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蜗》是由
方军亮执导,
崔民编剧,
袁志博、
李坤霖、蒋凡卓丫等人主演的剧情电影。于2015年9月2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影片改编自真实故事,讲述了
先天性耳聋的小女孩意外丢失耳蜗后,全家疯狂寻找,得到群众热心帮助,最终找到耳蜗的故事。
普通工人杨建国和他妻子生了一个女儿,但女儿存在先天性听力障碍,没有耳蜗不能听见声音。杨建国夫妇花了五年的时间,省吃俭用,最后用积攒下来的钱给女儿买的一个耳蜗不小心被女儿的奶奶弄丢了,他们觉得女儿有了这个耳蜗,就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生活,所以当这个耳蜗丢失后,他们仿佛看不到女儿的希望了,他们像疯了一样全城寻找,最后发动了在兰州、郑州、
乌鲁木齐市、银川等多地民众参与寻找耳蜗的正能量事件。
影片主创最初接到电影频道创作部负责人的任务是拍摄一部新闻纪实性影片,为此,制片人
郝平、
潘红阳和编剧
崔民多次赴
银川市实地采访,在近一年时间里两次修改剧本,最终完成剧本创作。
影片于
兰州市拍摄,摄制组天气晴好时在室外拍,光线暗淡时则在室内拍。而为了拍摄兰州晨曦微露和华灯初上的美景,摄制组冒着严寒于凌晨4时上山架起摄像机,拍摄到早上11时结束,下午4时到晚上11时又接着开工。
为了布置杨家特定的生活场景,剧组观看了城关区一些老旧小区的出租屋,最后导演
方军亮挑选了张家园一套老房子,屋子又破又旧。剧组入住后刷了灰墙红门,置办了符合剧情的沙发、床、冰箱、灶具等生活用品,还买来盆花、玩具、鱼缸、小摆件。并采用蒙太奇的手法,将在付家巷拍摄的小区外景与张家园的室内镜头组接起来。
1.影片为更加真实,在拍摄
袁志博在兰州闹市区发传单的戏时采用偷拍的手法,因此也遇到一些真实的热心市民。
2.为了保证影片的质量,影片中有台词的人物都是由专业演员饰演,只有一句台词的环卫女工由国家一级演员段亚军饰演,而国家一级演员
梁栋为了饰演没有台词的拾荒人一角,特地从浙江横店赶到
甘肃省拍摄。
《耳蜗》真实地描述了杨家一家人和社会各色人等所经历的一次心理、道德和感情上的阴晴圆缺、去伪存真。作品不是回避而是真实展现剧中人物足够的痛苦、足够的焦虑、足够的挣扎,同时让观众从草根的视角看到生活的曙光:凡人之真、凡人之善、凡人之美;暖意和明亮;社会生活的走向和主流。讲好故事,塑造好人物,是这部影片的着力所在。影片就在本真的生活中,拍人的故事、人的情感、性格、命运、酸甜苦辣,塑造出孙小玲等一系列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困境与拼争,折射社会百态,寻找人性的逻辑和理性的价值,表达人文关怀。(甘肃日报评)
《耳蜗》引领风尚但又不是高台布教,是底层叙事,草根叙写,小切口,大深入,一只耳蜗连接起一个家庭、一座城市、一个社会。属于在一片追求娱乐狂欢、强刺激、重口味电影风潮中的一部久违的、难得的苦情戏,是温暖的
现实主义作品。(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
赵葆华评)
《耳蜗》的人物众多,每个人物都带着一种普遍性,而这种普遍性,又多是通过具有特殊的故事情节表现出来。艺术的道德作用,精神文明建设作用,也密切地融合在艺术对人生活自由创造的反映中,所以剧本中突出了艺术形象的教育,特别是对人的文明教育、道德教育。采用“以小观大,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用无数细节来展示人物改变人物的进程,把宏大的叙事语境隐藏在一个个精心铺垫的故事中。意象在该片中使用得非常到位,鲜花、耳蜗、注射器等意象的使用颇见功力。(兰州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