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学传统的国度。迄今为止,中国文学传统的精粹依然在灌溉、滋养着中华民族数以亿计的人的心灵,而且在南亚、东南亚乃至整个世界的中国文学爱好者中,中国文学的优秀作品具有不朽的魅力。它们无疑对人类的文明进程起到过、并且还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中华民族的文学遗产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研究中国文学及其发展规律,对于让人们更深切地享受这些精神财富,并使之发扬光大,有着积极的意义。
谈起西方文学,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荷马史诗、希腊悲剧、莎士比亚戏剧、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和
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等,而谈起中国文学,人们老生常谈的则是《
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那么,到底什么是中国文学呢?这是本书首先应该阐明的。尽管这种定义常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作为一部系统的研究著作,则必须对所讨论的问题进行界定,以便保持全书讨论内容的一致性。
朱志荣,男,1961年2月2日生,安徽天长人,先后毕业于
安徽师范大学和
复旦大学,1995年1月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理事,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1998年被评为
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独著出版过《中国艺术哲学》、《
康德美学思想研究》、《
中国文学艺术论》、《西方文论史》、《
商代审美意识研究》、《
中国审美理论》、《中西美学之间》、《从实践美学到实践存在论美学》和《中国现代通俗文学艺术论》等专著多种,在《
文学评论》、《
文艺研究》、《
文艺理论研究》、《
学术月刊》、《
复旦学报》等刊物发裁论文100余篇,部分论文被《
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获得过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
二等奖和
苏州市前哲学社会科学
一等奖等奖项,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项目和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
意象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元素。它不但表现在正统的纯文学的诗文之中,而且表现在在古人看来不登大雅之堂的戏曲、小说之中。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或感物动情,或借景抒情,以特定的情怀充满诗意地去感受对象,在心中创构成审美意象,再通过体现作家个性特征的表现方式和语言形式,凝定为可供鉴赏的作品意象。作品的境界正是通过意象来体现的。读者在欣赏作品时,对于作品所提供的意象,既感同身受,引起共鸣,又受个人气质、人生经历和欣赏时的激情的影响,从而创造性地体悟和解读作品的意象,在心中再造出作品的意象来。这样,欣赏者所感受到的意象,既受制于作家所提供的文本,和其他欣赏者一起与作家产生共鸣,又使再造意象打上了每个欣赏者的个性烙印。
意象是对象的感性物态与人的主观情意水乳交融在作家心中所形成的物我合一的感性形式,也是作家自我表达和与世界交流的一种方式。它是以主体所感受到的物象为基础,又借助于物象的感发,以传达作者的主观情意。不过,象、意之间常常很难简单地浑然为一。这就需要作者在意象的创构过程中,通过审美的思维方式,凭借想象力加以创构,并且运用赋、比、兴等艺术手法加以表达,使之空灵剔透,情趣盎然,并通过语言符号加以物化。在文学作品中,意象通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