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河,又名擎雷水,
雷州半岛唯一一条集水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属
南海水系河流。是广东雷州半岛腹部最大的河流,发源于
遂溪县坡仔,在
雷州市双溪口注入南海雷州湾,干流全长88公里,
流域面积1444平方公里,占海康县面积的40.8%。最宽处200米,平均河面宽31.13米,河流总落差27.9米,河床坡降0.172‰。流域内100平方公里以上支流有土塘水、
公和水、
松竹河、花桥水。
基本内容
名称:南渡河
南渡河是广东雷州半岛腹部最大的河流
干流概况
南渡河是广东
雷州半岛腹部最大的河流,其流域与雷州半岛西部干旱地区接壤,部分区域属西南部干旱 地区,发源于
遂溪县坡仔,在
雷州市双溪口出海。
流域面积1444平方公里,河长97公里,河床坡降0.17‰,其出海口段河面宽100~200米,河槽深度
高程为+1~-5米之间。出海口建有挡潮大闸1座,河槽蓄水容积达6707万立方米。南渡河是雷州市境内最大的河流,在市内流长97公里,它发源于
遂溪县河头镇的坡仔,流经客路、纪家、唐家、杨家、松竹、
南兴镇、白沙、
附城镇、雷高等9个镇,从双 溪口注入大海,集南面积1444平方公里。沿线有安榄、溪头、南渡、渡仔4个渡口。江河源远流长,奔腾不息,浇灌千里沃土,培育了
雷州市文明。
主要支流
流域内100平方公里以上支流有土塘水、
公和水、
松竹河、花桥水。
土塘水,南渡河支流。河长28公里,发源于海康县后庙坑,河口于海康县那平新村,流经海康县纪家镇、杨家镇,集水面积220平方公里,坡降0.58‰,流域耕地总面积3.42万亩。
公和水,南渡河支流。河长30公里,发源于海康县草罗岭,河口于海康县官塘,流经海康县唐家镇、杨家镇,集水面积146平方公里,坡降0.94‰,流域耕地总面积1.89万亩。
松竹河,南渡河支流。河长32公里,发源于海康县谢家北,河口于海康县南渡河山尾,流经海康县松竹镇,集水面积158平方公里,坡降0.53‰,流域耕地总面积5.92万亩。
花桥水,南渡河支流。河长40公里,发源于海康县石卯岭,
河口瑶族自治县于海康县双溪口,流经海康县
雷高镇、南兴镇,集水面积178平方公里,坡降2.12‰,流域耕地总面积6.63万亩。
水文特征
流域内集水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4条,多年平均降水量1486毫米,最大年雨量2889毫米(
唐家站1973年),最小年雨量485毫米(纪家站1962年),6-9月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三分之二。
平均年流量8.9亿立方米。后洋水文站(集水面积162平方公里)查测1945年7月最大洪峰流量1140立方米每秒,而1960年最枯流量仅0.02立方米每秒。
旱灾是流域内较为严重并普遍的自然灾害,以春旱为主,秋旱间有发生,流域上游有
洪灾,中下游则常受严重的洪潮灾害,洪潮威胁的耕地21.74万亩。1980年7月22日
强台风正面袭击南渡河大堤,堤外最高潮位达到
黄海基面高程6.53米,台风增水5.9米,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流域内
水土流失面积127平方公里,还有增大趋势。干流河道弯曲,
坡度平缓,大量泥沙入河,主流及一级支流的河床逐年淤高,已有2万余亩水稻田变成沼泽地,只能改种蒲草。
流域概况
雷州市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
雷州半岛中部。地跨东经109°44′-110°23′。北纬20°26′-21°11′。东濒
南海,西靠
北部湾,北与
湛江市市郊、
遂溪县接壤,南与
徐闻县毗邻。南北长83公里,东西宽67公里,总面积3532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为东经109°44′-110°23′,北纬20°26′-21°11′。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温度23度。全市总人口141万,辖20个镇,镜内有11个国营农林盐场,雷州城为
市人民政府所在地,面积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万。全市耕地面积152万亩,海岸线长达406公里,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发展。具有南亚
热带特色的农、林、牧、副、渔生产,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水利概况
沿线有安榄、溪头、南渡、渡仔4个渡口。
建国后流域内已建成中型和小一型水库共18座及南渡河堤闸工程等,塘库工程使集水面积297.2平方公里获得不同程度的控制,南渡河水闸也使干流下游及河口的水情发生变化,防止了暴潮侵入。
自然特征
