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塔
偏关县城市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文笔塔,又称“文笔凌霄塔”。位于偏关县城城东山巅,始建于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是一座七层砖石结构八角雁塔。崇祯八年(1635年)加高四层,共十一层,上书“文笔凌霄”字样。塔高35米,塔底周长29米。清代咸丰七年(1857年)文笔凌霄塔因风雨侵蚀十分颓废。这座塔现在已被人们视为偏关县的象征文笔塔公园位于山西省偏关县城东山之巅,是偏关县委、县政府着力塑造边寨古城新形象的大手笔,它依山而建,因地制宜,气势恢宏,别出心裁,由“文星肯登”“文笔凌霄”“同乐园”三大主体景观组成,总占地面积460亩,共投资1650万元,成为偏关县城市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历史沿革
偏关县城的东山上的文笔塔,又称“文笔凌霄塔”,是一座保存完好的空心砖。位于偏关县城之东山巅,始建于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原为一座七层砖石结构八角雁塔。崇祯八年(1635年)加高四层,共十一层,上书“文笔凌霄”字样。塔高35米,塔底周长29米。清代咸丰七年(1857年)文笔凌霄塔因风雨侵蚀严重。新中国建立以后,偏关县人民又重修佛塔。近年来,偏关县政府大力开发旅游资源,以塔建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笔塔生态公园景观。这座塔现在已被人们视为偏关的象征。
建筑特色
文笔凌霄塔位于新关镇中关村东1.5千米的塔梁上。坐东朝西,八角九层楼阁式砖塔,通高35.7米。每边长6米,占地面积约158平方米。据碑文记载:创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崇祯八年(1635)重修后增建四层。现存建筑为明代建筑。石砌塔基,平面呈八角形,塔身中空,正面辟券门一层洞门上砖雕仿木檐,檐下有青石匾额浅浮雕"文笔凌霄"四字,每层均叠涩出檐,二层以上每层辟拱券窗四个,三层外壁砖雕八卦图案。园形捞尖顶,上承黑色琉璃宝珠塔刹。一层塔室内有清咸丰七年(1857)《重修文笔塔记》石碑一通:一九八四年《茸修文笔塔碑记》1通。2007年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活动
关历史上就是军事重地,一个偏字显示出他独特的位置,此地历来战火纷飞。从文笔塔公园居高临下望去,小小的偏关县县城安静地卧在一个山窝窝里面。
文笔塔据说始建于辽代,从偏关宾馆门口有走488个台阶,一气攀登。
(下面诗词均为文笔塔灯箱里各个时期的诗)
【咏偏头关】
雄关鼎宁雁,形势独开张。
地控黄河北,山连紫塞长。
春深虎伏,秋水老鹳鹅翔。
门户障宣大,藩篱限羌。
层峦千里画,绝险一夫当。
土屋余唐险,金城巩晋强。
华夷天设域,表里若为防。
可笑和戎利,相因误汉康。
【金鸵沙伏】
沙护重蹄铁作胎,
何年陶铸复沉埋。
好风牵鼻摇藤蔓,
细雨沾毛长苔藓植物
泥马能凌江水渡,
金牛曾说蜀山开。
想回晋殿成荆棘
雾卷黄昏塞上来。
【无题】
春日偏关县
落日关门外,
荒凉自枪神。
河声兼鼓角,
山色带风尘。
耕牧春仍废,
台隍鲁作邻。
【偏头关】
半壁孤城水一湾,
万家烟火护偏关。
黄河曲曲涛西下,
紫塞隆隆障北环。
铁笛数声摧成急,
至沙潜力叹储坚。
荒斗绝今如此,
来许将军即解颜。
【偏城春望】
一关当要道,
万户值春风。
鸟为时来语,
花因运转通。
黑山官井北,
河水紫荆东,
立马城头上,
身疑霄汉中市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特色
文化活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