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余鉴
男高音歌唱家
饶余鉴(1937年-2021年4月12日),男,广东大埔县人,中国男高音歌唱家及声乐教育家
2021年4月12日21时,饶余鉴在上海瑞金医院去世。
人物经历
人物生平
1960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尔后加入上海歌剧院任上独唱演员。
1963年,饶余鉴在中国排演的第一部外国歌剧《蝴蝶夫人》中担纲男主角。
1979年,饶余鉴在小泽征尔担纲指挥的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演出中担纲男高音独唱。
1981年,作为文化部首批派往意大利学习的歌唱家,他在米兰威尔弟音乐学院及斯卡拉歌剧中心进一步学习深造,师从孟多伐尼教授,专攻声乐和歌剧。
1986年,他在具有国际声誉的意大利第5届诺瓦拉国际声乐比赛和巴西作曲家戈麦斯诞辰150周年演唱比赛中荣获第一名和一等奖,成为这两项国际比赛中第一位获奖的中国歌唱家。在旅居意大利的15年中,他潜心研究歌剧艺术和意大利歌曲,并多次在意大利及欧洲各国举行个人独唱音乐会,被国外媒体誉为“比意大利人更意大利化的中国歌唱家”。
2021年4月12日21时,饶余鉴在沪去世,享年84岁。
学习生涯
自20世纪20年代美声唱法传入中原地区后,伴随着改革开放,国力的增强,声乐艺术间的交流与渗透也越来越频繁。许多青年歌唱家对这种唱法(意大利美声唱法)产生了兴趣,到意大利学习成为他们毕生向往之地。饶余鉴正是通过了层层选拔,被国家公派到意大利学习的其中一员,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旅意学习生活之路。他不仅是一位歌唱家,还是一位声乐教育家。五十余年的艺术生涯,锻造了他系统的声乐教学思想。
这次是饶余鉴回国定居后第一次举办独唱音乐会,他将以《祖国,慈祥的母亲》作为开场曲目,然后,他将演唱《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弄臣》《图兰多》等歌剧中的咏叹调意大利艺术歌曲,他的学生和慧、何纯梁等也将同台演出。
舞台经历
饶余鉴的舞台生涯始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加入上海歌剧院,他在《刘三姐》《忠王李秀成》《樱海情丝》和《蝴蝶夫人》等多部中外歌剧中担纲主角。
主要作品
个人生活
1996年,饶余鉴与妻子任桂珍回国定居上海市。饶余鉴和任桂珍都曾在上海歌剧院工作,常在一起排戏。他们一个演阿牛哥,一个演刘三姐,因戏结缘。饶余鉴比任桂珍小四岁,当年许多人不看好他们之间的感情,但他们却相濡以沫半个多世纪。任桂珍生前曾感慨:“能这么一路走下来,最坚实的基础就是我们两个人共同的目标——对艺术的追求。”
舞台演出之外,饶余鉴、任桂珍夫妇投身声乐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歌唱家。和慧、廖昌永孙砾、何纯梁、常燕等都是饶余鉴的得意弟子。而之年的任桂珍,也时常参与指导《江姐》复排,鼓励年轻演员、支持民族歌剧的发展。
2004年,任桂珍脑出血住院,躲过了一劫。在她养病期间,饶余鉴始终在旁看护。
2017年,饶余鉴和任桂珍曾在沪同台,演绎意大利歌剧和中国民族歌剧选段,那是夫妻俩共同的谢幕演出。
主要成就
饶余鉴是中国男高音歌唱家。中央、上海市西安市沈阳市武汉音乐学院河南理工大学音乐学院等特邀客座教授。
多年来,饶余鉴还为祖国悉心培养了众多声乐人才,其学生和慧在2000年获普拉西多·多明戈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在2002年获威尔第国际声乐比赛一等奖
教育贡献
他曾在西安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担任客座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他的教学成果明显,培养了和慧、廖昌永孙砾、何纯梁、常燕等一批声乐人才。
人物评价
饶余鉴是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他一直从事歌剧表演艺术,是上海歌剧院的主要骨干,饶余鉴的演唱清晰而富有穿透力的高音获得了广泛赞誉,他的成就使他成为中国音乐界杰出的男高音之一,并在京城歌坛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他不仅掌握了美声唱法的核心技巧,还学习了众多西方歌剧作品,成为了世界级的歌唱家。(新民晚报评)
饶余鉴在意大利国际声乐比赛和巴西演唱比赛中获奖,成为这两项国际比赛中首位获奖的中国歌唱家。他潜心研究歌剧艺术和意大利歌曲,多次举行独唱音乐会,被外媒誉为“比意大利人更意大利化的中国歌唱家”。(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评)
饶余鉴、任桂珍夫妇投身于声乐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歌唱家,和慧廖昌永孙砾、何纯梁、常燕等均是饶余鉴老师的得意弟子。(文汇网评)
饶余鉴是一个被誉为具有点石成金魔力的著名声乐教授,是许多当红歌唱艺术家的引路人,领航人,他也是新中国歌剧艺术的开拓者,播种者。(中国中央电视台网评)
外部链接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人物生平
学习生涯
舞台经历
主要作品
个人生活
主要成就
教育贡献
人物评价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