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贝母
百合科植物
湖北贝母(学名:贝母属 hupehensis )本品呈扁圆球形,高0.8~2.2cm,直径0.8~3.5cm,表面类白色至淡褐色。外层鳞叶2瓣,肥厚,略呈肾形,或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顶端闭合或开裂。内有鳞叶2~6枚及干缩的残茎。内表面淡黄色至类白色,基部凹陷呈窝状,残留有淡棕色表皮及少数须根。单瓣鳞叶呈元宝状,长2.5~3.2cm,直径1.8~2cm。质脆,断面类白色,富粉性。气微,味苦。
国内分布:产湖北、巴东五龙溪(西南部)、四川省(东部)和湖南省(西北部)。
命名来源:Acta Phytotax. Sin. 15(2): 40.f.4:1. 1977
形态特征
草本。鳞茎粗1.5-4厘米,由2-3枚肥厚的鳞瓣级成。茎高30-90厘米,基部以上具叶。叶条状披针形至条形,长6-15厘米,宽5-15毫米,下部的叶宽,上部的狭并且顶端卷须状,最下部2叶对生,其余的3-5枚轮生或2枚对生,稀互生。花数朵组成总状花序,稀为单花,顶生花具3-4枚轮生苞片,侧生花具2枚苞片;苞片叶状,条形,顶端卷状;花俯垂,钏状;花被片6,矩阵圆状椭圆形,长2-4厘米,宽1-1.5厘米,淡黄色或黄绿色,内面具紫色方格斑纹,基部上方具密蛛;雄蕊6,长约为花被片1/2;花柱子比子房稍长,连同子房略长于雄蕊;柱头3裂,裂片长约2毫米。果具宽翅。
植株长26-50厘米。鳞茎由2枚鳞片组成,直径1.5-3厘米。叶3-7-枚轮生,中间常兼有对生或散生的,矩圆状披针形,长7-13厘米,宽1-3厘米,先端不卷曲或多少弯曲。花1-4朵,紫色,有黄色小方格;叶状苞片通常3枚,极少为4枚,多花时顶端的花具3枚苞片,下面的具1-2枚苞片,先端卷曲;花梗长1-2厘米;花被片长4.2-4.5厘米,宽1.5-1.8厘米,外花被片稍狭些;蜜腺窝在背面稍凸出;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一半,花药近基着,花丝常稍具小乳突; 柱头裂片长2-3毫米。蒴果长2-2.5厘米,宽2.5-3厘米,棱上的翅宽4-7毫米。花期4月,果期5-6月。
本种与天目贝母 F. monantha Migo 很近,区别点在于本种叶状苞片先端卷曲,花梗长1-2厘米,叶通常3-7枚轮生。
分布范围
产湖北,(西南部)、四川省(东部)和湖南省(西北部)。在巴东五龙溪、宣恩县一带有栽培。
主要价值
药材概述
药用部位:鳞茎
药用功能:镇咳化痰、润肺
药用主治:用于咳嗽等症状。
《保健食品原料手册》
生理功能:镇咳、祛痰、清咽、平喘。用量4.5~9g。
1.镇咳作用
2.保护胃黏膜
3.祛黄褐斑作用
4.降血压作用
药材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湖北贝母 贝母属 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的干燥鳞茎。夏初植株枯萎后采挖,用氢氧化钙浸泡,熏;或清水浸泡,干燥。
加工制法“洗净,干燥。于栽种后第2年夏季茎叶枯萎后即可收获,挖起鳞茎,除留种外,应及时加工,去掉泥土,除去茎叶、须根,先用硫黄熏蒸,一般熏蒸10h,若断面变白,则熏透了,熏硫后晒干或炕干,装入麻袋中撞去外皮,筛去泥沙,再用白矾水洗净,干后即成。
本品含湖贝甲素(C27H45二氧化氮)不得少于0.020%。
【性味归经】微苦,凉。归肺、心经。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咳,散结。用于热痰咳嗽,痰核,肿疮毒。
【用法用量】 3~9克,研粉冲服。
【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鳞茎呈扁圆形或圆锥形,直径1-3.5cm,高1-2cm,表面淡黄色或淡黄褐色,稍粗糙,有时可见黄棕色斑点或斑块,外层2枚鳞叶,通常1片较小,被抱合于1片大的鳞叶之中少数2片大小相等,顶端平,中央有2-3个小鳞叶及干缩的残茎。味微苦。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白色。①淀粉粒单粒大多呈广卵圆形,稍扁,少数类圆形,直径4-25(-45μm),脐点短裂缝状或点状,偶见三叉状,层纹可见。②气孔扁圆形,直径40-65μm,少数副卫细胞5个。③草酸钙结晶呈类方形或簇状,直径5-48μm。
(1)本品粉末淡棕黄色。淀粉粒甚多,广卵形、长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7~54μm,脐点点状、人字形、裂缝状或双分叉马尾状,层纹明显细密;偶见复粒,由2~3分粒组成,形小。表皮细胞方形或多角形,垂周壁呈不整齐的连珠状增厚;有时可见气孔,扁圆形,直径54~62μm,副卫细胞4~5个。草酸钙结晶棱形、方形、颗粒状或簇状,直径可达50μm。导管螺纹或环纹,直径6~20μm。
(2)取本品粉末10g,加乙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稀盐酸10ml,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40%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10以上,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氯仿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湖北贝母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矽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二乙胺(30:20:3.8)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
