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
深圳大学创始人
张维(1913年5月22日—2001年10月4日),北京市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力学家、高等工程教育家、深圳大学创始人。
张维,1933年获唐山交通大学工学学士学位,1938年获英国帝国理工学院DIC文凭(硕士),1944年获工程博士学位(Dr-Ing)。1947年被聘为清华大学教授,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6年、1977年两次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1983年出任深圳大学首任校长,1994年被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为第一届主席团成员,2001年10月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张维教授著有《壳体理论入门》,担任《壳体文献汇编》《世界力学名著译丛》主编,1987年获联邦德国洪堡基金会洪堡奖章,1988年获联邦德国"大十字勋章",1992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奖,2000年获中国工程院高等教育学会特等奖。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张维,1913年5月22日出生于北京市一个税务职员家庭。父亲张图是旧京师译学馆的学员,清末民国初年供职河南安阳县税务局,并兼任家庭教师。张维出生后两年,其父便去世,仅靠父亲的积蓄及兄长的工资维持生活,家境清寒。
重要经历
张维,5岁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11岁考入北师大附中,15岁转考至天津市北洋大学预科。16岁考入唐山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6岁考入唐山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20岁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结构工程),获工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张维被分配到陇海铁路实习,1934年4月回到唐山交通大学,任结构力学与结构工程助教。1937年,张维以优异的考试成绩作为第5届中英庚子赔款公费生,翌年获帝国理工学院文凭(DIC)。1938年7月到柏林高等工业学校土木工程系工程力学教研室,在特尔克教授指导下进行壳体理论的研究。1942年2月,任柏林高等工业学校工程力学教研室助教,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完成了隧道应力分析与弹性波石油勘探等项研究。1944年10月,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由于当时中国小丰满水电站大型水轮机是由瑞士埃舍尔-维斯机械厂设计和生产的,张维为了掌握中国工程建设需要的先进技术,通过各种渠道同该厂联系,终于在1945年9月获准移居瑞士,在埃舍尔-维斯机械厂研究部任研究工程师,从事旋转机械中的叉管、圆盘叶片的研究工作。
1946年5月,张维商得厂方同意,毅然中止了合同。回到中国后,先后受聘于同济大学、北洋大学。1947年,受聘于清华大学,与已在清华执教的钱伟长分担全校的力学课程教学。
1951年起,张维开始担任行政、教学与科研管理工作。1952年,他担任三校(清华、北京大学、燕京)建设委员会工程处负责人,1952参加中国民主同盟,1954年任清华大学建设委员会主任。1952年到1956年,他担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任。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张维为清华大学筹建了工程力学数学系,并任第一任系主任。1957年以后,张维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先后分工主管教学与科研,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
1976年春,张维主动提出离开领导岗位到校工厂参加劳动。1977年,张维重新回到了清华大学副校长的工作岗位。1980年当选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983年,他受国家教委的任命,出任深圳大学首任校长。他和其他校领导一起,为建成深圳大学作出了贡献。1994年,中国工程院建立,他又被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完成《留德八年的酸甜苦辣(1938.7—1945.9)》,2001年10月4日,张维教授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张维和陆士嘉从小在北京长大,一起就读于师大附小、附中,1937年7月16日,张、陆两人乘船去英国,1941年与陆士嘉在德国正式结婚。1946年,阔别祖国9年之后,张维和陆士嘉夫妇带着4岁的女儿张克群回国。
亲属关系
社会任职
参考资料:
主要作品
相关著作
参考资料:
论文
参考资料: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研究方向
研究项目
壳体理论和应用领域
获得成就
1944年,张维在博士论文中,从特尔克教授的用复变量表示的二阶常微分方程出发,求得了圆环壳较完整的解。他的主要贡献在于,详细地讨论了各种幂级数解在细环壳中应用。他的这一工作为以后的环壳求解和应用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直到198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著名力学家E.赖斯纳(Reissner)在给他的来信中还再次肯定了他的这一工作。
为在中国推广轻型薄壳结构和普及壳体理论,张维作了有益的开创工作。1950年代,张维建议在清华大学焊接车间设计中使用双曲薄壳屋顶,将壳体结构推荐给土木建筑界,解决了设计和施工中的许多问题,实现了结构轻、跨度大的要求。1950年代中期,他还发起并组织壳体结构论文汇编组,向土木结构工程师和科学研究工作者及时地传播壳体结构与理论的新信息。1962年,他在北京力学学会高等材料力学讲习会上讲授他所编著的《壳体理论入门》。
张维教授著有《壳体理论入门》,发表学术论文、工程教育与科技政策论文数十篇,担任《壳体文献汇编》《世界力学名著译丛》主编、《机械工程》《电机工程》等大型手册编委会副主任,主持过《休特工程师手册》《杜贝尔工程手册》等多部大型手册和《工程力学》等教材、习题集的翻译工作。
教育成果
