说家深受西方“统一结构”哲学观念的影响,在小说创作过程中都会有意无意地抓住情节完整这一重点,并在情节的生动性和奇异化上下功夫,并以此来吸引读者。然而,安德森在情节构造方面却并不热衷于繁复离奇的情节,他善于通过呈现生活中的“断片”来打动读者。所谓“断片”既可以是主人公内心灵光一现的某种思绪,也可以是小说人物内心突然而来又难以抹去的一种心情,或是生活中常见的某处场景,或是某种穿插小说始终的一个意象等等。
人物影响
安德森在
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为他是第一个试图创立不同于
欧洲文学传统的美国短篇小说形式的美国作家,他使文学地位不如长篇小说的短篇小说这一文学形式广受关注,且对美国的中长篇小说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是最早关注美国人内心世界,尤其是普通美国人的内心世界,并重视揭示美国人内心世界的美国作家。
凯文·安德森对
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影响是明显的。海明威在文学生涯之初采用了许多安德森的文学原则:弃维多利亚后期委婉、含混的风格,摈弃不遗余力地细致描写和对人物形象作过分细致的刻画,反对辞藻华丽的散文文风等;
威廉·福克纳于1924年在
新奥尔良遇到舍伍德·安德森时,他还仅仅创作过一些诗歌而已,还没有创作过小说,而安德森已经相当成功。安德森建议福克纳写自己熟习的生活,比如他的家乡,并且把福克纳的作品推荐给出版商。正是在安德森的影响下,福克纳后来创造出了诸如《
八月之光》和《押沙龙,押沙龙》这些经典作品,并凭借《押沙龙,押沙龙》获得了1949年的
诺贝尔文学奖。
人物评价
“与同时代作家相比,安德森是唯一一位在后代作家作品留下其印记的小说家。这些作家的作品中都带有他的风格与见解。事实上,在后来的作家如
欧内斯特·海明威、
威廉·福克纳、
沃尔夫、
约翰·斯坦贝克、卡德威尔、萨洛扬、
亨利·米勒……的身上,都不同程度地能看到安德森的影子。而他们仅仅是其中的一些作家。”(安德森研究专家
马尔科姆·考利评)
“安德森乃是唯一对我产生重要影响的
美国作家”。(美国作家
汤玛斯·伍尔夫评)
“现代美国文学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舍伍德·安德森的创新,没有他我们也许现在还在亦步亦趋地模仿
欧洲文人别扭的贵族语言风格。”(美国作家海明威《
非洲的青山》评)
“安德森是我们这一代美国作家的前辈,其作品所形成的美国写作传统值得我们保持。他始终未得到过公正的评价。”(美国作家
威廉·福克纳评)
芝加哥和战争
安德森搬到了芝加哥一家由克莱德前市长拥有的寄宿家庭。他的哥哥卡尔住在这个城市,正在艺术学院学习。安德森搬到了他哥哥那里,很快在一个冷藏厂找到了一份工作。1897年底,卡尔搬走了,安德森和他的妹妹以及两个从克莱德新来的弟弟搬到了一个两居室的公寓。钱很紧张——安德森“一天工作十个小时只挣两美元”——但在卡尔偶尔的支持下,他们勉强度日。仿效他在克莱德的同伙和终身朋友克利夫·帕登(后来被称为约翰·艾默森)和卡尔,安德森决定通过在刘易斯学院上夜校来继续他的教育。他经常上几门课,包括“新商业算术”,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在那里,安德森听到了
罗伯特·勃朗宁的讲座,并可能第一次接触到
惠特曼的诗歌。然而,
尼克·安德森在
芝加哥的第一次经历很快就结束了,因为
美国准备参加
美西战争。
尽管在芝加哥时他的资源有限,安德森还是买了一套新西装,回到克莱德参军。一回家,他加入的连队于1898年5月12日在
俄亥俄州布什内尔营地入伍。接下来的几个月在南部各个营地进行了训练,直到1899年初,他的连队被派往
古巴。他们到达古巴时战斗已经停止了四个月。根据欧文·豪的说法,“舍伍德在军队中很受欢迎,他的战友们记得他是一个长时间阅读的人,大多数是读廉价的西部小说和历史爱情小说,他擅长在需要时找到女孩。对于这些特质,他经常受到取笑,但第二个特质使他得到了通常在军队中会得到的尊重。”
战后,安德森在克莱德短暂地从事农业工作,然后决定重返学校。1899年9月,安德森和他的兄弟卡尔和斯特拉一起来到
俄亥俄州斯普林菲尔德,在那里,23岁的他在威滕堡大学校园内的威滕堡学院读了他的高中毕业年级。在那里,他表现不错,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并参加了几项课外活动。1900年春天,
玛丽安·安德森从学院毕业,作为八名被选中发表毕业演讲的学生之一,他发表了一篇关于锡安主义的演讲。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