取本品细粉约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浓氨试液2ml使湿润,精密加乙醚50ml,密塞,振摇,静置24小时,精密吸取上清液25ml,置蒸发皿中,挥干,残渣加乙醇适量使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湖贝甲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0~20μl、对照品溶液1μl与5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矽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醚乙酸乙酯二乙胺(3:3: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立即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500nm,λR=60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以鳞茎繁殖为主,也可用鳞片和种子繁殖。鳞茎繁殖:于植株枯萎后掘起鳞茎,收获敌后中即行栽种,时间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种茎按大小分级后用腐叶土或湿沙贮藏过夏,不得晚于9月中旬栽种。在整好的上,横畦开沟,深10cm左右,依照种茎大小,行距10-13cm,株距3-7cm,种茎小密栽,种茎大稀栽,栽后覆土与畦面齐平,每1hm2需种茎3000-4500kg。种子繁繁殖:板贝进行无性繁殖多代后,应进行1次有性繁殖。但因板贝开花多,结果极少,难收到较多种子,种子繁殖尚在试验阶段。
田间管理
重点为荫蔽过夏和除草施肥。夏秋季节,畦上一定要有荫蔽物,千万不能忽视。秋季栽种的亦应视气候情况,采取必要的荫蔽措施。生育期要注意及时揭除盖草,中耕除草要求浅锄。在出苗后和开花后要适当追肥。
病虫害防治
线虫病和尾足螨,夏秋季发生,引起鳞茎腐烂。采取精选无病种茎,栽种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泡种40min,间种荫蔽作物等综合防治措施。立枯病和猝倒病,多在苗期为害,引起地上植株枯死。苗期喷1:1:100波尔多液预防,发病初期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窝。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鳞茎含浙贝甲素(peimine),浙贝乙素(peiminine),湖贝甲素(hupehenine),湖贝甲素(hupeheninoside),湖贝乙素(hupehenirine),湖贝(hupebenizine),湖贝辛(hupebenisine),湖贝(hupehenidine),鄂贝辛碱(ebeiensine),湖贝甙(hupehemonoside),β-谷甾醇(β-sitosterol)及对映-贝壳杉-16α,17-二醇(ent-kauran-16α,17-diol),对映-贝壳杉16β,17-二醇(ent-kauran-16β,17-diol)。
药理作用
1.镇咳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湖北贝母总生物碱(57mg/kg)对氨水所致的咳嗽有明显抑制作用,表现为咳嗽潜伏期延长,咳嗽次数减少。湖北贝母总生物碱给小鼠灌服(5g/kg)对氨水刺激所引起的咳嗽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祛痰作用 酚红排泌实验证明,湖北贝母总皂甙(5g/kg)给小鼠灌服,能明显啬小鼠呼吸道中的酚红排泌量,且优于阳性药细叶远志(25g/kg)的祛痰作用。其总生物碱的祛痰作用不明显。 3.平喘作用 湖北贝母总碱(浴槽浓度5×10-4g/ml)对磷酸组胺引起的豚鼠类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有明显的松弛作用;整体引喘实验证明,湖北贝母总生物碱(25mg/kg)或湖北贝母醇提取物(5g/kg)给豚鼠腹腔注射对组胺、乙胆碱混合液所致哮喘均有明显平喘效果;对离体豚鼠气管、气管片、气管条等实验均证明,湖北贝母醇提取物、总碱对组织胺引起的气管平滑肌收缩有明显松弛作用,与阿托品作用相近。 4.其他作用 湖北贝母总碱对家兔瞳孔有明显的扩瞳作用,与阿托品作用无明显差异;对乙酰胆碱所致豚鼠类回肠收缩,贝母醇提取物有明显松弛作用;用兔耳血管灌流法证明,醇提取物和总碱对血管有明显的扩张作用;总碱静脉注射[30mg/(次·只)]对麻醉猫血压有短时中等度的降压作用;醇提取物(5g/kg)给小鼠灌胃给药有搞常压缺氧作用,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弱抑制作用,而对大肠杆菌无效。 5.毒性 湖北贝母醇提取物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13.71±1.24g/kg。
参考资料
天目贝母.植物智.2024-07-2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药材概述
药材鉴别
含量测定
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