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是由北京京剧团出品的革命京剧。1960年11月,文牧阅读了纪实文学《血染着的姓名——三十六个伤病员的斗争纪实》和长篇回忆录《火种》后,创作了
沪剧《
芦荡火种》,后由
汪曾祺、杨、
肖甲、
薛恩厚执笔,改编为
京剧《沙家浜》。1968年,《沙家浜》被确定为八部革命样板戏之一。
《沙家浜》讲述了抗战时期,
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率领十八名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地下共产党员阿庆嫂依靠群众,机智巧妙地掩护新四军伤病员安全伤愈归队,并一举歼灭日伪军的故事。这一作品通过对郭建光、阿庆嫂等角色的塑造,演绎出军民团结的鱼水情,表现了中华儿女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不畏艰辛、浴血奋斗的革命精神。 在《沙家浜》中,演员们灵活运用唱腔,准确地表达了角色的内心感受,展现他们的情绪和心境。《沙家浜》运用
京剧中常用的
京胡、
二胡、
扬琴、
柳琴、
板胡、
锣鼓等乐器进行伴奏,起到了衬托和烘托剧情的作用,增强了舞台效果和戏剧张力。
《沙家浜》一经公演,几乎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对几代人的文化生活都产生了持久、深远和重要的影响。1971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同名现代革命京剧电影,同年8月份正式上映。除此之外还发行了纪念邮票、纪录片等。
创作背景
1939年9月,江南抗日义勇军奉命西撤,留下了刘飞、夏光、黄烽等36个伤病员和一所后方医院。当时的常熟县委书记李建模,决定把后方医院和伤病员安置在阳澄湖附近的农民家里,依靠人民群众掩护伤病员,一有情况马上转移到芦苇荡。这就是《沙家浜》真实的故事底稿。
1957年,崔左夫专程来到
苏州市、无锡、
常熟市、
太仓市等地采访了两个多月,创作出纪实文学《血染着的姓名——三十六个伤病员的斗争纪实》,成为艺术家打造红色经典的珍贵素材。同年,为了歌颂和纪念敌后抗战的历史,由曾任新四军18旅旅长的刘飞将军口述,写成了长篇回忆录《火种》。上海人民
沪剧团编辑文牧和团长陈荣兰阅读了这两部作品后,1960年11月,文牧以这两部作品为基础创作了沪剧《
芦荡火种》。
1963年3月5日,《芦荡火种》的修改本在上海上演,修改本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地下联络员阿庆嫂借助茶馆老板娘的身份,机智巧妙地掩护
新四军伤病员,并协助新四军消灭敌人取得胜利的故事。由
丁是娥扮演阿庆嫂,
石筱英扮演沙奶奶,俞麟奎扮演郭建光,
邵滨孙扮演
刁德一。1963年5月3日,江青在杭州胜利剧院观看了
沪剧《芦荡火种》的演出后,将这部戏推荐给北京京剧团移植改编为京剧。同年11月成立了由
汪曾祺、
薛恩厚、
肖甲、杨毓珉组成创作小组,将故事改编为
京剧剧本。改编本名为《地下联络员》。著名琴师
李慕良接过了唱腔和音乐设计的任务。导演是萧甲和
迟金声。
赵燕侠扮演阿庆嫂,
高宝贤扮演郭建光,
万一英扮演沙老太,
周和桐扮演
胡传魁,
蒋元荣扮演刁德一,
翟韵奎扮演刘副官。同年12月5日,京剧现代戏《地下联络员》预定9日公演。由北京市市长彭真等人审看,看后,彭真鼓励剧组人员,并指定由
谭元寿扮演
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替换高宝贤。
马长礼扮演敌军参谋长
刁德一,替换丑行演员蒋元荣。谭元寿和马长礼二人很快投入了《
芦荡火种》的修改和排练。12月25日,彭真又请来了上海人民沪剧团以
丁是娥为主演的《芦荡火种》剧组,希望
北京京剧团能够通过观摩、学习受到启发,有所收益。通过学习,北京京剧团的成员各自找到了自己的问题,虚心向上海沪剧团学习。
剧组全体人员以全新的面貌演出了这出现代戏,
汪曾祺为
阿庆嫂和刁德一设计了一段堪称现代京剧经典的台词。这段脱胎于
沪剧市井生活语言行云流水般干净利落的唱词,通俗晓畅、韵律铿锵,把阿庆嫂热情周到、灵活机智而又圆通泼辣的性格特征及非凡胆略和才干,表现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为这一核心唱段和阿庆嫂形象塑造增色不少。并把剧名从《地下联络员》改成了沪剧原名《
芦荡火种》。1964年3月底,市委领导第二次审查后,指示马上公演,对外推出。此次《芦荡火种》的演出获得巨大成功,《
北京日报》专门为此配发了社论,称:“
京剧《芦荡火种》既成功地表现了现代革命斗争生活,又不失传统京剧的浓郁韵味,是京剧表现现代生活的一次成功尝试。”
