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镇,隶属
江西省抚州市
乐安县,位于乐安县中部,东邻
崇仁县、
谷岗乡,南毗
南村乡、
增田镇,西与
牛田镇、永丰县接壤,北接
戴坊镇、
湖溪乡。全镇总面积275平方千米,辖10个社区、16个行政村。2020年末,鳌溪镇辖区有户籍人口75979人。鳌溪镇是乐安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抚吉高速公路、抚八公路、S222(
丰城市至乐安)公路、G322(乐安至宜黄)公路穿境而过,距抚州市区100千米,
南昌市市区200千米。2021年,鳌溪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3亿元,增长9.2%;实现财政总收入2661.9万元,增长44.2%。
历史沿革
宋朝
绍兴十九年(1149年),从崇仁县析出
天授、
乐安县、忠义3乡及
永丰县的云盖乡建置乐安县后,鳌溪镇一直是乐安县治所在地。
中华民国时期,称鳌溪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鳌溪属第一区管辖。1958年,建立公社,先后称鳌溪公社和城关公社。1984年,撤社设鳌溪镇。1986年10月,撤销石陂乡,并入鳌溪镇。2001年10月,撤销潭港乡,并入鳌溪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鳌溪镇地处乐安县中部,东邻
崇仁县、
谷岗乡,南毗
南村乡、
增田镇,西与
牛田镇、永丰县接壤,北接
戴坊镇、
湖溪乡。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6.9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2.5千米,总面积27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鳌溪镇地处半丘陵、半山区,地势自东向西倾。境内最高处是东北部的芙蓉山,海拔1070.8米;最低处是南部的塔元村,海拔约140米。
气候
鳌溪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春季雨水较多,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多年平均气温17.1℃,极端最低气温-11.1℃(1991年12月29日),极端最高气温40.7℃(2003年7月16日)。无霜期年平均258天,初霜期平均在11月中旬,终霜期平均在3月中旬,年平均日照时数1646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741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79.5天。
水文
鳌溪镇境内最大的河流为
鳌溪河,长13千米,流域面积12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鳌溪镇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锡、稀土、
大理石、煤等矿产资源。
非金属矿石有石英石、黑
花岗石、
长石等。自然资源有林地26万亩,地下水资源流量约为600亿立方米,有可利用养殖水面积36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鳌溪镇下辖10个社区及16个行政村:下大街社区、上大街社区、象山街社区、桥背街社区、芜塘街社区、芙蓉社区、前坪社区、城中社区、城西社区、南门社区、鳌溪村、桥背村、下岭村、咸溪村、桥陂村、咸口村、下罗村、店元村、罗山村、青山村、赖村村、潭港村、案山村、林头村、大元村、东坑村。镇政府驻广场路6号。
人口
2011年末,鳌溪镇辖区总人口7791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8698人,城镇化率62.5%;另有流动人口12655人。总人口中,男性40420人,占51.9%;女性37499人,占48.1%;14岁以下18168人,占23%;15—64岁54657人,占70%;65岁以上5094人,占7%。总人口中,以
汉族为主,达77601人,占99.6%;有少数民族318人,占0.4%;其中
畲族177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5.7%。2011年,鳌溪镇人口出生率13.05‰,人口死亡率5.68‰,人口自然增长率7.37‰。
2017年末,鳌溪镇辖区有常住人口83400人。
2018年末,鳌溪镇辖区有户籍人口76030人。
2019年末,鳌溪镇辖区有户籍人口75227人。
2020年末,鳌溪镇辖区有户籍人口75979人。
经济
鳌溪镇境内地形复杂,属半山区半丘陵地带,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部山高林密,西北部丘陵起伏,土地肥沃,青山绿水风景旖旎。自然资源丰富,地下有铀、锡、稀土、
大理石、煤等矿藏,山间地有众多生野生动物、植物资源。镇内有咸溪、丁元、鳌溪3条水系,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拥有耕地面积2.9万亩,山林面积26万亩,农业生产以种植粮食、商品蔬菜、
烤烟、茶叶、花卉苗木、药材、食用菌和饲养禽畜为主。
工业主要依托招商引资,涉及建筑建材、化工、木竹品深入加、
食品加工、教育旅游等行业。第三产业主要有镇内农村剩余劳力来镇开店摆摊,从事交通运输、商业饮食、物资流通、仓储、中介、家政、网吧、茶座、美容美发、健身娱乐等各类服务业。
综述
2017年末,鳌溪镇有企业465个,企业从业人员2562人。2021年,鳌溪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3亿元,同比增长9.2%;实现财政总收入2661.9万元,增长44.2%;固定资产投资18.3亿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亿元,增长1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万元,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万元,增长11%。
第一产业
鳌溪镇农业形成了以商品蔬菜、生态有机水稻、食用菌、花卉苗木、中药材和特色种养为主的产业模式。2019年,鳌溪镇蔬菜种植面积达4500余亩、生态有机水稻1万余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近3000亩;发展食用菌1000亩;发展
