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21火箭炮,是前苏联研制的一种122毫米40管自行火箭炮。从1964年开始装备陆军炮兵部队。
BM—21型40管122毫米
火箭炮是在“冰雹”Ⅱ式火箭炮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火箭炮。BM—21式
冲天炮于1960年正式命名,并开始大量生产,是世界上装备国家最多的火箭炮。1982年黎以冲突中,使用了BM—21火箭炮的两种型号。1984年,
阿富汗战争期间,
苏联红军大量使用了BM—21。
两伊战争中,双方使用BM—21火箭炮袭击对方境内目标。
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在车臣冲突中,使用这种火箭炮轰击叛军据点,封锁道路,是俄军火力突击的重要力量。
BM—21火箭炮主要以营的编制编配在师属
炮兵团,每营编有3个火箭炮连,每连装备6门炮(战时增至9门),全营共装备18门(战时增至27门)。BM—21
冲天炮主要用于摧毁暴露和隐蔽的有生力量、集结地域的非装甲目标和
装甲输送车、炮兵连和迫击炮连、指挥所、弹药库及其他目标。
历史沿革
研制背景
BM—21型40管122毫米
火箭炮是在“冰雹”Ⅱ式火箭炮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火箭炮。它是师炮兵的压制武器。
发展历程
BM—21式火箭炮是前苏联研制的一种122毫米40管自行火箭炮。该炮1960年正式命名,并开始大量生产,是世界上装备国家最多的
冲天炮。1964年开始,BM—21式火箭炮装备陆军炮兵部队。1982年黎以冲突中,使用了BM—21火箭炮的两种型号,包括6管和9管两种。1984年,
阿富汗战争期间,
苏联红军大量使用了BM—21,主要用于袭击游击队村庄营地和实施火力封锁,建立安全区等。
两伊战争中,双方使用BM—21火箭炮袭击对方境内目标。
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在车臣冲突中,使用这种火箭炮轰击叛军据点,封锁道路,是俄军火力突击的重要力量。在
安哥拉、
古巴、
叙利亚、
埃及、
越南和
利比亚等国家的军队中也配备这种武器。每个机械化师装备有一个营,每个营有三个连,每个连配备有六门这种
冲天炮。
基本设计
总体设计
火箭弹主要由战斗部、火箭发动机、弹尾和引信等组成。战斗部可以装填炸药,也可以装填烟雾剂、化学和细菌毒剂。普通战斗部由带有预制破片弹体、混合炸药、隔热盖等组成,其战斗部直径为122毫米(“冰雹”Ⅱ式弹径也是122毫米)。
底盘
改进型50管火箭炮系统采用改进型“乌拉尔”—4320(6x6)汽车底盘.50管联装定向器装在发射车的后部,分5层排列,每层10个管,安装在三角形的箱式发射架上,发射架的高低角可调。发射前需先将发射车后部两侧的两个千斤顶降至地面,以保持发射稳定。另外,每一辆
冲天炮发射车均配有一辆9T232M运输装填车。该车采用与发射车相同的“乌拉尔”—4320汽车底盘。每辆运输装填车一次可运载50枚火箭弹。
发射装置
BM—21火箭炮装有40个定向管,分4排配置,每排10管,用金属带固定在一起,40个定向管集束安装在“乌拉尔”—375(6x6)卡车底盘上。火箭炮采用万能滚动支撑座式回转盘,主要由回转体,滚动支撑座,底座及缓冲器等组成。火箭炮平衡机采用叠板扭杆式,与扭杆—扭筒式相比:柔性好,扭转角较大,易实现全射角范围内的平衡;装拆方便,机加工作量小,制造容易,精度要求低。但是,其材料没有充分利用,质量也较大。该火箭炮高低机为齿弧式,方向机为齿圈式。为了提高瞄准速度和快速反应能力,采用以电力传动为主、人力传动为辅的传动系统。电传动与手动工作方式由电磁摩擦离合器转换。高低机与方向机的执行电动机、行星减速器和电磁摩擦离合器等相似,这有利于简化结构,使制造和维护工作较为方便。火箭弹由装在驾驶室内控制开关的脉冲发射器进行电控发射,也可在60m以外遥控发射。
弹药
该
冲天炮可发射“冰雹”系列火箭弹,如9M22M、9M22Y和9M28等。9M53Φ火箭弹是专为该系统研制的,其效果要比“冰雹”系列传统弹药好得多。9M53Φ火箭弹采用一种新型
战斗部,当战斗部与主弹体分离后,利用降落伞以85°—90°的角度向地面降落,从而产生大量的弹片以最大的杀伤效果攻击地面上的目标;而传统火箭弹战斗部的末端弹道角度较小,致使部分有效弹片射向地面或飞到空中。
这种火箭弹最适合于攻击对方的野战炮兵、防空炮兵和反装甲炮兵阵地。另外,即使攻击近距离目标,该
冲天炮的饱和区域仍保持不变;而一般火箭弹在此区域内会因射程的缩短而受到很大的影响。除采用分离式战斗部以外,还可采用非分离式战斗部。两种
战斗部交替发射,能产生最大的杀伤效果,它能攻击硬目标或半硬目标。通常,火箭弹在目标上空几米的位置由近炸引信引爆,必要时也可以不装定近炸模式而采用触发模式。具体功能的选择由火箭炮操作手在发射车的驾驶舱内利用电子遥控装置进行控制。引信定秒器安装在各发射管端口面右上方。
火箭弹战斗部爆炸时,单发战斗部可产生2500个破片,如果该战斗部选用近炸引信,其破片可在地面散布成一个圆形,而不是常见的“V”字形。50枚火箭弹一次齐射,在最佳发射条件下的覆盖面积可达190000m。火箭弹的最大射程为20500m,最小射程为5000m。