1964年4月27日,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京剧《芦荡火种》。中国各大报刊登载了大幅照片和详细报道,给予高度评价。同年7月23日,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观看了京剧《芦荡火种》后,毛泽东对剧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鲜明地突出
新四军战士的英雄形象,加强军民联系,二是原结尾是新四军利用
胡传魁结婚,化妆成吹鼓手、轿夫,搞出其不意的袭击。应该“要突出武装斗争的作用,强调用武装的革命消灭武装的反革命,戏的结尾要打进去”;三是故事发生在沙家浜,中国有许多戏用地名为戏名,这出戏名字就改为《沙家浜》。此后,剧本据此又进行了新一轮的修改,并最终于1965年3月重新公演。
剧情简介
概述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某部18名伤员在指导员郭建光的带领下,来到沙家浜养伤。他们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日伪军为挖出这批伤员,对沙家浜地区展开了疯狂的大扫荡。党组织为避开敌人锋芒,安排伤员转移到
阳澄湖的芦苇荡,使敌人一无所获。
日寇并不甘心,命“
忠义救国军”进驻沙家浜,暗中查出伤员的下落。忠义救国军司令
胡传魁、参谋长
刁德一认为阿庆嫂消息灵通,肯定知道伤员下落,于是向她打听。阿庆嫂与敌人巧妙周旋,并引诱敌人开枪,枪声传到了芦苇荡,藏身其中的伤员提高了警惕。沙家浜被敌人长期占据,阿庆嫂根据中共江阴县委批示,派沙四龙把伤员转移到红石村,沙四龙也参加了
新四军。敌人找不到伤员,抓来群众拷问,但群众们都闭口不答, 敌人气急败坏之下,残忍地杀害了一些群众。几个月后,伤员痊愈,郭建光利用胡传魁举办婚礼之际,率领新四军战士组成突击排,连夜奔袭,杀回沙家浜,突然杀入婚礼现场,将敌人一举全歼。全剧共分为十场,从头到尾分别是《接应》《转移》《勾结》《智斗》《坚持》《授计》《斥敌》《奔袭》《突破》和《聚歼》,这些场次描述了战斗不同阶段的交锋情景。
选段
刁德一: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真是不寻常。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枪。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
阿庆嫂:参谋长休要谬夸奖,舍己救人不敢当。开茶馆,盼兴旺,江湖义气第一桩。司令常来又常往,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也是司令洪福广,方能遇难又呈祥。
刁德一:
新四军久在沙家浜,这棵大树有阴凉,你与他们常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
阿庆嫂: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
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角色介绍
幕后制作
角色塑造
京剧《沙家浜》自
沪剧《
芦荡火种》改编而来,以
汪曾祺为主笔的
北京京剧团编剧们多次赶赴沙家浜等地实地采访,反复讨论角色特点。虽然改编后的《沙家浜》将主角由
阿庆嫂改为了郭建光,然而编剧们仍然在阿庆嫂一角上花费了大量的功夫,从多个方面来刻画起形象,比如在明面上以茶馆老板娘身份出现的阿庆嫂精明泼辣,而在暗处以中共地下联络员身份活动的阿庆嫂则十分细心谨慎,同时采用了脱胎于沪剧市井生活的语言,使得阿庆嫂这个角色形象更加鲜活。另外,与同时代的“样板戏”中女性角色普遍弱化“女性特征”呈现出“雄化”特点相比,在塑造《沙家浜》中阿庆嫂这个角色时,编剧们一定程度上突出了阿庆嫂的“女性特征”,阿庆嫂留着长发,用簪子盘起,显得既利落又充满女性魅力。
在解决
京剧传统程式与特定角色对号的问题上,首先先能确定
阿庆嫂、郭建光、
胡传魁对应传统京剧的旦行、老生和花脸角色;对
刁德一这一角色,没有明确的定位,于是采用了一种介于老生、净和丑之间的定位,采取老生舞台语调唱腔唱法,突出其汉奸匪伪的身份和阴险狡诈的角色特点。
人物原型
郭建光原型
郭建光作为《沙家浜》的主角,其原型主要有二——刘飞和
夏光。
原型之一,夏光(1909-2012),原名夏克绍,湖南武冈人。1927年考入毛泽东在武汉创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8月,时任“
江南抗日义勇军”(江南抗日义勇军的简称)第五路军参谋长的夏光因病留在当地休养,在群众的掩护下越过
中国国民党“
