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宁波三一书院也随着中国国体、政体之蜕变而蜕变。由三一书院改为三一中学。
基本信息
现录民国二十四年度第二学期(1936上半年)三一校刊之概况,可明这时的学校面貌。
一、名称:县私立三一初级中学
二、校址:鄞县广仁街
三、校舍:(略)
四、经费:16019元
五、组织:校长由董事会遴选,呈
浙江省教育厅核准备案,总理校务。下设教务、训导、
事务、体育主任各一人,设各学科主任,组织各科教学研究会。设各级主任
及经济稽核委员会、学生升学就业指导委员会、招生委员会、出版委员会、
清寒优良学生补助委员会、民众教育委员会、图书委员会。设童子军团。学
生组织有学生自治会及各级分自治会。
六、编制:三三制
七、学科:遵照部颁课程
八、教职员:校长1人,专任教职员14人,兼任4人。
九、学生:男106人;女61人;共167人。初一至初三各级均二班,共6班。
历史沿革
辛亥革命时期
辛亥革命后,三一书院也随着中国国体、政体之蜕变而蜕变。①1916年,学校名称由三一书院改为三一中学,长校者不称监院改称校长。1918年英人慕华德辞校长职由
宁波市人徐家恩继任。②学生由原来专收教内子弟变为兼录教外学生。③教职员也由原来专聘教友而改为兼聘教外人材。④课程由原来自定而改从部颁。
1927年3月,学校受时局影响暂行停办。徐家恩离职。
1928年6月,学校恢复。这时,英国圣公会受中国革命形势的影响,将学校移交中华圣公会浙江教区接办。
1929年组织三一中学校董会,呈准
浙江省教育厅备案。
1932年6月合并仁德女子中学,分设男女两部,改称鄞县私立三一中学,并附设三一小学,呈准浙江省教育厅立案。
自徐家恩辞校长职后,继任者先后为夏松寿、宣元章、马宽裕(兼)及徐家恩(兼,再
次继任。)同期,圣公会会督为马宽裕、徐家恩、高德斯(浙江教区会督)等。
1934年夏,徐家恩去职。秋,三一校长由圣公会所设绍兴承天中学校长马俊兼摄。 1935年春,浙江教区会督高德斯聘请原在杭州青年会青年中学负责人朱天临来三一任校长。
据老校友郁从周、朱得明来信补充这段时期的校史:“朱校长未来
宁波市之前,在杭就拟计划改建三一校门,创造办
高中条件。再由仁德女中旁空地,打通原有的一块大空地,直通现在的二院住院部,为办大学作准备。”他又鉴于男女分校之缺陷,到任伊始,即向董事会闵爱理女士(澳籍,兼任三一英文教师,60余岁返国,已故)力陈男女同校之必要。经闵及董事会同意实行。除膳宿分男女两部外,上课均在男部进行。男女生相互激励,性格互补有利于学业上进。(郁、朱来信之大意)
总之,本校蜕变至此,已完全与一般普通中学之面目无二了。
抗战时期
朱天临校长方二年半,1937年“七七”
卢沟桥变起,抗战军兴,都市时遭日机轰炸,本校为策安全计,一度暂避至鄞县西乡密岩授课,不久又迁回城中,一面于1938年2月设分部于
浦江县沈家,聘费可一为主任,计教职员十余人,学生百余人,此时校长朱天临往来甬浦之间督理。终因沈家地僻道梗,负不便,于是在这年夏把分部移到
诸暨市藏绿坞(又称
十四都)委教务主任姚德之(姚柄谦)为分部主任。藏绿坞文化教育发达,借用原凤学校校舍,该校舍颇为精美。七月间招收新生,连沈家分部老生共二百余人。
在这一时期就读的校友钟永水、杨慧最近分别写信给母校说:当时的生活虽艰苦,但是我校的师资是第一流的。姚德之先生是闻名的“姚代数”,语文老师姚伯谦原是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因避难来乡下任教。另一位语文老师
周耿城是当地硕儒,郁达夫曾赠诗与他。他们国学根底深厚,学生获益匪浅。数学老师
周介度讲课深入浅出,后来是
杭锦旗中学的模范教师。美术老师周永梣是在上海美专与
程十发同时毕业的。英语老师赵掖志,音乐老师马灿宁„„都是博学广识的好教师。
1941年4月19日鄞城沦陷,本部解散,归入分部,从此分部一变而为总校了。可是此时敌人渡江而东,愈逼愈近,全校师生遑遑不安,甚至一夕数惊,仓卒走避,姚氏勉力维持,先后毕业两届。
1941年4月间,
诸暨市沦陷,藏绿坞已不安全,不得已于1943年2月迁校到
浦江县马剑镇(今属诸暨)。
马剑在万山环抱中,灵山峰高,剑水流长,自古是人文荟萃之邦。该地戴氏宗族,代有名人。其宗祠甚大,商借权充校舍。当地群众受先辈流风遣泽的熏陶,远近来学者激增,于是呈准
浙江省教育厅添办
高中,改校名为“鄞县私立三一中学”先后开设高中部四班,初中部六班,学生增至三百余人,可谓极一时之盛,三一设立高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就在这年开始。
及到1944年冬,形势又变,敌骑四次流窜,我师生冒雨远避,星夜疾走,穷回溪,登危岭,乱流抢渡,荒村寄宿,虽饥寒交迫而弦歌不辍。
1945年8月8日,
日本投降,奉令复校,这年冬,姚氏从马剑率领学生百人至鄞,本校迁避时期才告一段落。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