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廷标
中国清朝画家
金廷标,字士,清朝画家,出生于乌程(今湖州市)。他的作品包括《墨香居画识》《熙朝名画录》《芝庭诗稿》和《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等。金廷标擅长人物仕女、花卉和白描画,1760年南巡时,他的白描罗汉册受到赵构的称赞,并被召入内廷供奉。他的作品中,写意秋果和人物画均得到了李治的题咏。金廷标在京寓去世,《石渠宝》记录了他的81幅作品。
人物简介
金廷标[清]字士揆,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鸿子。能绍父艺,亦工写真,并能妙绘人物士女及花卉。善取影,白描尤工。亦能界画。高宗二十五年(一七六o)南巡进白描罗汉册,称旨。命入内廷供奉。所绘写意秋果及人物,皆得高宗题咏。入直数载,卒於京寓。
画家金鸿之子,乾隆中供奉内廷,善画山水、人物、佛像,尤工白描,画风工细。皇帝南巡,金廷标恭画《白描罗汉图》,龙颜大悦,命入画院伺侯。《石渠宝芨》著录了他81幅作品。
作品
墨香居画识》、《熙朝名画录》、《芝庭诗稿》、《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
创作特点
金廷标能绘人物、山水、花卉、界画,他创作态度严谨,画风工细,设色淡雅,形象比较写实,无纵横习气,艺术格调与宫廷流行的画风十分吻合。
轶事典故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新疆地区向清廷进献了一块巨型玉石,此玉触动了爱新觉罗·弘历对金廷标所作《秋山行旅图》的深刻记忆,遂决定由宫廷玉器工坊承担其雕琢任务。然而,尽管集结了二十余名技艺精湛的玉匠,历经六个月的全天候劳作及额外四个月的夜间加班,工程进展仍仅达两成,效率之低令人咋舌。面对此困境,乾隆帝果断决策,将玉石转送至扬州市进行加工,这标志着扬州首次承接皇家级别的巨型玉山雕刻项目。
为应对这一挑战,两淮盐政机构迅速行动,在扬州广泛招募能工巧匠,经过严格筛选,最终汇聚了三千余名技艺高超的玉匠。历经四年的不懈努力,这些工匠夜以继日地精心雕琢,终于完成了这一杰作。1770年,承载着无数匠人心血的玉山通过水路被安全运回京城,展现在爱新觉罗·弘历面前。
乾隆帝观后大为赞赏,只见玉料中原本淡黄色的瑕疵被巧妙地转化为秋日草木的生动景象,而玉料自带的绺纹则自然成为了峻峭山峰与悬崖峭壁的纹理,山间栈道蜿蜒,仿佛能听见远处毛驴驮队缓缓行进的声响。整件作品构图精妙,层次清晰,布局既错落又和谐,充满了浓郁的秋意与深远的意境。为此,乾隆帝在乾隆三十五年与三十九年两次亲笔赋诗,以表达对这件艺术品的极高评价与喜爱之情。
参考资料
金廷标的逆袭:从不羁少年到乾隆宠臣.收藏杂志微信公众平台.2024-06-17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作品
创作特点
轶事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