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正己
唐代的御史中丞
伍正己(784—874),初名愿,字公谨,在明代邵有道修《汀州府志》卷之十四“人物”中,伍正己位列“名臣”第一。
伍正己是唐大中十年(856)进士,汀郡进士第一人。据爱新觉罗·旻宁年间修订的《安定郡伍氏族谱》记载,伍正己原居汀郡宁化县麻仓里(现清流县龙津镇),后复迁宁化。
人物生平
李忱大中十年(856),年已62岁的伍愿登崔铏榜擢甲科进士。满腹文采,大器晚成。大中是唐宣宗李忱的年号,从847年正月至860年十月,共计14年。大中十年三月中书门下奏,宣宗准奏停贡举三年,称礼部贡院现置开元礼、三礼、三传、三史、学究、道举、明经、进士、童子等九科,近年来录取颇滥,决定从这年起暂停三年,三年之后,凡参加科试者,先由中书舍人面试,判定等级,再上报皇上裁决。其中如有学业荒废,不当上送者,考官即当责过。《临汀志》称,自唐开元末至大中间百余岁,汀域中第仅得伍愿。
虽年过花甲,伍愿仍满怀匡扶社稷、造福黎民的雄心,事事勤勉,立志要干出一番事业。初任临川区尉,他便将名字改为“伍正己”。古人姓名,如同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可轻易改变,毅然改名,意在要做一个正人先正己的清官、好官。
李纯大和九年(835)“甘露之变”,朝廷上宰相公卿与宦官互相攻讦,陷害之事层出不穷,许多正义之人受株连,这一复杂恶劣的环境延续了很多年。后来,伍正己升任御史中丞,职掌纠察官邪。为了肃正纲纪,身为言官,他直言谏诤,大事则廷辨,小事则奏弹,一身正气,刚正不阿,受到朝中多数官员好评。后来以体弱多病为由,辞官回乡。不久,唐朝进入动乱时期。
家庭背景
伍正己的父亲是德普,被封为中大夫。他共有四个儿子,分别为泳、演、洪、浚。其中,泳、演、浚三人均通过荫补制度进入官场,而洪则选择了隐居生活,被称为“抱朴居士”。
后世纪念
唐乾符元年(874),伍正己在宁化县病逝,终年81岁,里人感其高尚节操,建祠纪念。千百年来,伍正己一直受到后人推崇尊敬。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家庭背景
后世纪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