双孢菇,种植面积6.23万余平方米;发展
紫苏种植,完成土地流转1万余亩;
肉牛、山羊、野猪等特色养殖达2000余头,
青蛙养殖100亩;鸡鸭等家禽饲养量10万余羽。
第二产业
2017年末,鳌溪镇有工业企业310个。2018年末,鳌溪镇有工业企业146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个。2019年末,鳌溪镇有工业企业146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个。2020年末,鳌溪镇有工业企业148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个。
第三产业
2018年末,鳌溪镇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有149个。2019年末,鳌溪镇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有158个。2020年末,鳌溪镇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有166个。
社会事业
鳌溪镇社会事业发展较快。镇域有县属中学2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私立
高中1所,小学3所,幼儿园1所,私立幼儿园14所。拥有在校高中生6758人,职业技校生136人,初中生2937人,小学生4857人,幼儿园儿童1486人。镇域卫生机构有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皮肤性医院、妇幼保障院、卫生防疫站,镇域有敬老院2所。镇属中学1所、小学16所,镇属卫生院1所、村卫生所20所。境内有石桥寺、万龙寺、龙泉寺、革命烈士纪念塔、“小蓬莱”、森林公园、休闲山庄、
毛泽东旧居、
周恩来旧居等游览胜地。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鳌溪镇有公、民办幼儿园16所,在园幼儿260人,专任教师19人;中心小学1所,在校学生230人,专任教师28人;村级完小15所,在校学生1100人,专任教师95人;教学点4个,在校学生85人,专任教师5人;初中1所,在校学生234人,专任教师2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科学技术
2011年末,鳌溪镇有各类科技人才10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4人,经营管理人才18人,技能人才15人,农村实用人才56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鳌溪镇有镇卫生院2个,专业卫生人员19名,其中执业医师12人,注册护士5人;乡村(社区)卫生所(室)25个,乡村(社区)卫生所(室)乡村医生41人;病床40余张,每千人拥有医疗病位0.6张。2011年,鳌溪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352.93/10 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74.5岁;其中男性73岁,女性76岁;孕产妇死亡率为零;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4.75‰、4.75‰、2.85‰。
社会保障
2011年,鳌溪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528户,人数4660人,支出1130.6万元,比2010年增长5%;医疗救助195人次,支出63万元,比2010年增长10%;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2万人次,支出60万元,比2010年增长8%。鳌溪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75户,人数931人,支出101万元,比2010年增长3%。各类优抚对象21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84万元,比2010年增长12%。农村五保人员集中供养79人,支出20.9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9人,支出2.8万元。
交通
抚吉高速公路、抚八公路、S222公路、G322公路穿境而过,为鳌溪镇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镇内村村通公路,开通了城市公交线路,还有发往
上海市、
深圳市、
温州市、
广州市、
厦门市和省内
南昌市、抚州、
鹰潭市、
丰城市、
东乡区等邻县的直达班车,同时有40辆中巴车每天往返各乡镇。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相传早在
北宋乾道三年(997年),有
詹姓人氏迁居于鳌溪镇,此地原仅有数户
锺姓人氏居住。詹姓人氏在四面环绕的群山中发现一块长满芦苇、较为平坦的盆地,视为风水宝地,遂大举迁徙于此繁衍生息,逐渐取代了钟氏。称此地为詹墟,因河中有一块巨石,酷似
鳌鱼,故称鳌溪。
文物古迹
民国时期,鳌溪镇主要街道为东门口至衙前巷,全长约3华里,街道中心铺长条砂岗岩石,沿街有店铺一百来户,多数为“前店后房”结构。衙前巷是
乐安县保存比较完整的砂岗岩条石路的街巷,芜塘巷的司马第由三座门门坊穿插。
风景名胜
鳌溪镇域主要旅游景点有南山公园、御屏山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水上乐园,以及滨湖公园、龙潭水库景区等。此外,境内还有石桥寺、万龙寺、龙泉寺、革命烈士纪念塔、“小蓬莱”、森林公园、休闲山庄、
毛泽东旧居、
周恩来旧居等游览胜地,为鳌溪镇增添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通过上述信息的整合和补充,现有百科词条内容得到了显著的丰富和完善。新增的信息包括了鳌溪镇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人口数据、经济发展情况、社会事业、交通运输、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等多个方面,使得词条内容更加全面和详尽。同时,对现有信息进行了必要的更新和扩展,确保了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整体结构清晰,逻辑顺畅,提高了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