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季,1958年生,
北京邮电大学电磁场理论与
微波技术专业硕士,微波通信专业本科毕业,
丹麦技术大学博士,博士后。中科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
2017年11月27日,吴季获“马塞尔·尼科莱男爵空间天气和空间气候奖”,以表彰他在国际层面推动空间天气合作所作的突出贡献。
2018年,获得中国航天基金会设立“
航天基金奖特别奖”,并获得奖励20万元。
人物经历
1958年,吴季出生于北京,祖籍重庆潼南。
1978年至1982年吴季在
北京邮电大学学习,获得
学士。
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吴季继续在北京邮电大学深造,获得硕士学位。
1988年7月至1989年10月吴季在北京邮电大学担任讲师。
1989年10月至1993年10月吴季在
丹麦技术大学电磁所学习,获得博士学位。
1993年10月至1994年12月吴季在丹麦技术大学电磁所进行博士后研究。
1994年12月至1996年4月吴季担任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研究员。
1996年4月至1997年9月吴季担任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微波遥感技术室主任、研究员。
1997年9月至2003年11月吴季担任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主任。
2003年11月至2005年5月吴季担任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常务副主任、法人。
2005年5月至2017年12月吴季担任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
2018年1月吴季担任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4年11月24日吴季当选为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
参考资料:
社会职务
吴季现任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宇航学会理事、国防科工局科技委成员;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通信院士、美国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会士、国际电磁科学院(EMA)成员、国际
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科学咨询委员会(CSAC)委员、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中国委员会(
.cnCOSPAR)秘书长、国际与日共存计划(ILWS)执委会委员、亚太空间多边合作秘书处(APSCO)空间科学首席专家;《
遥感技术与应用》主编、《
空间科学学报》常务副主编,2001年任我国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
卫星有效载荷与应用系统总设计和总指挥。
学术成就
吴季长期从事天线与电波传播领域,以及微波遥感和空间科学探测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同步通信卫星赋性波束天线馈源参数优化、天线的球面扫描近场测量理论,以及干涉式被动微波成像研究领域都有突出贡献并拥有多项自主
知识产权。2004年任
嫦娥一号有效载荷总指挥并获五部委联合颁发的突出贡献者奖。2005年中俄联合探测火星计划“
萤火一号”科学实验卫星,负责有效载荷的研制,并任“萤火一号”工程科学应用首席科学家。
主要科研贡献与业绩:在电磁场理论方面推导出了用于球面波展开系数旋转的对角线递推公式;在非线性多目标优化理论方面建立了最大最小优化标准与相应的优化算法SAM;在
微波遥感技术方面提出了与陆基散射测量相关的浅粗糙面散射理论和相应的测量方法,以及陆基散射计用于地物波谱测量中与SAR在信号带宽等方面的兼容性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提出了利用陆基散射计辅助SAR图像进行土壤湿度测量的方法;提出了改善星载微波辐射计空间分辨率的孔径综合新的成像方法,并开展了相应的实验研究,所承担的863高分辨力机载微波辐射计获得我国第一幅高分辨力机载微波辐射图像。
他在国际和国内核心
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收入文集的重要国际会议报告40余篇,译著2本,获5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
2018年,获得中国航天基金会设立“
航天基金奖特别奖”,并获得奖励20万元。
冲上云霄
在吴季的办公室里,摆设着一系列航天器模型,其中包括执行了中国首次探月任务的嫦娥3号探测器和玉兔号月球车。2013年12月的那次远征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并表明了中国在航天探索方面的雄心壮志。但对从2003年起开始担任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的吴季来说,更大的转折点发生在探月任务的将近三年前。
2011年1月11日,吴季得知他的中心,也是
中国科学院星下属机构之一,获得了一笔资金,支持研发一系列用于
科学探索奖的航天器。吴季和其他人表示,在那以前,中国几乎所有航天任务的主要目的都是提升国家形象,或者展示技术优势。
2011年的这一通知是十多年来的研究、说服和国际合作的结晶。这主要是吴季的功劳,也是中国科学事业的一个新纪元。“中国已经改变了方向,并已成为了航天领域最重要的成员。”欧洲航天局前科学部主任罗杰-莫里斯·博内特(Roger-Maurice Bonnet)表示。他是中国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顾问,并在非营利组织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担任科学家。
目前,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已启动了两项新计划。其中一项是
悟空号,一颗旨在搜索
暗物质粒子——人们认为暗物质占据了全宇宙所有物质的85%——的
探测卫星。吴季表示:“每天都有新的数据被传输回来。”他还说,在今年年底,悟空号团队有可能会宣布一项足以“登上科学史册”的发现。
在2016年的下一个任务是全世界首个研究量子纠缠现象的空间实验,并将发射
“慧眼”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HXMT能覆盖大片天空,比起其他宽视场望远镜来说,对能量较高的
射线有着更高的灵敏度。
自2011年起,这些航天任务的资金投入总计达30亿元左右(约合4.55亿美元)。吴季说服了
中国科学院和中央政府的管理层,使他们相信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提议的这些基础空间科学项目会带来突破性的发现,并得到了资金。他的主张也与政府倡导加大对基础研究投入的步调一致。
对吴季个人来说,他非常注重强调中国的研究工作必须依靠科研的内在价值,而不仅仅是其对国家的重要性而获得称赏。他说:“没有中国的空间科学这回事,只有科学。”
对空间研究项目来说,申请资金一直是个难题。因为资金是以五年为周期发放的,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研究团队还来不及成熟。但吴季相信空间科学会得到更稳定的支持来源——尤其是如果最近的那些卫星产出了理想的结果的话——因为中国的政治家和公众都愈发意识到了
科学探索奖的重要性。吴季说:“我们是个大国,应该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
人物评价
除了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
中国宇航学会常务理事等头衔外,吴季还是一名著作颇丰的科幻小说作家。由他所写的《月球旅店》,似乎给出了一种实现普通人前往月球旅行梦想的“计划书”。——
红星新闻评
吴季在中国微波遥感和空间科学探测领域有着突出贡献。——
中国科学院评
吴季经历了中国空间科学从无到有的变化。作为众多从事航天工作的“
北京邮电大学人”的缩影,吴季是北京邮电大学为中国航天领域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典型代表,更是青年一代邮苑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榜样。——北京邮电大学校友会评
吴季是空间科学与探测技术领域国际知名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