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峰,男,1961年5月6日生,江西上栗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11月毕业于
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中国知名工程热物理专家,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原主任,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原理事兼副秘书长。长期从事工程热物理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2009年9月10日,彭晓峰因患
肺癌,经抢救无效在中国医学科学研究院肿瘤医院逝世,年仅48岁。
人物经历
1978年,进入清华大学
热能工程系热能工程专业学习。
1983年,获得工学
学士。本科毕业后继续在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中国著名的热工教育家、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补宣教授。
1987年,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并荣获
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之后留校,一直在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任教。
1989年,被清华大学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1990年和1993年,两次前往美国TexasA\u0026M大学机械工程系访问,进行非重力场中气液和固液
相变、界面热质传递等方向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进展。
1995年,被清华大学破格晋升为教授,提为博士生导师。
1996年-2000年,任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工程热物理所所长(原热工教研组主任)。
1997年-2002年,任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系主任。
2001年-2004年,任
清华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位分委员会主席。
2009年7月,彭晓峰教授赴美国进行学术访问,在美期间病发入院,并确诊为
肺癌。在其本人的强烈要求下,于2009年8月26日返回北京,进入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继续治疗
2009年9月10日4时,中国知名工程热物理专家,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原主任彭晓峰教授因患肺癌,经抢救无效于在中国医学科学研究院肿瘤医院逝世,年仅48岁。
社会任职
此外,彭晓峰教授还受邀在第十届、第十一届国际传热大会及其他多个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主旨报告,并长期担任多种国际国内权威性学术刊物的地区主编、副主编和编委。
重要的学术兼职还包括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北京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科协第七届常委兼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等。
彭晓峰教授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和各类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
主讲课程
曾开设的课程有: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热工基础》,研究生学位课《高等传热学》及研究生选修课《蒸发与凝结的热物理基础》、《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前沿》。
主要贡献
科学研究
彭晓峰教授长期从事工程热物理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工程热力学;传热传质。从事液体流动过渡沸腾与膜沸腾、炽热表面
流体湿润理论与应用技术、电子器件冷却技术研究。
二十几年来,彭晓峰教授与国内外的许多研究机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多次赴美、法、日、韩、中国台湾等地进行合作研究,研究领域涵盖流动沸腾、界面热质传递、
相变传热、多孔介质内热质传递现象、微尺度和微重力条件下的传热传质等具有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工作,尤其在微尺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创造性地提出了液体内部
汽化所必需的“汽化空间”和“拟沸腾”两个创新概念,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学术成果。
学术论著
编著及翻译了《工程热力学》、《传热词汇A-Z:基本概念与详尽诠释》、《传热学(2)》等多部教材、专著和译著,撰写了《Heat Transfer and Fluid Flow in Microchannels》、《Annual Review of Heat Transfer-Volume XI》、《Transport Phenomena in Porous MediaIII》中部分章节。
彭晓峰教授大量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他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著600余篇,其中SCI收录约180余篇,据不完全统计被其他学者引用超过1300篇次,其中在SCI中被引用800余篇次,在各种会议论文和专著中被引用500余篇次。
特别是他发表在《Int.J.HeatMassTrans.》上的代表作“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and Flow Friction for Water Flow in Microchannel Structures”被引用超过700次。
人才培养
培养硕士研究生33名,博士研究生19名。
获奖记录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
二等奖(1988、1996)、国家自然科学
三等奖(1989)、霍英东青年教师研究基金(199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6)、
中国青年科技奖(1996)、
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1996)、清华大学先进工作者(1998)、清华大学教学工作优秀成果
一等奖和二等奖(1998)、教育部优秀教材三等奖(1998)、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人选(1999)、宝钢优秀教师奖
特等奖(2001)、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5)、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6),还多次荣获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清华大学研究生“良师益友”等奖励和称号。
人物评价
彭晓峰教授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了多位学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学术人才;在抓好学科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各项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改革,实施本科生人才培养从专业教学向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方向的转变;在
清华大学率先倡导和推进了本科生导师制,为
热能工程系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诸多重要贡献。(清华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