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狗
1982年塞缪尔·富勒执导电影
《白狗》是一部1982年的美国剧情恐怖电影,由塞缪尔·富勒执导,他和柯蒂斯·汉森共同改编剧本,该剧本又是基于罗曼·加里1970年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讲述了一位名叫基斯(保罗·温菲尔德饰)的黑人训狗师,试图重新训练一只被年轻女演员(克里斯蒂·麦尼科尔饰)发现的流浪狗,这只狗是一只“白狗”——被训练成对任何黑人进行凶猛攻击并杀害的狗。富勒利用这部电影作为一个反对种族主义的平台,探讨种族主义是否是一个可治疗的问题或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病态。影片于1982年7月7日在美国上映,但由于担心在传言称该电影带有种族主义色彩后的负面新闻报道,派拉蒙影业公司在美国对该片的院线发行进行了一周的压制。在此之前,该片已于1982年7月在法国国际上映。2008年12月,标准收藏公司(The Criterion Collection)首次在美国发行了该片的原始未删减版DVD。
剧情简介
女演员茱莉(克里斯蒂麦克尼科尔饰)深夜驾车回家时,不慎撞伤一只体形巨大、毛色雪白的德国牧羊犬。经过一番救治后,因找不到狗的主人,茱莉只好将狗带回家。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尤其是在白狗从暴徒手上救了茱莉之后,她渐渐喜欢上这只颇有人性的大白狗。但意外发生了,白狗开始表现出对黑人有强烈的攻击性。只要有黑人出现,白狗就会露出尖利的牙齿扑上去撕咬一番。原来白狗自幼就接受过残忍的训练,只要见到黑人就会以命相搏。茱莉不忍心杀死白狗,只好将其送到驯兽中心以寻求解决之道。一位黑人训练师(保罗·温菲尔德饰)希望能改变白狗的习性,在付出了极大的耐心和代价之后,白狗终于能与黑人和平相处,但意外还是发生了。
角色介绍
影片制作
制作背景
《白狗》的起源是罗曼·加里1970年写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派拉蒙影业公司在1975年购买了这个故事的使用权,选定柯蒂斯·汉森来编写剧本,罗曼·波兰斯基被聘请来导演。在拍摄开始前,波兰斯基因强奸罪被起诉并逃离了美国,导致制作陷入停滞。在接下来的六年里,这个项目被交给了多位编剧和制片人,他们都专注于加里原作中的流浪狗故事。加里·西尼斯的激进主义妻子在剧本中被替换成了一个年轻、未婚的女演员,因为派拉蒙希望将狗的随机攻击与主人公和狗之间的爱情关系形成对比。派拉蒙高管指出他们想要一个“有爪的噬人鲨”,并表示他们希望任何种族元素都被淡化处理。在一份备忘录中,公司指出:“鉴于这个故事的有机元素,我们绝对不能通过态度或声明直接提及种族主义问题。”
到1981年,加里的妻子,然后是加里本人,都自杀了。与此同时,好莱坞面临着作家和导演工会的罢工威胁。派拉蒙影业公司需要足够的电影来支撑公司,以防罢工发生,《白狗》是被认为已经进展到足够完成的13部电影之一。在迈克尔·艾斯纳的推动下,《白狗》成为派拉蒙加快制作的七部电影之一。艾斯纳推动这部电影成为选中的电影之一,因为它的社会信息表明仇恨是后天习得的。制片人乔恩·戴维森(电影制片人)则不太确定,并且一开始就质疑电影的营销方式。汉森,作为电影的编剧重新加入,建议塞缪尔·富勒被任命为电影导演,因为他觉得富勒是唯一一个有能力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低预算下负责任地完成电影的人,同时还能对敏感材料进行负责任的处理。戴维森在拜访富勒并看到富勒表演他将如何拍摄电影后同意了。
富勒欣然同意,他的职业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专注于种族问题。他已经熟悉了这部小说和“白狗”的概念,他的任务是“重新构思”电影,使书中描述的冲突发生在狗身上,而不是人身上。在早期的《综艺》杂志采访中,富勒表示观众将“看到一只狗慢慢变得疯狂,然后恢复理智。”在拍摄开始前,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NAACP)、黑人反诽谤联盟(BADC)和其他民权领袖开始表达对电影可能引发种族暴力的担忧。在《洛杉矶时报》的一篇社论中,BADC的执行董事罗伯特·普莱斯批评了制片厂根据一位白人男性的书籍制作电影,并使用主要是白人的演员和工作人员,而不是让非裔美国人担任关键职位来制作电影。他还认为加里的作品是一部“二流小说”,并质疑在“书架上摆满了由黑人作家撰写的优质小说,这些小说以更微妙的方式探索了相同的社会和心理领域”时使用它的必要性?
然而,富勒对自己的工作和电影将是强烈反种族主义的观点充满信心,特别是他对原作所做的改变。原小说中充满仇恨的穆斯林黑人训练师,他故意重新训练狗攻击白人,被改编成了真心希望治愈动物的基斯这个角色。富勒还将小说的原始结局改编成了更加悲观的电影结局。这部电影仅用了四十五天的时间拍摄,耗资700万美元。五只白色瑞士牧羊犬扮演了这个无名的中心角色。
幕后花絮
• 该片根据法国作家Romain Gary于1970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改编。
• 因为富有煽动性的主题和内容以及误读,影片在制作完毕后遭到美国有色人种协进会的强烈抵制。
音乐原声
制作公司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影片发行
发行公司
发行时间
获得荣誉
作品评价
该片对于美国种族主义泛滥的抨击毫不留情且引人深思。塞缪尔·富勒在影片中灌注的态度,是对丑恶现象的怒骂,是毫不留情面的强硬的批判。这只白狗实际隐喻着地球上最邪恶、最容易堕落的动物,即人类本身。种族主义者的丑恶嘴脸在片中被狗的狰狞面孔所替代,这比直接描绘更令人印象深刻。(网易娱乐评)
该片的拍摄手法承袭了富勒一贯所坚持的冷峻、粗砺与偏激和尖锐,没有低俗的娱乐效果,没有人云亦云的陈词滥调,有的只是发人深省的深刻主题。无论时代怎么变迁,无论社会如何进步,种族主义就如一块永久擦不掉的污点记录在人类的历史上。但种族主义又不是人类天性中固有的特质,而是在后天教育的灌输中逐渐形成的,就如影片中的白狗一样是可以教化和得到改变的。导演原本在片中用关爱和善良以及宽容在残酷的现实中给人以希望和光明,但种族主义也许比亨利·菲利普·麦考伊更为可怕更为冥顽不化更为根深蒂固。在影片的结尾导演用更广泛的暴力和毁灭彻底将种族主义引入无间地狱,只留下孤独的白狗横尸于地,留给观众以无尽的思考。(腾讯娱乐评)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角色介绍
影片制作
制作背景
幕后花絮
音乐原声
制作公司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影片发行
发行公司
发行时间
获得荣誉
作品评价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