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背苇鳽(Ixobrychus eurhythmus),是一种中型涉禽,属于鹭科苇鳽属。这种鸟类的雄鸟上体呈紫栗褐色,头顶较暗,背部紫栗色,而腿和尾上覆羽则是暗栗褐色。它们的尾羽和飞羽为黑褐色,翅上小覆羽暗栗色,中覆羽和大覆羽为橄榄灰黄色,初级覆羽黑褐色,羽端白色。下体土黄色,自颏经前颈到胸部中央有一暗色纵纹,喉侧、颈侧浅土黄白色,胸侧有黑褐色斑点。雌鸟上体深栗色,背和两翅具显著的白色斑,下体缀有褐色纵纹。幼鸟似雌鸟,但体色更褐,上体白斑和下体褐色纵纹均较雌鸟显著。
形态特征
紫背苇鳽是一种中型涉禽。雄鸟上体紫栗褐色,头顶较暗,呈暗栗褐色,背紫
栗色。腿和尾上覆羽暗栗褐色。尾羽和飞羽黑褐色.翅上小覆羽暗栗色,中覆羽和大覆羽橄榄灰黄色,初级覆羽黑褐色,羽端白色;颊和颈侧紫栗色。下体土黄色,自颏经前颈到胸部中央有一暗色纵纹,喉侧、颈侧浅土黄白色,胸侧有黑褐色斑点。尾下覆羽白色,翅下覆羽淡黄白色,腋羽灰白色。雌鸟上体深栗色,背和两翅具显著的白色斑。下体缀有褐色纵纹。幼鸟似雌鸟,但体色更褐,上体白斑和下体褐色纵纹均较雌鸟显著。虹膜黄色,嘴、眼先和嘴基也为黄色,嘴峰黑褐色,胫下部、跗和趾黄绿色。大小量度:体重
雄性127-150克,
雌性123-160克;体长雄性292-365毫米,雌性310-375毫米,嘴峰雄性43-50毫米,雌性42-51毫米;翅雄性140-153毫米,雌性130-152毫米;尾雄性40-49毫米,雌性37-5l毫米;跗蹠45-50毫米,雌性42- 48毫米。
分布范围
紫背苇鳽的分布范围广泛,它们在亚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记录。这种鸟类的繁殖地主要位于西伯利亚东南部、中国东部、朝鲜半岛以及日本。在冬季,紫背苇鳽会向南迁徙,越冬地包括东南亚的多个国家,如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
在中国,紫背苇鳽的分布覆盖了从东北的黑龙江到南方的广东,以及中部的云南等地。它们在中国的多个省份,如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西藏、山东、河南、江苏、上海、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和广东等地都有繁殖记录。此外,云南和广西也有紫背苇鳽的夏候鸟和旅鸟记录,而台湾和海南岛则偶见这种鸟类。
生活习性
紫背苇鳽(Ixobrychus eurhythmus),作为一种中型涉禽,展现出独特的生活习性。这种鸟类通常在晨昏时分最为活跃,它们倾向于在芦苇丛、稻田和沼泽地等湿地环境中生活和觅食。紫背苇鳽的性情孤僻而羞怯,它们在非繁殖季节往往独自或成小群活动,而在繁殖季节则可能成对出现。这些鸟类在休息时倾向于隐藏在茂密的植被中,以避免天敌的注意。
紫背苇鳽的飞行动作缓慢而有力,它们能够进行低空飞行,通常紧贴水面或植被上方。在受到惊扰时,它们会发出粗犷而低沉的叫声,而在繁殖期间,雄鸟会发出特有的求偶叫声。这些鸟类主要以小鱼、虾、蛙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它们在黄昏和清晨时分最为活跃,利用锐利的视觉在水面或近水的草地上寻找猎物。
生长繁殖
紫背苇鳽(Ixobrychus eurhythmus),作为鹭科苇鳽属的一员,其生长和繁殖习性体现了这一物种对特定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这种鸟类的生命周期中,繁殖期是特别关键的阶段,通常发生在每年的5月至7月。在这段时间内,紫背苇鳽会展现出一系列的繁殖行为,包括求偶、筑巢、产卵、孵化和育雏。
在求偶期间,雄鸟会通过特定的鸣叫和炫耀行为来吸引雌鸟。它们的巢通常筑于湿地环境中,如芦苇丛、水草丛生的地方或其他植被茂密的区域。巢由干草茎、草叶和其他植物材料构成,结构紧凑,能够为卵和雏鸟提供必要的保护。
紫背苇鳽的雌鸟每窝产卵3-5枚,卵的颜色为乳白色或绿白色,大小约为32-36×26-28毫米,平均重量在9-10克之间。产卵后,雌鸟会立即开始孵化,孵化期大约为18-19天。孵化率通常较高,大约为72.9%。雏鸟在孵化后需要30-40天的育雏期,期间亲鸟会共同负责喂养和照顾雏鸟。
紫背苇鳽的雏鸟生长迅速,它们在亲鸟的精心照料下,很快就能学会在湿地环境中觅食和生存的技能。在育雏期间,亲鸟会捕食各种小型水生动物,如小鱼、虾、蛙和昆虫等,以满足雏鸟快速生长的营养需求。
保护等级
•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 列入
中原地区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紫背苇鳽.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2024-09-05
紫背苇鳽.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