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滨镇
黑龙江鹤岗市绥滨县下辖镇
绥滨镇隶属绥滨县管辖。位于县境南部,松花江北岸。南与富锦市隔江相望。为绥滨县城。下辖17个行政村,有耕地面积10.6万亩,农业人口3200人,城镇人口5万人。
绥滨镇濒临松花江,建有绥滨港、滨东工业区等。县属工业主要集中于镇内。全镇总面积43.5平方公里,镇办工业有羽绒制品、柳编、制砖厂等,199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3066万元。镇郊有耕地1.1万余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大豆、烤烟和蔬菜等。全镇共辖4个社区和绥滨、敖来、凤义、庆发、振荣、菜队、畜牧场等7个村。2011年末全镇总人口5.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万人;满、回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6%。
历史概况
绥滨镇名源于绥滨县名。中华民国初期,隶属萝北县管辖。1917年划归绥东设治局管辖。1926年9月,将设
治局迁至敖来密。翌年,于敖来密(今敖来村)东一公里处丈放新街基号。设治局迁驻新街基后,遂为城关区,故习惯称这里为“敖来密”。1929年绥滨“改局为县”,始称绥滨镇。东北沦陷后期,将城关区改为绥滨街。1945年“九三学社”抗日战争胜利后,设置县城区。1949年6月,撤销绥滨县后,改为富锦市第十六区。1955年11月,设置绥滨镇。1958年9月,改称松花江公社,1961年改称绥滨镇公社。1964年4月,正式恢复绥滨县,复为绥滨县城,仍称绥滨镇公社。1980年改称绥滨镇。
发展概况
特有的城郊特色带来了“直辖镇”的美誉和由此而引发的诸多问题:城镇人口多、人员成分复杂,管理难度大;农村耕地面积少,全镇人均耕地只有全县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农业增收难度大;镇直干部职工队伍庞大、人际繁杂,工作难度大。这几大难,“难”成了一直以来的不争的事实。
2006年,绥滨镇农业总产值实现9200万元,同比增长8.2%;农业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净增625元,实现历史增幅的最高点;对上争取资金98万元,项目建设开创了先河;社区建设跨越式发展,受到省市嘉奖;全镇各项工作成就斐然,干部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经济建设
为加快经济建设,绥滨镇首先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并实现了“三增一减”的目标即增加玉米、水稻和经济作物面积,减少大豆面积。大豆面积由4万亩压缩到2.8万亩,玉米面积增加增加到3万亩,水稻面积增加到3.2万亩,仅结构调整一项全镇实现人均增收200元。为破解增产难题,提高科技种田水平,绥滨镇经过充分的调研和多方努力,争取到了三江办投资30万元的水稻工厂化育秧项目。项目全部采用工厂化育秧方式,从苗床地、种子催牙、播种全部实现机械化,彻底改变了水稻种植方式,提高了科技种田水平。经工厂化育秧栽种的水田,每增产800-900公斤,垧增收1200元。在2006年稻瘟病大面积发生的背景下,工厂化育秧有效克服了病害的侵蚀,稻瘟病发生率近于零。水稻工厂化育秧成为近年来,全县乃至全市寻求水稻种植实质性的突破。与此同时,积极推广应用了水稻助长器试验,蔬菜多茬次生产,复合肥对比试验、立体化栽培、西瓜双膜覆盖等15项农业新技术,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城镇畜牧
绥滨镇在2006年扩建3600平方米的生猪养殖小区一处,新发展500头生猪养殖场2个,扩建200头肉牛育肥场1个,万只蛋鸡养殖场2个。实现了生猪饲养量55.000万头。肉牛饲养量7500头,山绵羊饲养量11.400只,奶牛存栏450头,家禽饲养量36万只,畜牧业呈现出长足的发展。为了解决人多地少的实际问题,绥滨镇确定了土地规模经营促增收的工作思路。镇领导多方奔走、跋涉,协调土地规模承包事宜。一分心血、一份收获,全镇全年外包土地达到了10万亩,与全镇现有全部耕地面积持平,相当于再造一个绥滨镇。2006年全镇有26户,30人分别在建三江农场、饶河县抚远市同江市富锦市、宝泉岭等地开展规模种植,有效解决了地少的问题。
设施建设
绥滨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广开门路,积极运作,全力实施土地规模经营“21311”工程”,即用二年时间,组织近百户农民,承包水田三万亩,按照水稻现价,这一举措,将实现增收10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一千元。为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绥滨镇积极发展打工经济。结合绥名公路建设,全年打工收入比上年翻了一番。同时,镇里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建立输出平台,积极引导村民从事二、三产业,全年共转移剩余劳动力1520人。在打工经济的牵动下,庆发村积极发展板块经济。板块经济一是打工经济,实现收入0元;二是养殖经济,扩建了庆发壬源生猪养殖小区实现增收5元;三是经济作物种植。初春时节,庆发村的香瓜、西瓜供不应求,远销佳木斯市大连市等地。
城镇开发
绥滨镇在项目开发建设中,在市、县领导和各帮建单位的关怀和帮助下,共向上争取建设资金435万元,完成了健身广场建设、村部会议室建设、文化图书室建设、烤烟小区的建设,村级白色路及配套排水设施,农户围栏改建、厕所改建、安全饮水工程,修建了畜牧防疫站、计划生育服务站、卫生所,建设通村白色路。“基础差投入大变化大”,这三大特点推动吉成村新农村建设工作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实施了胜利村、吉里村、振荣村的通村工程和5个村的人畜改水工程,引进和争取盛荃碳棒生产加工生产、凤仪村农业机械制造、煤炭经销公司等总计资金252万元的项目。这些项目,必将为全镇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思想建设