1947年,张维来到清华大学,与已在清华执教的钱伟长分担全校的力学课程教学。他先后讲授过材料力学、高等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塑性力学以及板壳理论等课程。他讲课深入浅出,力求使学生懂得工程力学来源于工程实际,又服务于工程的道理,引导学生对力学学科有个全面的认识。他十分重视研究生和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即使他在担任繁重的行政管理工作时,也从未间断过。张维教授治学严谨,平易近人,对青年人循循善诱,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进取心,调动其积极性与创造性。他常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工程力学的发展历史,教育年轻人要理论联系实际,树立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在学术问题上,他一丝不苟,要求严格,这种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学生们受益终生。张维教授指导过20余名研究生,教过的学生无数,他们大多已成为专家、教授,其中有十余人成了院士。
1984年,张维指导研究生得到了任意非对称载荷下圆环壳和弯管在薄壳精度范围内的精确解。他领导课题组对"旋转薄壳体振动的转点"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族新的解函数,可以一致有效展开奇异无矩解,解决了长期来未能解决的一个难题,为此他和研究生获1992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要观点
在教学工作中,张维认为基础课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培养高质量人才、搞好教学的关键是师资队伍的水平。他注重与世界各国加强相互了解和合作联系,一方面多方收集资料,研究欧洲、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作为发展高等工程教育的借鉴。他还十分重视教育立法工作,针对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重正规教育轻业余教育、重大学轻基础教育、重大专轻职业教育、重理工轻文(法)等偏向,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张维还十分重视对研究生和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教育工作。他在培养研究生工作中,十分注意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他非常重视从工程中提炼出力学问题,并善于从实际工程问题简化出力学模型,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他还经常接触工程界人士,从他们那里了解工程对力学的要求,从而使他能比较正确地把握力学为工程服务的方向。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张维具有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献身教育的执著追求,以及宽厚仁爱的大师风范。(时任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评)
张维先生的一生是为国家富强不懈奋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我们要把他的卓越贡献和崇高品质作为鼓舞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和精神力量,作为推动我们事业发展的直接动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时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评)
张维院士为人与为学的优秀品质是留给大家的宝贵财富。(时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岑章志评)
张维院士心系祖国,胸怀天下,浓浓家国情怀,令人敬佩。张维院士心系母校,支持母校,深深爱校情怀,令人动容。张维院士治学严谨,宽厚仁爱,厚重的大师风范,令人景仰。(时任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顾利亚评)
师生们都将学习张维学长孜孜不倦、严谨治学、爱国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先生的高尚品格为榜样,继承发扬我校土木先辈的光荣传统,抓住土木发展的历史机遇,不断努力进取、开拓创新,为建设一流的土木工程学院而奋斗。(时任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钱永久评)
不卑不亢、实事求是、量力而为、知足常乐。(张克澄评)
后世纪念
2013年12月18日上午,在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1号教学楼侧,张维院士纪念雕塑正式揭幕落成。
清华大学清华园胜因院23号,记录了张维(1913-2001)、陆士嘉(1911-1986)这对为中国力学学科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夫妇爱国情深的一生。
参考资料
张维院士逝世.中国工程院官网.2024-05-21
西南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2024-05-21
张维的“本分”二三事.微信公众号.2024-05-21
陆张“双子星”.科学网.2024-05-21
留德八年的酸甜苦辣(1938.7—1945.9).清华大学校友总会.2024-05-21
我的表姐陆士嘉.清华大学校史馆.2024-05-21
张克澄简介.豆瓣读书.2024-05-21
张克群:清华世家与建筑的缘分.清华校友会.2024-03-10
著名力学家张维.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园地官网.2024-05-21
《壳体理论入门》.孔夫子旧书网.2024-05-21
中国工程院院士馆.https://ysg.ckcest.cn.2024-05-21
张维院士简介.同济大学校史馆.2022-02-16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重要经历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亲属关系
社会任职
主要作品
相关著作
论文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研究方向
研究项目
获得成就
教育成果
主要观点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后世纪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