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方志》,作者唐道宣,于永徽元年(650)出版。描述的是
释迦牟尼诞生地和教说流布地的佛教史迹的著作。内容包括:西域(尤其是
印度)的地理环境,中印交通的路线和经行国的情况,西行求法的人物,佛教入华的传说和经像灵异,佛教住世(传世)的时数,历代帝王的奉佛事迹和寺院、僧尼等基本数据,及其他。
唐道宣撰,成于永徽元年(650)。通行本有《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本、中华书局1983年1月版
范祥雍点校本等。
(一)封疆篇(卷上)。记
释迦牟尼教化的世界——索诃世界(又译娑婆世界,意为忍土)的封域。
(三)中边篇(卷上)。从名、里、时、水、人五个方面,论证释迦牟尼的诞生地——中印度的
迦毗罗卫国位于“天地之中央”,非为边地。
(四)遗迹篇(卷上末至卷下初)。记
唐朝从陆上去
印度的三条路线及沿途各国的情况。其中,“东道”(这是从印度出发到中国所经道路的称谓。若从中国出发去印度,不应称“东道”,而应称“南道”)即从河州出发,经
鄯州、承风戌、清海、白兰羌国、多弥国、苏毗国、敢国、
吐蕃,至北印度尼波罗国的路线,为《释迦方志》第一次予以著录;“中道”是根据玄奘回国时经行的路线写的;“北道”是根据玄奘去印度时经行的路线写的。
(五)游履篇(卷下)。记
西汉至唐,使者或沙门(以沙门为主)十六次出游西域的事迹。
(八)教相篇(卷下)。记
西晋至
隋朝历代皇帝的奉佛事迹,和寺院、译师、译经、僧尼的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