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硕士生导师,艺术学非遗方向博士,副研究馆员,
清华大学设计学博士后。
研究方向为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与展示传播。出版专著《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前沿》(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出版编著《文化经济研究非遗专辑——中国非遗保护的2.0时代》等。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丝绸之路新疆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流变分析”、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非遗数据库构建分类及信息资源元数据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委托课题“非遗传播专项研究及相关研讨活动承办”、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等委托课题“2017年度文博新媒体发展报告”等。博士后期间相继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和特别资助。
在核心期刊及国家行业报刊中发表非遗数字化保护、非遗馆展示策划、非遗数字传播等方面论文三十余篇。
主讲课程有:校级公选课《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本科专业课《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研究生专业课《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等。
代表著作
出版信息
摘要内容
凝结着人类智慧与创造的
文化遗产,承担着记录人类文明进程、展示多元文化记忆的重大使命。这些文化遗产既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在当代,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变迁的不断加速,文化遗产的消亡也不断加剧。当我们因这种文化的消亡而诟病于引起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时,也应该看到,在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变迁的同时,科学技术还具有抢救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功用。这种功用的其中一种实践形式,就是利用数据库等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和保存。作为
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一个领域,数据库技术早已成为存储、管理和维护各领域信息资源的主要手段,而且,数据库往往就是信息资源系统的核心部分和基础。
这里所说的非遗数字化研究,主要针对当前在我国非遗数字化保护及数据库建设中遇到的几个核心难题展开理论与应用研究,包括:非遗数字资源核心元数据亟待统一、符合数字资源管理需求的非遗项目分类体系亟须进一步论证、非遗数字化保护的标准体系有待建立等。
本书旨在通过引入国内外相邻相关领域成熟理论与做法,将非遗保护与保存、非遗数据描述和管理的双向需求相结合,将非遗传承和保护的规律转化为非遗数字资源著录和采集的原则,转化为非遗数据库概念架构、语义架构以及全流程标准规范控制的理念依据。
其一,提出了非遗数字资源的核心元数据元素集方案,即在复用都柏林核心元数据元素集的基础上,赋予各元素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特征相匹配的元素注释,并适当增加元素语义修饰词,以期达到兼容性与适用性最大化的目的。
其二,建立了非遗项目分类编码体系,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为传统表演艺术,传统工艺美术,传统生产、生活知识与技能,传统节庆与仪式4个一级类别,并在一级类别之下建立了二级类别的“双层四分法”。
其三,对非遗数字化保护及数据库建设的整个标准体系进行理论层面的梳理,确定了非遗数据库标准化工作的具体内容,并通过引入
美国等国数字化保存标准研究中资源格式、技术规范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为国内非遗数字资源标准化具体文本的研究提供了务实的启发。
近年来,大数据时代所引发的变革不断迫近,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可获取的巨大潜在价值不断在各个领域被认识与发掘,已然开启了一个又一个全新的视域。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
计算机技术、
信息技术的深度运用,特别是基于数据库的非遗数字化保护时代将很快到来!
主要发表
1、《农民画文创与数字传播可行性的若干思考》[J],《
艺术百家》,2016年1期;
2、《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记录利弊与策略》[J],《文化遗产》,2015年2期;
3、《传统村落建档中的资源分类问题》[J],《
文化月刊》,2015年4期;
4、《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衔接的几个问题》[J],《民族艺术》,2014年1期;
5、《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档的法律政策背景研究》[J],《
中国档案》,2012年12期;
6、《档案资源与城市记忆的相关性研究》[J],《
北京档案》,2012年9期;
7、《档案部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J],《北京档案》,2011年3期;
8、《“农村档案资源共享工程”的传播渠道和共建途径》[J],《中国档案》,2010年2期;
9、《大众需求:媒体宣传档案的突破口》[J],《中国档案》,2008年11期;
10、《档案部门建设非遗数据库的方式与方法》[J],《
黑龙江档案》,2012年2期;
11、《“非遗”保护需加强科学归档意识》[J],《
档案学通讯》,2008年6期;
12、The pros and cons about the digital recording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some strategies[A],
文化遗产档案国际委员会(CIPA)第二十五届国际研讨会,2015年8月;
13、Preliminary Study on Exhibition Concept and Mode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A],文化遗产传承与数字化
保护国际论坛,2015年12月;
14、Critical Issues in Safeguarding th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A],东亚人类学会2011年度国际论坛,2011年8月;
15、《数字化手段辅助古村落非遗保护的方式与要点》[A],第四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研讨会,2014年3月;
16、《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冷思考》[N],《
中国文化报》,2016.7.8;
17、《俯身播种:让学术接地气入人心》[N],《中国文化报》,2013.8.19;
18、《〈非遗法〉让非遗档案责无旁贷》[N],《
中国档案报》,2011.3.10;
19、《把档案文化产品带回家》[N],《中国档案报》,2012.1.16;
20、《寻找最后的丝竹声》[N],《中国文化报》,2004.7.15;
21、《这里有空白要填补》[N],《中国档案报》,2010.8.16。
(部分此处略)
评价
《我国首部系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专著出版》,
新华网新闻中心(2014-03-22)部分摘录:
新华网北京3月22日电(记者周玮):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提供了实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无限空间,但如何将数量极为庞大的非遗项目通过数字化得到保存和展示?我国至今还未形成成熟的解决方案。近日出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就当前我国非遗数字化存在的现实问题,充分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系统推进的解决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出版填补空白》,《
中国文化报》(2014-04-01)部分摘录: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乌丙安认为,非遗数字化保护及数据库建设,在国内无论是研究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处于起步期。国外就此的专项研究也较少,《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一书,系统研究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基础领域的关键问题,从而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欣 闻)(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