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涅阿斯记》(又译作《伊尼德》)是
古罗马著名作家
普布留斯·马罗创作的一部史诗,成书于公元前30-公元前19年。全诗共12卷,9896行诗句,取材于古罗马神话传说,讲述了
埃涅阿斯建立罗马国家的故事。故事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各6卷,前半部分仿《
奥德赛》,描绘埃涅阿斯的流浪生活;后半部分仿《伊利亚特》,描绘埃涅阿斯与图尔努斯的战争。也可分为三部分,各4卷,第一部分以特洛伊的陷落和狄多的悲剧为中心;第二部分是过渡,描绘埃涅阿斯到达
意大利,结盟,准备战争;第三部分描绘战争。
《埃涅阿斯记》在写作上完全模仿荷马的两部史诗,很多情节结构雷同,但独具一种严肃哀婉的风格。全诗结构严谨,故事性强,人物刻画细腻,着重心理描写,语言规范,用六步诗行写成,大量采用比喻,语言形象生动。诗中塑造了一个诗人理想的政治领袖的典型,通过这位英雄的艰苦历险,创建国家的伟大业绩,歌颂了
罗马的光荣历史,歌颂了罗马祖先建国的丰功伟绩。
《埃涅阿斯记》是“文人史诗”的开端,使古代史诗创作在结构、人物、诗歌格律等方面都进一步定型,对后世
欧洲史诗体裁产生了很大影响。诗人
塔索、
约翰·弥尔顿等都以其为范本。
名书简介
作者:(
古罗马)维吉尔(公元前70-公元前19年)
类型:诗歌,以荷马史诗为范本,在结构、情节安排上严密巧妙。同时,人物性格塑造鲜明丰满。
埃涅阿斯的“虔诚”品行和的勇猛个性典型突出。其语言富于暗示,音律严谨而节奏感强,风格严肃而哀婉。在描写技巧上,不长于写宏大的战争场面,而长于爱情心理的刻画,狄多与埃涅阿斯的爱情故事是全诗最动人的篇章之一。此外,
普布留斯·马罗还发扬了
荷马的传统,用了不少生动贴切的比喻,便作品更形象生动。
背景搜索
维吉尔为
古罗马诗人。出生于阿尔卑斯山以南
高卢境内的曼图亚附近的农村,这一带地方农业兴旺,文化发达,出现过
卡图卢斯、科尔涅利乌斯和奈波斯等许多重要文人。维吉尔的先世务农,但家境比较富裕。幼年曾去克雷莫纳、
罗马和
意大利南部学习修辞和哲学,受到良好教育。因体弱多病,内战期间未服兵役,专心写作。维吉尔一生都过着平静的生活,除了在罗马求学的时期,其余大部分时间都住在曼图亚农场和
坎帕尼亚,冥思与创作是他生活的重心。公元前42年,
盖乌斯·屋大维(
盖乌斯·屋大维)为给复员兵士分配土地,曾没收维吉尔父亲的家园,迫使他们离家去意大利南部。不久由于朋友的帮助,屋大维又把土地归还给他家,从此以后,在政治方面,维吉尔便属于屋大维一派。
普布留斯·马罗死于公元前19年,只活了51岁,在他将死时,他的史诗只基本上完成初稿,还没有定稿。他的创作态度十分认真,一篇诗往往做多次修改,不肯轻易发表。据说他遗命将这部稿子烧掉,幸而奥古斯都非常重视这部史诗,他的朋友们也没有照他的意思去做,《埃涅阿斯记》才得以保存下来。
推荐阅读版本:杨周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精要
“那个埃涅阿斯将在
意大利发动一场大战争,击败一些好斗的民族,将为他的人民制定法规,建立城池,他将活到他统治拉丁姆的第三年,也就是击败鲁图利亚人之后还要过三个冬天的军旅生活。不过他的儿子阿斯卡纽斯,现在增封家名尤路斯,即伊利乌姆王朝鼎盛时期的伊路斯。他将要随着岁月的轮转统治长达30个周年之久,并将从拉维尼乌姆迁都到阿尔巴隆加,把它建造得固若金汤。在这里,赫克托尔的后代将整整统治300年,直到王族出生的女祭司伊丽雅同战神玛尔斯结合怀孕,生了一对孪生兄弟。后来,