绥滨镇在纪念建党85周年之际,专题组织举办了《绿海涛声》社区之光专场文艺演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期间,组织四个社区专题邀请武警官兵、边防战士、消防队员,观看并共同参演了一场军民情谊联欢活动;在八荣八耻宣教活动中,组织了有100多人参加的社区秧歌队开展宣传活动,一系列文化活动的开展,有效推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为了解决社区低收入群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两次协调县中医院医护专家到社区开展免费义诊,得到了广大居民的热切称赞。在爱国卫生月活动期间,社区组织群众近300人整治巷道卫生,清理松滨大街两侧垃圾小广告,出动四轮车、铲车清理垃圾,社区卫生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为提高群众法律意识,专门邀请县司法局法律专家到社区为群众现场讲解《治安管理处罚条件》,发放法律知识传单6000多份,推动社区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风清正好扬帆,破浪正当远航”,为了进一步提高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进一步转变工作工作作风,绥滨镇党政领导班子着实费了一番心思。工作中他们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与各项文艺活动、各项竞赛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全镇机关干部邻近县份旅游景点,集体旅游,举办了机干部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棋类比赛等各种积极向上的活动,增进了团结,激发了争创一流的工作意识。为提高机关干部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多样性,专题组织有关人员,筛选了政治理论、执政能力、招商引资等3个培训课题,供全县机关干部学习,并以闭卷答题方式开展知识竞赛、按成绩划定奖励并以现金兑现的方式进行学习成果检验,培育了良好的学风。在工作中,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启用了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极大激发了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一个和谐、向上的氛围在绥滨镇风劲正浓。
组织建设
绥滨镇以在农村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民主监
督制度,理顺了两委班子关系,推进村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2006年调整农村党支部班子4个,村委会班子2个,共培训村干部100余人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0名,发展党员6名,逐渐减少连续三年不发展党员的支部,极大地提高了基层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在社区党建活动工作中,将400名转制破产企业党员转到社区进行管理,实现了在职党员的双重管理。绥滨镇以党员为主体,组建了社区医疗志愿者服务队、网吧义务监督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治安联防志愿者服务队和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赋予了党建工作新的内涵,关注家园发展已经成为社区居民的生活新时尚。万木前头总是春,2006年,兴民社区被鹤岗市委授予先进街道社区党组织和授予省级标准化党支部光荣称号;吉成村、胜利村被确定为县级标准化党支部,庆发村被确定为市级标准化党支部。在2006年乡镇换届工作,绥滨镇代表绥滨县鹤岗市迎接省委巡视组的检查,并得到了省委巡视组的高度认可。庆发村也多次作为农村党建工作典型迎接省、市、县检查。谋划新思路定位新发展全力打造新业绩 如今的绥滨镇心顺人齐谋发展、人心思进干事业。立足已有的成绩,镇领导和全干部职工正在为全镇工作布局“谋开篇”。并确定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改改善农村基础设篱建设为目标,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着力点,全面推动经济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发展目标。
产业建设
将着力争取绿色蔬菜基地建设项目、肉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优质牧草基地建设项目等三项农业项目;淀粉加工项目和人畜饮水工程改建、通村工程等社会项目,使民主、庆联等5个村屯吃上自来水,使民主、庆连、傲来、凤仪镇、庆发的通村道路建设工作实施并将付使用。继续抓好吉成村试点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全面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实现实现“一村一场一带一区”的发展战略,即建设庆发村科技生态新村、做好庆发村壬源牧业发展循改革经济项目建设,建设红星大街绿色蔬菜批发市场,培植绥名公路的经济作物开发带,改建办公楼、建设商业开发区。利用地缘优势,联合城郊种植蔬菜、瓜果的七个村屯,兴建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在“庆发牌”西瓜和“傲来”结球白菜上面做足文章,积极搭建销售平台,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扩建设20栋水稻工厂化育秧大棚,实现全镇水稻种植人均增收200元的目标。深化和拓展“三级联创”“”三培二带“和”两有“工程,推进”五个好“村党支部创建活动,进一上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社区管理新机制新方法,深化社区”党材共建“活动,构建设社区党建设作新格局。加大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计划外输内转劳务人员1800人。新目标、新模式,打造经济强镇,构建和谐重镇,建设富裕、和谐、文明、繁荣的新城镇历史无声,岁月有情。一个奋进中的昂扬集体,一个发展着的边隆小镇,正群情激荡,拥抱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希望和梦想,用心血和汗水描绘着小康征程上的大路康庄。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概况
发展概况
经济建设
城镇畜牧
设施建设
城镇开发
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
产业建设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