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株洲航空发动机厂接受了运-8飞机动力装置涡桨-6发动机的研制任务。该机同时也可装用于苏制
伊留申IL-18旅客机。功率3124千瓦(4250马力),重1200公斤。
1969年中国政府为了提高部队运输和作战能力,要求研制中型
战略运输机及其动力。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于1969年8月开始为Y-8飞机研制动力装置涡桨6,1970年9月首次上台架运转,1973年4月首次上天试飞。1976年完成设计定型,并装备部队使用。作为运八飞机动力的涡桨-6发动机是一种单轴高空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以苏制阿依-20M(AH一20M)型发动机为原型,在既不了解其设计思想,又没有任何技术资料的情况下,于1969年开始
测绘学仿制,1976年设计定型的。当时由于条件和经验的限制,在确定设计图纸前,虽也参考了其它型号
发动机的图纸,可是主要依据仍然是实物的测量尺寸。
图纸设计工作由
西安市航空发动机厂为主(原定该发动机在西安研制生产),于1969年底全部完成。与此同时,工厂展开了技术改造工作。在涡桨6发动机试车台建设中,几千名职工轮流参加挖土方,使工期比计划提前45天。在新机试制中,科技人员、工人、干部三结合,攻破了机匣铸造等163项技术关键。1970年9月试制出第一台试验机,开始进入调整试车。到1973年,经历了三次长期试车,情况较好。但是,在1973和1975年两次进行五百小时国家鉴定试车时,重复发生
燃烧室机匣
滑油管断裂事故,造成试车失败。工厂副总工程师费秉方、涡桨6设计负责人蔡旺水等组织了调查研究和反复试验,弄清了引起滑油管断裂的关键问题不属于
发动机本身,而在于:一是在试车设备,试车中由于
气流在试车台产生回流,导致发动机振动;二是引气的方法不当。经采取措施,弥补了试车台的缺陷,并纠正了引气方法,故障即得到排除。1976年进行第三次鉴定试车,顺利通过。随即开始历时五个月的鉴定试飞。进行试飞考核的运-8飞机,共飞越了中国15个省市,航程6万多公里,南临
海南岛,北达
海拉尔区,胜利完成了高寒(零下23.4
摄氏度)、高温(38.1摄氏度)、高原(海拔3540米)等试飞项目,证明涡桨-6
发动机工作可靠,性能满足技术要求。1977年1月,国家批准该机设计定型并转入小批生产。接着又通过部件和整机的大量试验研究,采用合理调整压气机整流叶片安装角和
滑油系统各部位的间隙与压力,以及改进
燃烧室点火器的设计等措施,逐一解决了功率偏小、滑油消耗量偏大、排气温度偏高和初始寿命短等四个定型遗留问题,较快地把发动机的第一次翻修寿命由300小时延长到1000小时。1986年又进一步延长到2000小时。延寿到3000小时的技术改进工作也已完成了厂内试验。1984年,该
发动机又顺利通过了进入西藏高原的试飞考核。1980年,该发动机获得国家科技成果
二等奖。涡桨-6发动机定型生产后,飞机厂提出将
运-8飞机改为
密封舱并增加载重能力的设想,要求发动机加大功率。据此,株洲航空发动机厂从1977年开始进行改型研制,决定采用气冷涡轮叶片,提高涡轮前温度,并增高转速,使发动机的功率增加221千瓦(300马力),定名为涡桨-6甲发动机。1983年初试制出第一台样机,经调试,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同年6月通过了150小时可靠性试车考核,证明改型设计是成功的。目前,首翻期寿命已由定型时的300h延长到3000h(资料表明苏制阿依-20M涡桨发动机翻修寿命为4000多小时)。1982年开始对涡桨6
发动机进行改进设计,提高功率至3350kW,并降低油耗,经过两年多的研制,完成了验证机的试制和试验,并完成了150h验证机的考核试车,尚未投入正式型号研制和鉴定试验。该机加大功率和降低油耗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提高涡轮进口温度约40℃,并提高约2%的转速。涡轮第1级采用空心气冷叶片,改进了冷却气路等,试验结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