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钧(1926年10月3日—2024年3月1日),出生于
苏州市,祖籍
绍兴市,毕业于
上海交通大学(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中国共产党党员、工程力学家、
同济大学教授、结构工程系系主任、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名誉系主任,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副主席暨中国国家小组主席。
1937年,孙钧与家人逃离南京前往江北避难。半年后,他们再次迁徙,最终定居于
上海市的法租界。1945年秋,孙钧自
上海市上海中学(现为上海中学)高中毕业。之后,他考入国立交通大学(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49至1951年,孙钧在上海华东航空处任职,后转至公共房屋管理处工作。20世纪60年代,孙钧担任了上海市地铁扩大试点工程的总体设计负责人,并参与了上海首座地下铁道车站的预应力混凝土气压沉箱勘测、设计及施工工作。1979年至1980年,孙钧在美国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完成了博士后研究工作。1988年,他的两部著作《地下结构有限元法解析》及《地下结构》(上下卷)对外发表。1991年,孙钧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2002年,他的作品《城市环境土工学》对外发表。2010年12月15日,他前往
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作了学术报告。2019年5月16日至17日,他参加了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2024年3月1日,孙钧在上海中山医院逝世。3月7日,其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
孙钧教主要从事岩土力学、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是
中原地区内外的知名学者和技术专家。1991年,孙钧获得中国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孙钧入选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名人录。2015年,孙钧获得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士称号(ISRM Fellow, 2015)。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26年10月3日,孙钧出生于
苏州市。1937年,孙钧与家人逃离南京前往江北避难,因此躲过了
南京大屠杀。半年后,他们再次迁徙,最终定居于
上海市的法租界。全家六口在母亲的带领下,挤居于一家商店的阁楼中,依靠借贷度日。
1945年秋,孙钧自
上海市上海中学(现为上海中学)高中毕业,专业是工科,并成功考入圣约翰大学。然而,因家庭经济拮据,他不得不暂时中断学业,外出工作一年。之后,他考入
上海交通大学(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
在交通大学期间,孙钧受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与影响,逐渐成长为一名活跃的中国共产党外积极分子。他积极参与了多次“反迫害、反饥饿、反内战”的爱国学生运动全市大游行,并带头行动。此外,他还承担了交大学生自治会的重要任务,受委托携带秘密文件前往杭州
浙江大学。1949年6月,孙钧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系结构学组。1949年6月至9月,孙钧在
华东人民革命大学短期政治培训班学习。
工作经历
1949至1951年,孙钧在上海华东航空处任职,后转至公共房屋管理处工作。1951年至1952年,他前往
上海交通大学任教。1952年9月,中国院系调整后,孙钧转至
同济大学执教。1954年至1956年,他跟随
苏联专家斯尼特柯教授,专攻
钢构桥结构,并获得副博士学位。1957年10月1日,孙钧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担任党支部书记及总支委员等职务。1960年,受同济大学委托,孙钧负责组建了地下建筑教研室。
20世纪60年代,孙钧担任了
上海市市地铁扩大试点工程的总体设计负责人,并亲自参与了上海首座地下铁道车站的预应力混凝土气压沉箱勘测、设计及施工工作。同时,他还是上海市首条
黄浦江越江隧道——打浦路隧道工程中,采用连续沉井法施工段的技术专家。1962年至1980年,孙钧在
同济大学担任副教授、地下工程系副主任及教务长职务。期间,由他主导的课题《地下结构粘弹塑性理论及其工程应用实践》于1963年经过专家组评审,获得第一名。
1979年至1980年,孙钧在美国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完成了博士后研究工作。1980年起,他担任同济大学教授,并兼任结构工程系系主任、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名誉系主任,同时是校务委员会委员及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世纪80年代初,孙钧积极参与并承担了多项国家基金、部委及省市基金项目,以及国家五年计划中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并负责或参与重大工程建设与科研任务。1981年,孙钧成为中国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他被特聘为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方向),还成为中国首批博士后导师。1988年,他的两部著作《地下结构有限元法解析》及《地下结构》(上下卷)对外发表。