BM-21火箭炮发射M—21长弹(长为2870mm)和M-14短弹(长为1905mm),配用杀伤爆破战斗部、发烟战斗部和化学战斗部。另外,可配用新的子母燃烧战斗部,以提高在城市战斗中的攻击能力。
9M53ф火箭弹配用分离式带降落伞的高爆杀伤破片战斗部。战斗部垂直弹着,破片杀伤效果增大了5倍。打击软目标时,该弹的引信为近炸模式,可以达到最大杀伤效果。在对付有防护目标时,引信为触发模式。
9M218火箭弹配用新型子母弹战斗部,带有45个高爆杀伤子弹,可以穿透厚100mm的钢板。新型号的子母弹战斗部带有两枚制导子弹。另外一个新型号配用UGROZA—1激光制导战斗部,使БM—21
冲天炮成为一种精确打击武器。弹道修正火箭弹使用非常规方式进行弹道修正,采用空气动力减速装置和小型火箭发动机代替空气动力翼面。另外,БM-21火箭炮发动机采用新型推进剂装药后,虽然精度有所减损,但最大射程可达35~40km。
9M519火箭弹战斗部由俄罗斯和
保加利亚共同研制,带有一台射频干扰机,在弹着后启动并发射信号长达至少1h。由于质量增加18.4kg,因此使用标准型火箭发动机的火箭弹射程为18km,配用新型火箭发动机的火箭弹射程为34km。
辅助设备
苏联将BM—21火箭炮的发射架装在乌拉尔—375D型6×6卡车上。
G4FG发动机的功率为175马力,额定转数为3000转/分,汽车的最高速度为75公里/小时,通常在良好道路条件下,炮车速度为60公里/小时,普通道路为 40公里/小时。定向器的方位角为240度,高低角为0~50度。照片所示是行进中的外貌。每门
冲天炮配有6名战士。重新装填40发弹仅需10分钟。由行军状态转入战斗状态的时间为1.5~2分钟。
火控系统
改进过程
BM—21
火箭炮改进型通过在车上加装自动化指示和火控系统(ACYHO)实现改进。加装“成就”—P火控系统的BM—21火箭炮具备以下功能:
(1)可在未进行测地作业的非预设阵地上进行射击。
(2)操作手不出舱便可完成定向管的定向,且无须使用瞄准点。(3)自主确定定向管纵轴方位角。
(4)在视频终端上显示定向管方位、行军路线及方向、当前位置、行军目的地等有关图表信息。
(5)自动解算射击诸元及其他任务数据。
改进后的
冲天炮能够自动接收并处理目标指示数据,自主完成火力任务,通过缩短阵地停留时间,战车的生存能力明显提高。操作手、瞄准手的作业环境明显改善,尤其是在不良气象条件下。由于赋予了导航、定向功能.自主作战能力显著提高,发射任务完成后可独立驶往集结地点。可以发射带分离式战斗部的火箭弹,能够与自动化指挥系统进行信息互联。火箭炮乘员减至2人。行军一战斗转换时间和开火准备时间比原来缩短4/5,生存能力提高2倍多,作战效能比原来提高30%~50%。其作战效能达到了与美国高机动性火箭炮(采用M26A1/A2火箭弹)相当的水平。
以上信息来源参考
基本参数
编配情况
B-21
冲天炮于1964年装备部队,主要以营的编制编配在师属
炮兵团,每营编有3个火箭炮连,每连装备6门炮(战时增至9门),全营共装备18门(战时增至27门)。BM—21火箭炮主要用于摧毁暴露和隐蔽的有生力量、集结地域的非装甲目标和
装甲输送车、炮兵连和迫击炮连、指挥所、弹药库及其他目标。
发展趋势
BM—21火箭炮可能被新型“狂风”—G(Tornado—G)火箭炮替代。“狂风”—G火箭炮采用两个运输—发射集装箱(各装有20枚待发火箭弹)替换原有的定向管装置,每个运输—发射箱质量为1700kg,可以在5min内完成再装填。与БM—21火箭炮相比,“狂风”—G火箭炮的作战效能更高,且具有更强的自动化控制、瞄准和卫星导航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俄罗斯陆军的火力和远程有效打击能力。
衍生型号
“一度音”(Prima)9K59
火箭炮是苏联于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研制的,它是bM—21火箭炮的改进型,该火箭炮装备俄罗斯摩步师属炮兵团的火箭炮营,或方面军和集团军的独力炮兵团,用以代替BM—21火箭炮。每个
冲天炮营装备12门,战时可以扩大到18门。
以BM-21火箭炮为基础,苏军根据作战需要对BM—21火箭炮进行了多种变型设计:BM—21B火箭炮,在“嗄斯”—66卡车底盘上换装12个定向管的发射架,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称M1975火箭炮,该炮装备苏军空降师;BM—21P火箭炮,在“吉尔”—131(6x6)卡车底盘上换装36个定向管的发射架,北约称MI976火箭炮,该炮装备在苏军摩步团中,主要用于发射化学弹和杀爆弹,精度和稳定性都有所提高。其他变形还有6管、9管,30管和50管
冲天炮,定向器安装在轻型卡车底盘上,如BM-21火箭炮,装在日本ISUSU(6x6)2.5吨级卡车底盘后部,由2个发射器组成,每个发射器有15个定向管,分3层排列,每层5个定向管。
服役经历
BM—21
火箭炮于1964年开始在
苏联红军中服役,差不多所有的东欧国家军队都已装备。2024年5月22日,在俄乌战争中,俄“中部”集群炮兵使用BM-21“冰雹”多管火箭炮对
乌克兰军事目标实施了打击,乌军损失约100名军人和3辆
步兵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