罗慕路斯骄傲地披着喂养他的母狼的
褐色狼皮延续了宗族,并建立了玛尔斯的城堡,用他自己的名字命名他的人民为‘罗马人’。”
根据当时罗马神话传说,罗马人最早的祖先是来自特洛伊的英雄
埃涅阿斯。在伊利昂城被阿凯亚人攻陷后,埃涅阿斯在天神护卫下逃出来,同他父亲安基塞斯和他的小儿子尤利乌斯一起,辗转到了
意大利,娶当地的公主为妻,建立了王都,开始了尤莉娅家族的统治。这个传说就成为史诗内容的根据。《埃涅阿斯记》共12卷,按故事说,可以分成前后两个部分,各6卷。前半部讲述英雄埃涅阿斯的流浪,后半部讲述他和图尔努斯的战争。
按照《
荷马史诗》的
范式,故事从中间开始,史诗一开始,特洛伊人已经经过了7年的海上漂流,他们向北面的意大利前进,但大风将他们吹到了南边的
迦太基。
埃涅阿斯等受到当地女王狄多接待,狄多请他讲述多年来的流浪经历;第二卷叙述他回忆伊利昂城被攻陷时的情景,希腊人用木马计攻陷了城堡;第三卷叙述他如何从伊利昂到了
西西里岛,7年来,他处处想安家立业,他几乎到处都遇到
特洛伊战争的幸存者,勾起他痛苦的回忆;第四卷叙述埃涅阿斯与女王狄多相恋,但他得到天神的警告,不要忘记建立家国的使命。他决定服从天意,牺牲个人的情感,继续前行去完成命中注定的使命,女王狄多再三挽留留不住,在悲恨中自杀;第五卷叙述他父亲的葬礼;第六卷叙述他前往阴间询问他父亲的鬼魂关于罗马未来的命运;第七卷叙述他的船到达
意大利,当地各族准备抵抗;第八卷叙述他沿河而上,到达未来的都城罗马所在地,他第一夜休息的地点就是后来
盖乌斯·屋大维的家里;天神给了他一个神异的盾牌,上面的图画预告罗马未来的日子;第九至十二卷叙述特洛伊人和当地拉丁部族的战斗,以拉丁部族的领袖图尔努斯的死结束全诗。
专家点评
普布留斯·马罗在生前就已被公认为最重要的罗马诗人,在他死后,他的声名始终不衰。由于罗马基督教会从公元4世纪起就认为他是未来世界的预言家和圣人,他在中古时代一直享有特殊的尊荣地位。
但丁·阿利吉耶里在《
神曲》中以维吉尔为他的老师和带路人。
文艺复兴以后,许多用史诗体裁写作的
欧洲著名诗人,如
塔索、
路易·德贾梅士、
约翰·弥尔顿等都以维吉尔的史诗作为他们的范本。
维吉尔开创了一种新型的史诗,他使史诗脱离了在宫廷或民间集会上的口头文学传统,并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新的风格。从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荷马的诗歌风格朴素而直截了当,符合口头文学的特点;
普布留斯·马罗则善于运用准确的语言、把握庄重的韵律,使文字产生了极其精妙的效果。在
古希腊建筑罗马文学作家中,一般公认维吉尔是荷马以后最重要的史诗诗人。
可以说,维吉尔一生最重要的创作都是和
罗马帝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盖乌斯·屋大维继承
盖乌斯·恺撒的基业,建立了罗马帝国之后,加上了
盖乌斯·屋大维的称号,维吉尔一直是奥古斯都最尊重的诗人。他生活在奥古斯都的伟大时代,正是罗马最兴盛的黄金时代。罗马给了他创作的源泉,也借着他的诗歌让帝国的光辉永世流传。
普布留斯·马罗也在他的诗里不断歌颂奥古斯都的功绩,把罗马帝国的光荣和尤莉娅家族连结在一起。
维吉尔最早的重要作品是他写的牧歌十章,大概都写成于公元前42至公元前37年之间。这些牧歌基本上仿效亚历山大城著名诗人