1991年,孙钧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同年,他获得中国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次年,他发表了《岩土力学反演问题的随机理论与方法》及《地下工程设计理论与实践》两部作品。1997年,孙钧入选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名人录。2002年,他的作品《城市环境土工学》对外发表。
5·12汶川地震发生之际,刚刚做完心脏支架手术的孙钧要求出院,他要赶赴灾区进行现场考察,为解决当时堰塞湖问题的整治方案出力。后经医生极力劝阻才放弃出院。之后,他针对难题进行研究,撰写了两篇研究报告报送中科院。2010年12月15日,他前往
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作了题为《科学与未来》的学术报告。
2015年,孙钧获得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士称号(ISRM Fellow, 2015)。随后,他参加了2019年5月16日至17日举行的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他在会上表示,
渤海湾跨海通道的内部研究已到关键节点,课题组已完成通道方案的战略性规划研究报告并已上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初步估算项目资金3000亿元。此外,他还在会上发表了名为《对兴建渤海湾跨海通道问题的若干思考》的演讲。2020年,他前往
河海大学作题为《人工智能科学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岩土地下工程中的应用实践》的学术报告。
人物逝世
2024年3月1日,孙钧在上海中山医院逝世。3月7日,其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
主要成就
研究方向
孙钧教主要从事岩土力学、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是
中原地区内外的知名学者和技术专家。
科研成果
1963年至1965年,孙钧在国际学界建立了新的学科分支——“地下结构
工程力学”,是
中原地区内外该子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在岩土材料工程
流变学、地下结构粘弹塑性理论、地下工程施工变形的智能预测与控制,以及城市环境土工学和地下结构防腐耐久性研究等领域均有学术造诣。
1980年代初,孙钧结合承担国家基金和部委、省市基金课题、国家各个五年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负责或参加重大工程建设与科研任务,在水工、矿山、煤炭、铁道、公路、市政、国防和人民防空等工程部门的地下工程建设中共完成有关工程科研、勘测和设计项目近40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
三等奖3项、部委级一、二、三等奖8项、由国外和知名人士个人颁发的基金
一等奖各1项,连同其他奖励共20余项。
学术成果
在学术成果方面,孙钧在中国内外发表了学术论文390余篇,自1978年起,他独立出版学术专著11部,参与编写3部,总计达1680万字。
主要作品
以上信息截至2024年10月2日,来源参考
社会任职
人才培养
孙钧培养指导了80余名博士、近30名博士后研究人员。
学科建设
1960年起,孙钧在
同济大学率先创办了中国内外第一所“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专业,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地下建筑工程领域的先驱者之一,同时也是地下结构
工程力学领域的重要奠基人。
开设课程
1976年,孙钧在中国率先为进修人员及青年教师推出了多门创新课程与专题讲座,包括《地下结构非线性静、动力问题的有限元法解析》《地下结构粘弹塑性理论》及《地下结构抗爆动力学》等,这些课程为中国在该学科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寄语
机遇、环境和才干是事业成功的三要素。希望学子能够把握机遇,积极营造并融入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努力提升自身才干。应脚踏实地,为铺就一条通往美好人生的道路奋斗。
荣誉奖项
以上信息截至2024年10月2日
人物影响
孙钧在国家教育、科研及工程建设领域做出了贡献,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尊敬。同济大特为弘扬孙钧的学术思想,学习孙钧的治学精神,传承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及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高尚品质与道德风范,激励后学,促进
中原地区土木工程事业的持续发展,在孙钧八十生日的时候,同济大特设立了“孙钧讲座”平台。该平台计划每年定期举办多场讲座,以促进学术交流;并同步创立“孙钧讲座基金”,旨在为“孙钧讲座”活动提供坚实支持。
人物评价
孙钧在岩土流变力学、地下结构粘弹塑性理论、地下防护工程抗震抗爆
动力学、城市环境土工学等理论与应用方面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并取得了卓越成就。(中国科学院学部评)
孙钧严谨治学,师德高尚,锐意开拓,无私奉献,是
同济大学人永远怀念的师长和人生楷模。(同济大学评)
孙钧培养了自己对从事的科研事业的兴趣,就是这份兴趣一直支撑着他去学习、去钻研,他热爱这份事业,更热爱生活。(
科普中国评)
参考资料
孙钧.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2024-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