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是秋季成熟的椒科植物,因为出产于
孙吴的茱萸最好,所以又叫
吴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
茱萸,其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
本草纲目》认为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在
重阳节这天,人们或佩茱萸囊,或茱萸插头,以驱邪求吉。
侵害身体的晚秋寒气在古代常被视为鬼魅恶气,能够驱风逐邪、稍积祛寒的茱萸在民间成为驱病疗疾的巫术用品。《风土记》:“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重阳日,采摘它的枝叶。连果实用布缝成一小囊,佩带身上,可用来辟除邪恶之气。《杂五行书》说:在屋舍旁种“
毛白杨、茱萸三根,增年益寿,除患害也。”而悬茱萸子于室内,即有“鬼畏不入”的效果。
重阳节成熟的茱萸具有如此神奇的驱邪效用,人们自然会对它另眼相看,将茱萸称作“辟邪翁”。
茱萸雅号“辟邪翁”,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
唐朝很盛行,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
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
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记述了这一情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由此可见,唐时
重阳节登高茱萸插头的习俗已经历代流行。
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
茱萸是重阳节特有的辟邪物品,佩茱萸成为重阳节俗的主要标志,因此登高会也称“茱萸会”,重阳节被称为“茱萸节”。庸人
张说《湘州九日城北亭子》诗云:“
西楚茱萸节,南淮戏马台。”
有人分析认为,从节俗的原始意义看,茱萸与登高的结合应该是最早的。但是在宋元之后,佩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了。其变化的因由大概要从
重阳节俗的重心的迁移中去理解。重阳在早期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不仅关注目前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