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记得一切,谁就感到沉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
苏联出版后立即引发一场激烈的争论,其译本在整个西方轰动一时,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其节译本在国内列为高层阅读的内参资料,流入民间后被圈内人士私下传阅,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的成长,本版本是首次全译并公开发行的唯一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全本。
既不知道“暴风雨般的掌声继而转为欢呼声”,也不知道我们如何在深夜倾听楼梯上的嘈杂声的一代,正在成长起来。人们从
迷信到具有科学思想的过渡延续了很久,然而那些在新的年代诞生的少年,却在一天之内就从盲目地信仰被引导到批判地思考。
对于我在一部回忆录里为艺术提供了这么多篇幅,这不仅同我的职业有关,而且同我的人生观有关——我确信,只有一条腿走路是不能前进的,没有人的精神美,任何社会变革,任何科学发现,都不会给人们带来真正的献礼。
伊利亚·爱伦堡(1891-1967)是一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苏联文学大师级作家。1910年开始文学创作。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战地记者。
十月革命后曾参加苏维埃政府工作。 1921年后以记者身份去德、法、比等国。在国外十多年中,写了众多作品。 30年代回国后,在
苏德战争中任军报《
红星报》战地记者。著有长篇小说《
巴黎的陷落》、《暴风雨》和《九级浪》等。1954年发表的中篇小说《
解冻》在
苏联文艺界引起巨大震动。后用五年时间写成长篇回忆录《人·岁月·生活》,于1960年开始陆续发表,在苏联及西方引起强烈反响和激烈争议。此书被誉为苏联“解冻文学”的开山巨作和“
欧洲的文艺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