气候气温
雷州市位于北纬20°26′-21°11′,
北回归线以南,
纬度较低,属
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
富。
日照市年平均2003.6小时,
太阳年总辐射量108~117卡/CM2,年平均气温22℃,最高气温38.5℃(出现于 1977年 6月 8日),最低气温 0℃(出现于1975年12月2日和29日),最热月份是7月,平均气温28.4℃,最冷月份是1月,平均气温15.5℃。年温差明显,为12.9℃左右。年积温约8382.3℃。无霜期达364天。
雨量充沛
干湿明显,年平均降雨日135天,平均年降雨量为1711.6毫米。降雨年际变化大,相对出现干湿季。雨季为6~9月,以南风为主;旱季为11月至次年3月,以北风为主。市内区域降雨不均匀。东部、中部、北部为多雨区。而西部、南部为少雨区。内陆为多雨区。沿海为少雨区。年平均
相对湿度为84%,风速3.6米/秒。
气候区划 由于受特定的地形地势的影响。
雷州市的气候有比较明显的区域性差异。西部沿海日照时数较多,气温稍高,雨量较少,经常干旱,以房参、罩斗、北和、海田和纪家等镇为甚;东部、北部日照时数稍少,气温稍低,雨量多;南部小山丘地带为雷州市雨量最多、气温较低的水气候带。
气候特点
(l)夏季不热,冬季不冷,夏长,秋短,四季如春,基本无霜期。全年平均气温在22.6℃~23.9℃之间,极端最高气温为39.5℃。有8O%以上的年份极端最高气温为35.9℃以下,最热月份是7月。平均气温不超过28.4℃°C。最冷月份是1月,平均气温在15.5℃,西部胜海也不超过17℃,极端最低气温历年平均约为3.7℃,且8O%年份极端最低气温都在几2.4℃以上。
(2)雨量分布不均匀。雨季干湿明显。由于每年
热带海洋季风带来大量的水气、峰面雨和台风雨。因而雨量多集中于6~9月,占全年雨量的60%~70%。7月份雨量最多,可达 279.4~352.8毫米。11月至下年3月雨量较少,只为全年雨量的8.5%~9.3%,月均20-3O毫米,最少月份是1月,只有12-26毫米,旱季长达5个月,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雨量地区分布也不均匀,差异明显。本市东北部多雨,西南部少雨。年均雨量北部
客路镇为1775毫米,洋田地区为1711毫米,中部低丘地区为1593毫米,东南部
调风镇以及英利、
龙门县一部分为1912毫米,而西南部沿海地区的北和、房参、罩斗等,只有1180毫米,所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十年九旱,灾情严重。雨量年际变化大。有60%~70%年份降雨不正常,其中有 30%~4O%年份雨量偏少,这是影响农业产量不高不稳的原因之一。
(3)多受台风侵袭。由于本市地处北纬20°26′~21°11′,东 经109°44′~110°23′,所以经常受到产生于
菲律宾附近的西太平洋台风和产生于
西沙群岛、
中沙群岛附近的
南海台风的袭击。一般始于5月,11月份结束。7、8、9月台风最多,风力也最大,据记载,直接影响我市的台风从1960-1980年的21年中,有台风的年份就有16年,出现机率为76.2%,平均每年2—3次,最多的一年达到8次。台风带来
强风暴雨,甚至带来海潮,对我市的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水利枢纽
南渡河堤始建于1970年,从
雷高镇黎陈坎至
沈塘镇铺墩,长达21.05公里。南渡河堤最大功用是防台
风暴潮。南渡
河堤经过加固后,堤坝
高程8.5米,堤坝两面加筑4.5米高挡土墙,并加厚坝体,外临海一面用水泥混凝土加固,能够抗击12级台风和大海潮的袭击,沿岸地区22万亩农田和20万群众的安全将得到有效保障。除此之外,为更好地排洪、畜水,不但对大小20个涵闸进行维修,而且还计划在下洋南重建一个涵闸。在大旱之年,正是由于南渡河堤在排洪、蓄水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护卫”了
雷州市22万亩东西洋良田,保护了
雷州市700万人民的“粮仓”。
南渡河堵海大堤
1970年6月1日动工,1974年7月竣工。堵海大堤起自
雷高镇黎陈坎,从南向北延伸到
沈塘镇铺墩村,全长21.05公里。堵口段最大堤坝高22.3米,一般堤坝高6~7米,堤顶宽4~8米,堤顶
高程8米(
黄海标高,下同);南渡河排洪闸(大型)闸底高程-1米,19孔,每孔净宽6米,净高3.5米,闸总长157米,闸前设计洪水位3.25米,排洪流量每秒1665立方米;花桥河排洪闸(中型)闸底高程-1.5米,15孔,每孔净宽3.2米,净高4米,设计洪水位3.92米,排洪流量每秒807立方米。全堤共有排水涵20座。船闸闸底高程-3.2米,净宽15米,净长100米,可通航150吨/艘。南渡河堵海大堤建成后,集雨面积1444平方公里。是一项以防海潮为主,结合蓄水提灌、围垦、发电、交通和淡水养殖的综合利用工程。但在实践中仍显防潮功能不足。1980年3号
强台风中,南渡河防海潮堤受到12级风力和暴潮的袭击,全堤被海浪越顶(当时堤顶
