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臀类
草食恐龙种类之一
鸟臀目(Ornithischia)的草食恐龙,腰带结构与鸟类相似,故得名。鸟臀目为恐龙的两个大目之一,另一目为蜥臀目(Saurischia)。鸟臀目的主要特征在于腰带的结构,其耻骨有一个向后伸展的突起,这点与鸟类相似;而蜥臀类的耻骨向前伸展,与现代爬行纲相似。另一特征为下腭前端多出一块骨头。许多种类具无牙的角质喙,用于掐取植物为食,并具强有力的颊牙,用以磨碎食物。许多鸟臀类又有格构状的骨腱,用以绷紧尾骨。
形态特征
这类恐龙的腰带骨骼结构与鸟类相似,从形态上看都很特别,有的嘴巴像鸭嘴,有的背上长有三角形的骨板,还有的头上长角,真是千奇百怪。
历史与演化
鸟臀类恐龙出现于晚三叠世,但在当时十分稀少。它们在晚侏罗世之前都是稀有动物,直到晚侏罗世才开始繁盛起来并获得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极早期的莱索托龙(早侏罗世)到晚白垩世的嘴龙和角龙属,鸟臀类恐龙种类众多,展现出丰富的多样性。
生活习性
鸟臀类取食植物的效率高于蜥臀类,部分原因是其用以研磨食物的牙齿埋于肉质的颊内,这样食物在咀嚼时不会从口中掉出去。由于这些优良的适应性结构,到白垩纪末期(6,640万年前)鸟臀类的数量已超过食草性的蜥臀类恐龙。
种类
鸟臀类包含两个分立的亚目︰Cerapoda和Thyreophora。前者分为鸟脚次目(鸟脚亚目)、肿头龙下目(Pachycephalosauria)和角龙属次目(Ceratopsia),后者分为剑龙属次目(Stegosauria)和甲龙次目(Ankylosauria)。鸟足类均为双足行走,但习性、体型大小、分布等方面差异很大,如禽龙类与鸭嘴龙科在这些方面即很不相同。与之近缘的肿头龙亦为双足行走,但头部圆顶形,额部高,颅骨肿厚。剑龙四足行走,背部有两排骨质板,从肩部排列到尾部。甲龙的背部、体侧、头部布满甲板和棘刺。角龙的骨板仅见于巨大的头部,头骨后部的顶骨及鳞骨向后延伸成褶皱状的突起,用以保护颈部和肩部。它们细分为三个主要的类别:覆盾甲龙类(剑龙属、甲龙和它们的亲属),头饰龙类(脚头龙,角龙属和它们的亲属)以及鸟脚亚目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历史与演化
生活习性
种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