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超伦
豫剧作曲家、评论家
朱超伦(1935年生)是中国的一位知名作曲家、戏曲评论家和教育家。他出生在山东省定陶区,祖籍山东省。出生于教育世家,从小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1950年加入平原省新乡专区文工团,并在之后调往平原省艺术学校和中央音乐学院进修。1953年,他调入河南省歌剧团(豫剧院三团前身),开始提出在地方戏曲音调基础上发展新歌剧。
朱超伦最初在乐队演奏二胡,1963年开始从事音乐创作。他参与了豫剧朝阳沟》《刘胡兰》《焦裕禄》等现代戏的音乐创作和加工修改。他还为豫剧移植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等现代戏作曲。他创作了许多受到好评的作品,如《拾来的女婿》、《归来的情哥》、《蚂蜂庄的姑爷》、《儿大不由爹》、《倔公公犟媳妇》、《红果红了》和《香魂女》等。
朱超伦的音乐创作涵盖了近百部传统戏和现代戏。他的《红果红了》获得了文化部第五届“文华音乐创作奖”。他作曲的《香魂女》在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大奖。他作曲的《蚂蜂庄的姑爷》在第三届中国戏曲“金三角”交流演出中荣获音乐设计奖。他作曲的《人生路口》获得了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的音乐一等奖。他作曲的电视连续剧《常香玉》主题歌《你家在那里》在全国首届电视剧优秀歌曲(1958-1991)评选中获得银奖。他还为电影《文帝杀舅》、《倔公公犟媳妇》等作曲,为八部电视剧如《常香玉》、《祥符春秋》等作曲。此外,他还为山东省、山西省、河北省、安徽省、湖北省、江苏省、黑龙江省、新疆建设兵团豫剧团的舞台剧作曲,还获得了河南省第三届黄河戏剧“特别贡献奖”和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的“特别贡献奖”。
人物经历
演艺经历
1950年参加平原省新乡专区文工团,专习二胡兼小号。
1953年以来先后在河南省歌剧团、河南豫剧院继续演艺工作,曾对豫剧的二胡伴奏技法,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尝试。。
1956年荣获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演出大会音乐个人三等奖
1963年始任音乐设计,曾为50余部剧目作曲。其中《朝阳沟内传》《爱情的审判》《拾来的女婿》《归来的情哥》《状元红传奇》等剧目,分别由中国中央电视台河南广播电视台播放。并为电影《倔公公与犟媳妇》《抬花轿》《文帝杀舅》,电视连续剧《状元红传奇》《水为媒》,广播剧《抢财神》《生日的泪水》编曲。
1984年参加全国首次戏曲广播剧比赛,凭借《抢财神》获唱腔音乐优秀奖;同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文艺调演,凭借豫剧清唱《孩儿他爹打部队来了倍》获创作奖。
1985年在河南省第一届戏曲大奖赛中凭借豫剧《拾来的女婿》获音乐设计奖。
个人生活
妻子:柳兰芳
朱超伦和柳兰芳都出生于1935年6月,他们的结合正如二人所钟爱的豫剧艺术一样具有戏剧性。1952年,柳兰芳从潢川地区文工团、朱超伦从原平原省新乡地区文工团同时调到省歌剧团。进团当年,由柳兰芳领衔主演的反映新《婚姻法》的豫剧现代戏《罗汉钱》便一炮打响,此后她又主演了数十部现代戏,在广大群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柳兰芳在舞台上声名鹊起、崭露头角之时,朱超伦还只是团里一名默默无闻的伴奏员。但共同的艺术追求和长期的心灵相通,使柳兰芳和朱超伦于1956年结为伉俪。
最初,为了支持妻子在事业上继续发展,塑造更具光彩的舞台艺术形象,朱超伦默默地做起了铺路石。他心甘情愿地把自己封闭在狭窄的家庭生活圈内,承揽了所有的家务。等妻子功成名就后,从1963年起,朱超伦开始投身到专业从事戏曲创作的实践中。这时,柳兰芳则义无反顾地转而全力支持丈夫。艺术与生活的角色转换,很大程度得益于夫妻二人对事业的相互理解,对缔造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
“夫妻关系融洽不仅以事业为纽带,而且生活上应该互相关心、体贴。”朱超伦讲自己是山东人,性格较为外向,说话直来直去,而柳兰芳则相对比较内向,平时不爱多说话。在40多年的生活中,夫妻二人很少吵闹过,在文艺界享有“模范夫妻”的美誉。
退休后的柳兰芳和朱超伦似乎更加忙碌了,活动空间的扩大为他们延续艺术生命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两人热心于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晚年的生活显得更为绚丽多彩。
其他作品
电视剧编曲
电影编曲
广播剧编曲
个人作品
参演舞台作品
获奖记录
参考资料
豫剧名家朱超伦简介.迈畅经典豫剧网.2024-04-08
《常香玉》电视剧主题曲《你家在哪里》作品赏析.郑州音乐艺术中等专业学校.2024-04-08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演艺经历
个人生活
其他作品
电视剧编曲
电影编曲
广播剧编曲
个人作品
参演舞台作品
获奖记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