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守随
杨守随
杨守随(1435-1519),字维贞,号贞庵,又号文湖,明朝政治人物,宁波市(今浙江宁波)人。成化间(1465-1487)进士。杨守随居官刚直,建白甚多,遇事无所顾忌,官至工部尚书,掌大理寺事,卒赠太子少保,谥康简。
正文
杨守随(1434~1518) 字维贞,号贞庵。明朝政治人物,县(今浙江宁波)人。成化年间进士及第,曾官拜御史,巡按江西省。弘治年间,任顺天府丞,掌大理寺,进工部尚书。谥康简。为人刚正不阿,执法断事不依不饶。曾被大宦官刘瑾责以罚米。
主要影响
杨守随清风廉吏,任监察御史期间巡视漕运,核察大同市军饷,巡按江西,坚持公正,发现问题。从政之初,他便得威名,只要人们听闻杨御史,都会肃然起敬。
公元1487年,杨守随任南宁市知府。他任南宁知府期间重视水利、农业等民生问题。邕江汛期,洪水泛滥,对两岸百姓造成严重损失。他大力治理邕江,亲自踏勘,修复和加固堤坝,并在踏勘检查过程中与百姓深入交流,了解民情。
官吏以征收赋税名义,搜刮百姓。百姓交税后难以维持生计,要靠乞讨度日。杨守随见状后,调用信得过的官吏,审计征粮原始账本,核对历年缴税数量,审问粮食押运实际所耗。之后,百名贪官污吏被查获,真正的“粮食蛀虫”被揪出,南宁府的苛捐杂税顿时减了下来。百姓称赞杨守随为南宁府的杨青天。
公元1505年,杨守随升任工部尚书,掌管大理寺。他任职期间,宦官李兴擅自砍伐皇陵树木被判死刑,宦官李兴的家人送来40万两白银望改判。杨守随不为所动,维持原判。他刚正不阿,不畏权贵,执法断事不依不饶,名震朝野。
杨守随去世后被赠太子少保,谥康简。杨守随为政公道,不畏强权,铁面无私,在其位尽其责,被称为官者楷模。
轶事典故
杨守随在儒学气息浓厚的家庭环境中长大,起初求学于祖父杨范,15岁后,跟随年长11岁的堂兄杨守陈学习。少年杨守随不仅饱读诗书,还以圣贤为人生榜样,养成正直刚强、嫉恶如仇的忠义性格。公元1466年,杨守随考中进士,这一年,他33岁,一腔报国热情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杨守随最初的官职为监察御史,负责巡视漕运、核察大同军饷、巡按江西省。和其他朝代不同,明代的御史仅对新科进士开放,朝廷希望初入官场满怀大志的青年才俊,能够对不平之事直言不讳,秉公执法。杨守随担任此职时,坚持公道,发现问题,一查到底。因此,从政之初便有威名,人们听闻杨御史,都肃然起敬。
研究书目
《国朝献征录》
《明史》
参考资料
揪蛀虫惠民生的杨守随.甘肃纪检监察网.2024-09-13
揪蛀虫惠民生的杨守随.甘肃纪检监察网.2024-09-13
国朝献征录(全8册).豆瓣读书.2024-06-23
明史(全二十八册).豆瓣读书.2024-06-23
目录
概述
正文
主要影响
轶事典故
研究书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