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古桥始建于唐
垂拱元年(公元685年),于宋、明、清三代均有重修,但始终形态不改,以其“形穹若骆驼背”而得此名。
北宋太平兴国中(976—983年)改名“迎春桥”,
南宋时复名骆驼桥,并重嵌了唐颜真卿所题的“骆驼桥”三字(后历经多次修缮,镌刻失真而没)。至
北宋年间,和
仪凤桥、甘棠桥并称水乡
湖州市古城的三大桥梁。另有,
北京市、
宜兴市、镇海和
高淳区等地的骆驼桥。
在湖州城中心,
拱桥,始建于唐垂拱元年(685)。据宋嘉泰《
吴兴志》,“以其形穹若骆驼背”,故名。北宋
太平兴国中(976――983)改名迎春桥。时城中有横亘溪上三巨桥(
贾迎春、仪凤、甘棠),迎春其甲也,惊湍箭驰,列柱栉比,覆以飞宇,约于雕栏。
南宋时复名骆驼桥,并重嵌唐
大历湖州市刺史颜真卿所书“骆驼桥”三字,后失。古代的许多大文人也为其倾倒,如唐代诗人
刘禹锡在诗中写道:“骆驼桥上苹风起,
鹦鹉杯中下春。水碧山青知好处,开颜一笑向何人”,
宋朝大文学家
苏轼在诗句中这样描写骆驼桥:“三年京国厌,长羡淮鱼压楚糟。今日骆驼桥下泊,恣看修网出银刀。”
苏轼诗:三年京国厌藜蓠,长羡淮鱼压楚糟。今日骆驼桥下泊,恣看修网出银刀。桥经宋、元、明、清等朝重修、至民国20年(1931)左右,
吴兴县教育局对桥作了改建,降低高度,改上下石级为大坡度,使得车辆可以通行。中国建立后,对骆驼桥整修多次。1953年,
湖州市人民政府将石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梁。1981年7月,骆驼桥加宽人行桥。1985年,湖州市人民政府在桥南侧新建骆驼桥,原桥保留。新建骆驼桥为一孔,净跨25米,桥长33.44米,桥宽24.5米,分机动车、
非机动车、人行道等三道。
骆驼桥是北街、东街、红旗路与人民路的连结点,由于
湖州市的商业中心
湖州大厦、湖州百货大楼、湖州一百等都位于骆驼桥地带,因此“骆驼桥”一词在湖州是市中心的代名词。桥下为
湖州市河-
湖州市,桥畔沿市河两岸现建有开放式的河滨公园与骆驼桥广场。
宝善桥东北,旧时有骆驼桥,南对
东大街(今建国北路),俗名乐渡桥、落渡桥。清时有丝织品专用装船埠头,每日在此装运绸缎经东河外运,来往船只川流不息。骆驼桥 河下18号走廊墙上嵌有明代
文徵明书写的苏轼《
赤壁赋》石碑一通,碑高75厘米,宽43厘米,正体
小楷,落款为“长洲文徵明书”,下有印三方,碑文共537字,字迹大部分清晰。
位于宜兴
太华镇石门村,太华山道上,相传为梁祝十八里相送路上的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