忒奥克里托斯牧歌的形式,但除了虚构一些年轻牧人的爱恋情节外,也抒发了不少他对当时政治和社会情况的真实感情,因此并不完全是摹拟别人的作品。例如在第一章和第九章里,诗人就描写了被迫离开乡土的人的悲怨和他个人在被归还土地之后的感激心情。牧歌第四章是引起后世最大重视和争论的一篇作品。在这篇作品里,诗人庄严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歌颂一个婴儿的诞生将带来未来的黄金时代。从公元4 世纪起,就有不少基督徒认为这是指耶稣基督的诞生,是对未来天国的预言。这种荒唐的宗教附会甚至影响了近代西方学术界的看法,引起许多争论。实际上,这个初诞生的婴儿最可能是指生于公元前42年 的马尔切鲁斯,是
盖乌斯·屋大维的妹妹
屋大维娅的儿子,深为奥古斯都所宠爱,曾被认为是他的继承人。公元前25年马尔切鲁斯又娶奥古斯都的女儿
尤莉娅为妻,可惜他在公元前23年病死,只活了20岁,因此未能继承帝位。
普布留斯·马罗在他后来的史诗《埃涅阿斯记》里,曾特别加上一段哀悼马尔切鲁斯的早夭《第6卷第860至886行)。维吉尔第二部重要作品是他在公元前29年发表的4卷《农事诗》,全诗共2188行,用了7年时间才写成。这首长诗与
赫西俄德的《工作与时日》很类似,第1卷谈种庄稼,第2卷谈种
葡萄和
橄榄树,第3卷谈牧牛马,第4卷谈养蜂。当时罗马主要是农业国家,经过内战破坏之后,
盖乌斯·屋大维很注意振兴农业,所以维吉尔这篇长诗也是与当时政策相配合的。
普布留斯·马罗的最后10年都用在他的最重要的著作12卷史诗《埃涅阿斯记》上。他执笔写《埃涅阿斯记》,有一个明显的目的,就是想巧妙地运用传说,把罗马的光荣与命运戏剧化,让一切看起来都是预先注定的、不可置疑的。而维吉尔,怀着政治与宗教的虔诚,写下了这部宏大的史诗,直到临死前,他还没有完成,并且以近乎苛刻的完美要求来挑剔自己的作品,他因为怀着过高的目标而有着过高的标准,认为它不值得留下来。事实正相反,《埃涅阿斯记》成为了继《
荷马史诗》之后的最伟大史诗作品。
这种
国家主义的理想,是了解维吉尔精神的关键之一,但是对后世的读者来说,这并不重要。《埃涅阿斯记》对后人而言,只是一个关于罗马起源的故事,也是一部不朽的艺术品。这部故事已经成为
欧洲文化的一部分,即使我们没有读过
普布留斯·马罗的作品,也至少听说过迦太基女王狄多和特洛伊木马。从艺术渊源来说,《伊利亚特》和《
奥德赛》对《埃涅阿斯记》有着决定性影响。《埃涅阿斯记》的前六卷相当于一部《奥德赛》,讲述了英雄的流浪过程,所有饱受苦难的一切都是为了神圣的结果。后六卷则类似《伊利亚特》,战争成为最重要的主题。在诗中,维吉尔不断地提到
荷马,荷马是欧洲文学的源流,而维吉尔则是他的支流之一。
隔了几千年的时间,即使他所热烈歌颂的罗马早已经化为历史的遗迹,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帝国的万丈光辉,所有和强力、雄心、霸业有关的形容词都可以用在这里。
普布留斯·马罗通过诗歌想说,英雄可以死去,帝国可以消逝,但荣耀永远流传。
妙语佳句
赫克托尔的后代将统治300年,直到王族出生的女祭司同战神结合怀孕,生了一对孪生兄弟。后来,
罗慕路斯骄傲地披着喂养他的母狼的
褐色狼皮延续了宗族,并建立了玛尔斯的城堡,用他自己的名字命名他的人民为“罗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