忠义救国军”控制区,回到新四军后方医院, 与“江抗”政治部主任刘飞等伤病员会合,领导伤员坚持敌后斗争。
原型之二,刘飞(1905-1984),原名刘松清,曾用名刘清,
开国中将,
红安县人。1930 年1 月率
赤卫军参加
中国工农红军,同年6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9月,江南抗日义勇军西移途中遭顽军阻击,在反击战斗中刘飞受伤,经抢救脱险,留在
阳澄湖地区养伤。在养伤期间,他组织留下来的36位伤病员坚持敌后斗争,戏里的郭建光就发挥着和他一样的作用。
部队原型
《沙家浜》中的部队是以温玉成率领的十八旅为原型而创作改编的。温玉成,1915年10月出生于中国
赣州市。在青年时期,他积极参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活动。在抗日战争期间,温玉成担任新四军六师第十八旅的旅长兼政委。1941年7月,为了剿灭东路地区的抗日力量,
日本侵略者实施了所谓的“清乡”行动。为了保卫沙洲和保证根据地的通讯线路畅通,1941年9月,温玉成率领警卫一团和两个连发动了反“清乡”斗争。但在云亭马家村,他们遭到了200多个日本侵略军团的包围。只有少数士兵跟随温玉成成功突围,到达澄西地区,开辟了澄锡虞及江高宝地区的
敌后抗日根据地。
阿庆嫂原型
《沙家浜》剧目中阿庆嫂原型之一主要有三个——陈二妹、朱凡和范惠琴。
陈二妹是
董浜镇雪沟村人。丈夫陈关林,故人称她“关林嫂”。陈关林夫妇在董浜镇上开设了“涵芬阁”茶馆,作为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地下交通站,陈关林任地下交通员,开展抗日工作。1940 年初夏,
常熟市“民抗"(“
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的简称)司令
任天石把
陈二妹介绍给谭震林,谭震林和其他领导经常到“涵芬阁”茶馆开展工作。1982年,谭震林故地重游来到常熟,见到陈二妹,就认出她,并脱口而出:“关林嫂。”此后,报纸上就有了《陈二妹就是真正的阿庆嫂》的报道。
朱凡,她是
阿庆嫂的原型之一,也是《沙家浜》剧中真实存在的一个人物。朱凡本名陆慧卿,祖籍浙江宁波,1919年生于上海。在剧中,她是一个参加抗日斗争的女性,一个勇敢坚定的革命者,参加了中共的外围组织"雪影社",从事救亡工作。她改名为朱凡,“朱”即为红色,代表革命,她希望成为红色队伍中平凡的一员。朱凡还担任夜校教员,为民众提供教育服务。朱凡与剧中人物
胡传魁的原型胡肇汉有过多次交锋,胡肇汉常常率众抢劫,而朱凡则在胡肇汉常常活动的地区从事工作,并与他多次进行智斗。
范惠琴是
沙家浜镇横泾北泗人,1940年5月当选为抗日民主政权苏州县横泾区横南乡妇女抗日协会主任,同年12月26日当选为苏州县妇女协会执行委员。因为老家北泗泾村位置较为隐蔽,范惠琴的家便成了新四军和地下党经常活动的交通站,曾接待和掩护过谭震林、
夏光、
任天石等中国共产党革命人;主要负责护理和掩护伤病员,传递革命情报,发行新四军《江南》半月刊和《大众报》,以及为新四军做军鞋。1941 年日伪“清乡”期间,范惠琴被日伪军逮捕,在严刑逼供下仍未暴露身份。在所有阿庆嫂的原型中,只有她与北京京剧院有过联系,当地人称她为“绝版阿庆嫂"。
胡传魁原型
对于剧中反派人物“胡司令”的原型,
沪剧《
芦荡火种》的编剧文牧称其没有原型,而“
江南抗日义勇军”指战员以及当地民众认为当时在
阳澄湖一带作恶多端的恶霸
胡肇汉是剧中
胡传魁的原型。胡肇汉生于1906年,原籍
湖南省岳阳县。抗战前夕,他担任
江苏省青浦县(今属
上海市)警察局警长的职务。1938年,上海八路军办事处派遣言岳等人到胡肇汉的部队进行工作,以促使他与
常熟市的"民抗"合作。1940年6月,胡肇汉打出国民党忠义救国军的旗号,公开倒向国民党顽固派,并派遣军队在陆巷、肖泾一带活动。在这期间,胡肇汉残酷地杀害了许多中国共产党人和无辜群众,成为
阳澄湖一带众所周知的杀人魔王。抗战胜利后,
胡肇汉担任国民党太昆边区清剿指挥所主任和吴县阳澄区区长。1949年
解放战争胜利后,他先是逃往台湾,成为"江苏人民反共自卫救国军第二纵队"的副指挥官,后来又秘密返回
上海市,1950年9月15日,于
浦东新区被捕,随后于同年11月28日被判处死刑,执行枪决。
作品鉴赏
音乐与唱腔鉴赏
京剧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体系而闻名,其中包括角调、板调、二黄、三黄等多种曲调,同时,京剧音乐中的声腔技巧如发声、咬字、吐字等也十分非常复杂。《沙家浜》的音乐旋律鲜明、婉转动听,能够表达出人物情感和剧情发展,演员运用长音、悬音、拖腔等声腔技巧,来反映角色的性格,表达其情感。京剧中的唱腔分为念白、唱词和高腔三种,它们相互配合,形成了独特的表现方式。在《沙家浜》中,演员们灵活运用唱腔,准确地表达了角色的内心感受,展现他们的情绪和心境。《沙家浜》运用
