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宝琮(1892年5月29日-1974年1月5日),字琢如,
嘉兴市人,中国数学史家、数学教育家。他与
李俨同为中国数学史研究的先驱,是中国古代数学史和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钱宝琮率先为大学师生和中学教师开设了数学史课程。他出生于一个仅能维持生计的小地主家庭,父亲钱迪祥希望他学习新知识,学习科学,熟悉“洋务”,最好是做一名工程师,为国家振兴实业。因此,钱迪祥送钱宝琮及弟、妹到新式学校去学习,这对于子女的思想发展和后来的事业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钱宝琮早年肄业于嘉兴秀水县学堂,1907年入苏州铁路学堂学习,1908年考取
浙江省赴欧美官费留学生,就读于英国
伯明翰大学土木工程系。1912年毕业回国后曾在苏州中等工业学校、南开大学、
中央大学、
浙江大学(1928~1956)等学校的数学科、系任教员、副教授、教授等职,从事数学教育数十年,是中国现代数学教育的老前辈。
钱宝琮从1912年回国后,就开始中国数学史和中国天文学史的研究,是中国数学史学科奠基者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毕生共发表论文数十篇,逝世后经整理出版为《钱宝琮科学史论文选集》(1983,科学出版社)。另有专著多种,《
中国算学史》(上册,1932,中央历史语言研究所)、《古算考源》(1933,学艺社)、《
算经十书》(钱宝琮校点,1963,中华书局)、《
中国数学史》(钱宝琮主编,1964,科学出版社)等可为代表。
1928—1956年 任
浙江大学数学系副教授、教授,其间曾任数学系主任,又曾兼任湖南蓝田师范学院数学系代理主任。
1956—1974年 任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身)一级研究员,《科学史集刊》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