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矩(924年-988年),字守则,出生于潞州上党(今
长治市),是
北宋时期的将领及官员。他在
后汉时期开始其政治生涯,后来成为
后周的官员,并在北宋建立后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右监门卫大将军、三司使、宣徽北院使、
枢密使等。他曾参与平定
李筠、
李重进的叛乱,并多次征战
北汉。李崇矩于
端拱元年(988年)逝世,享年六十五岁,被追赠为
太尉,谥号元靖。
李崇矩自幼孤贫,因其高尚品行受到乡里的推崇。
刘知远在
晋阳起兵期间,驻扎于
上党郡,
史弘肇时任先锋都校,得知李崇矩的声望后,将他招至麾下担任亲吏。
刘承祐初年(948年),史弘肇统领禁军并兼任京城巡检,经常滥杀军民,导致身边部属逐渐离散,唯独李崇矩对其忠诚不渝。乾祐三年(950年),史弘肇遭诛杀,李崇矩幸免于难。
郭威郭威与史弘肇关系密切,登基后寻访史弘肇的亲友,得知李崇矩的情况后,委托他寻找史弘肇的家人。李崇矩推荐了史弘肇的舅舅,并负责处理史家事务,将财产交付给史弘肇的舅舅。郭威对此表示赞赏,并将李崇矩纳入
柴荣的军队中。显德初年(954年),李崇矩补任供奉官,并在随后的战役中有功,升任供备库副使,后改为作坊使。显德六年(959年),柴荣去世,李崇矩受命前往
南唐报丧,返程后被任命为判四方馆事。
建隆元年(960年),
赵匡胤发动
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同年四月,李崇矩率军平定
李筠叛乱,攻占大会砦,斩杀敌兵五百人。随后,他被委任为泽、潞南面行营前军都监,与其他将领一同击败
李筠。泽、潞平定后,李崇矩进入上党城,接管图册和府库。由于
上党郡是他家乡,他请求将父亲遗骸运回京师安葬,获得宋太祖批准,并获丰厚赏赐。他还参与了平定
李重进的行动。回朝后,李崇矩先后担任右监门卫大将军、三司使、
宣徽北院使等职。
干德二年(964年),李崇矩接替
赵普担任枢密使。乾德五年(967年)三月,他被加封为检校太傅。此时,
剑南道刚平定,禁军军校
吕瀚发动叛乱,李崇矩建议宽恕叛军家属,此举有效稳定了局势。
开宝元年(968年),李崇矩随
赵匡胤征伐
北汉,途中患病,宋太祖派遣太医治疗,并允许他乘凉车返回京城。然而,李崇矩认为这是僭越之举,坚持拒绝。由于赵普担任宰相,李崇矩将女儿嫁给赵普之子赵承宗,引起宋太祖不满。此外,门客郑伸诬告李崇矩谋反,尽管无法自证清白,宋太祖仍决定让李崇矩出京任镇国军节度使,并奖赏郑伸。开宝六年(973年),李崇矩入朝任左卫大将军。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夏,
黄河频繁决口,
赵光义命李崇矩巡查河堤。秋末,他被任命为邕、贵、浔、宾、横、钦六州都巡检使,后改任琼、崖、儋、万四州都巡检使。在此期间,他采取措施安抚黎人,成功平息动乱。回朝后,李崇矩被授予右
千牛卫上将军一职。
雍熙三年(986年),他再次被任命为判右金吾街仗兼六军司事。
端拱元年(988年),李崇矩去世,享年六十五岁。朝廷追赠他为
太尉,谥号元靖。
李遵勖,
李继昌之子,娶万寿长公主,官至昭德军留后、驸马都尉。李文晟,李继昌之子,官至殿中丞。李文旦,官至侍禁。
李崇矩性格忠厚寡言,注重履行承诺。他曾是
史弘肇的亲吏,发达后不忘照顾史弘肇的后代,帮助他们度过困境。在岭南工作期间,他对炎热和贫困毫不在意。每次渡海都能当日完成,从未延误行程,同行人员均平安无恙。他是虔诚的佛教信徒,供养了七万名僧侣,建造了许多寺庙。他也热衷于研究道家炼丹术,不惜重金聘请道士在家传授技艺,即便知晓其中有虚假成分,也始终抱持敬仰之心。
《
宋史》评价李崇矩:“幼孤贫,有至行,乡里推服。”同时指出:“李崇矩秉纯厚之德,感
史弘肇之恩,保其叛亡之孥,然交郑伸不知其倾险,坐谪炎海,固无先见之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