京剧中常用的
京胡、
二胡、
扬琴、
柳琴、
板胡、
锣鼓等乐器进行伴奏,起到了衬托和烘托剧情的作用,增强了舞台效果和戏剧张力。
主题与文本设计
《沙家浜》剧中对人物的塑造,对语言的提炼,对唱腔的设计, 对敌我矛盾的描写,对军民关系的描写都十分的精彩。通过“
智斗”“转移”“授计”“斥敌”等情节,成功地塑造了
阿庆嫂、郭建光、沙奶奶、
刁德一等性格鲜明的人物,展现出战争年代革命者和人民群众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不畏艰辛、浴血奋战的斗争精神和革命意志,体现了军民团结鱼水情的精神面貌。为现代
京剧从艺术角度去结构剧本、塑造人物、创造语言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重要演出
作品影响
《沙家浜》一经公演,立刻引起轰动,几乎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不仅弘扬了戏曲艺术,还传承了革命精神,促进了旅游,对中国几代人的文化生活都产生了持久、深远和重要的影响。
谭派艺术
谭元寿作为京剧谭门第五代传人,通过《沙家浜》中抗日军人郭建光一角,展现了谭派京剧艺术能文能武、唱腔高亢、大气磅礴的艺术风格,《沙家浜》在中国演出了近10年,观众上亿,成为了弘扬谭派艺术的里程碑之一。
革命精神
《沙家浜》让
常熟市和沙家浜两地在中国家喻户晓,沙家浜精神成为常熟红色文化的名片。少先队员、共青团员、中青年积极分子、党员组建宣讲队伍走进常熟,感悟沙家浜精神内涵,参与“芦荡薪火”接力计划,通过“红色故事”沉浸讲解、“红色家书”情景领读、“新学堂”创新实践三大系列,追溯历史故事,感受革命精神,使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红色旅游
《沙家浜》的诞生地
沙家浜镇原名叫横泾公社,1971年,建立了
常熟市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主要展示了沙家浜的革命历史、
新四军在此地的抗日游击战斗历程、
京剧《沙家浜》的诞生历程以及沙家浜部队的发展历史等情况,生动地反映了沙家浜的革命斗争史实。在该剧闻名中国后,1992年3月横泾公社改名为沙家浜镇,此后依托革命历史,挖掘、收集、整理红色文化资源开拓
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以红色教育为品牌特色,将红色文化根植于绿色生态,创新发展特色旅游。景区内设有“春来茶馆”再现历史原形,打造了《智斗胡司令》和《芦荡烽火》两场大型实景演出以重现当年革命战争的场景。景区先后被授予“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湿地公园”“中国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并于2015年入选国务院“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2016年沙家浜景区成立培训中心,2017年开发研学实践课堂“沙家浜
红绿灯鱼新学堂”,以传播是红色文化,讲述革命历史,弘扬时代精神。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共江南特委、苏常太公署和苏州县县政府驻地,新四军后方医院所在地、新“江抗”的诞生地,留下了许多革命遗迹和斗争故事。一部现代
京剧《沙家浜》浓缩了这里的革命斗争故事。这里已成为中外游人向往的红色基地和旅游胜地。
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和
常熟市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其他
除了戏剧,《沙家浜》还以邮票、电影、书籍等其他形式出现在观众面前。以此弘扬沙家浜精神。
作品评价
《
北京日报》评:京剧《芦荡火种》既成功地表现了现代革命斗争生活,又不失传统京剧的浓郁韵味,是京剧表现现代生活的一次成功尝试。
《
学习时报》评:《沙家浜》运用避实就虚的手法,将处于情节发展和戏剧冲突边缘的
新四军伤病员置入诗性场域,充分发挥了
京剧艺术的抒情特质。通过复杂灵活的唱腔塑造了立场坚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新四军形象;传统京剧的诗化语言与主角郭建光扮演者
谭元寿的谭派唱腔之醇厚韵味相得益彰。
参考资料
走进沙家浜.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官方网站
.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