高程7~8米),特别是在芙蓉、华安垦段因堤矮,有4公里被暴潮漫顶以致崩溃,
咸潮淹没农田2000公顷。1986年第16号台风登陆时,堤围又受到12级风力的暴海潮袭击,堤围外坡虽被台风冲蚀严重,但未
决堤。1987年,
广东省人大将堵海大堤列入“85”号江河整治议案工程之一,按“达标”标准进行加固。总体规划分期10年实施,仅经5年2个月(1988年1月~1993年2月)的紧张施工,便完成了大堤整治的加固任务:①
土方加固;②硬坡化加固;③危涵险闸加固;④清障加固。大堤整治完成后,防海潮能力从原9级提高到10级台风加暴潮,且安全超高0.7米。群众称为“坚固的保命堤”。整治工程共计完成土方167万立方米,石方15.4万立方米,其中浆砌石9.56万立方米,砼4.79万立方米。政府投资1468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72万元。
迈湾水利枢纽工程
迈湾水利枢纽工程是
海南省最大的水利在建工程项目,位于
南渡江中游河段,以供水、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发电,项目建成后可保障
海口市和
江东新区供水安全。
环境保护
2001年
雷州市手要供水源地-南渡河流域的
水土流失现状进行了实地
钻探考察,调查结果表明,南渡河流域水上流
失主要集中在南渡河流域中、上游的杨家、白沙、客路、唐家、纪家、松竹八镇,六镇的水土流失面积共61.23km^2,其中,面蚀流失23.5km^2,沟蚀流失12.6km^2,崩塌流失25.15km^2。山实地调查结果可知,南渡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已成为南渡河
水系水资源保护的头号问题,调查弄清南渡河水土流失现状,采取有效治理措施保护南渡河
生态环境,彻底改善南渡河水土流失现状已成为南渡河整治的重点项目。文中就南渡河
水土流失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和治理措施
南渡河是
雷州市的
母亲河,但水体受污染、水土流失、河床积淤、
咸潮倒灌等问题曾困扰着南渡河。 2000年,雷州市拨出40万元编制《南渡河流域水质保护规则》,经两年多的努力,2002年通过省环保局组织的专家组的论证,并得到省政府批准实施,围绕《规则》,雷州市投资建设雷州市南渡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从2003年开始,计划总投资2937.5万元,重点建设有工业污染源治理、种植护岸林工程,乡镇生活
污水处理、水土保持工程、浆砌石护岸墙工程,清淤、拆障工程和更换水闸工程。一期工程的推进,南渡河的
水环境得到一定改善,一个河段的
水土流失逐步得到得到较有效的控制。
为配合工程进展,彻底治理南渡河水域污染,
雷州市政府加强了沿河建设项目的发展规划,坚决杜绝污染项目在南渡河流域重点区域上马,对过去已有的市酱料厂、
衣康酸厂等企业积极推进
清洁生产,确保实现
废水、废气、废物的达标排放和处理;对污染排放不达标的企业进行关停,改造,加快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如2002年4月,关闭一条污染严重的酵母生产线;对南渡河流域尤其是在上游积极推广农作物绿色产业,实施无公害生产等措施。
2021年7月
南渡镇河综合整治工程估算总投资11.56亿元,治理河道50.42km,清淤17.17km,河道护岸36.26km,
碧道建设106.06km(含麻扶溪水利生态湿地工程、南渡水利生态湿地工程和
雷州市水利文化公园)。其中,南渡河河道清淤与护岸工程已列入
广东省中小河流治理(二期)实施方案。我市为该项目争取到省发改委项目前期工作经费400万元,现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并获
湛江市发改局批复,目前正在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防洪抗旱
雷城位于南渡河北岸,长期以来,由于南渡河下游缺乏综合整治,其防洪、排洪、排污等方面均存在不少问题,
洪涝灾害时常威胁着广大市民。为提高我市城区的防洪标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雷州市将城市防洪工程列入
广东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计划,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建设完善城区的防洪(潮)基础设施。工程包括:东部的防潮堤防工程,南部的南渡河防洪堤防工程,中部的夏江河排洪整治工程,北部的东运河排洪渠整治工程。工程总投资24632.2万元。项目建设期为3年。资金来源除申请省级以上补助资金按照堤防每公里补助200万元外,其余建设资金由
湛江市及
雷州市自筹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