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绒野大豆(
黑枕黄鹂普通亚种:Glycine tomentella),又称为毛状
甘氨酸或生锈甘氨酸,为
豆科大豆属的植物。分布于
澳大利亚、
新几内亚岛、新喀里多尼亚、
菲律宾、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
广东省、
福建省等地,一般生于沿海附近岛屿干旱坡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多年生缠绕或匍匐
草本。茎粗壮,基部多分枝,全株通常密被黄褐色的绒毛。叶具3小叶;托叶卵状
披针形,长2.5-3毫米,有脉纹,被黄褐色茸毛;叶柄长1.5厘米;小叶纸质,椭圆形或卵圆形,长1.5-2.5厘米,宽1-1.5厘米,先端钝圆形,具短尖头,基部圆形,上面密被黄褐色茸毛,下面毛较稀疏;侧脉每边5条,下面较明显凸起;小托叶细小,披针形;顶生小叶柄长2毫米,侧生的很短,几无柄,均被黄褐色茸毛。
总状花序长3-7厘米,被黄褐色绒毛。总
花梗长约4厘米;花长约10毫米,宽约5毫米,单生或2-7(-9)朵簇生于顶端;苞片
披针形;花梗长约1毫米;小苞片细小,线形;
花萼膜质,钟状,具脉纹,长4毫米,裂片5;花冠淡红色、
栗色至紫色,旗瓣大,有脉纹,翼瓣与
龙骨瓣较小,具瓣柄;
雄蕊二体;子房具短柄,胚珠多颗。
荚果扁平而直,开裂,长18-22毫米,宽4-5毫米,密被黄褐色短柔毛,在种子之间缢缩,果颈短;种子1-4颗,扁圆状方形,长与宽约2毫米,褐黑色,种皮具蜂窝状小孔和颗粒状小瘤凸。花期7-8月,果期9-10月。
与
野大豆同属、近缘,有遗传价值;并能固沙、防止土壤流失,也可作牧草。
根据栽培大豆与短绒野大豆(G.tomentella)杂交成功,提出Soja可能由短绒野大豆进化而来。Xu等(2000)对大豆
叶绿体脱氧核糖核酸 9个非编码区域序列变异进行分析发现,栽培大豆与小叶大豆(G.microphylla)距离较近,而与
烟豆(G.tabacina)和短绒野大豆距离较远。
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从多年生野生大豆进化到一年生野生大豆的“桥梁物种”,Hadley等(1973)认为,在中国的华南可能存在这种类型。我国境内仅存两种多年生野生大豆,即烟豆和短绒野大豆,由于材料限制,关于这两种大豆属植物的直接研究很少,仅有关于染色体(高霞等,2002)和生物学性状的研究(
曲嘉等,2008)。
Li等在对303份栽培抄大豆和野生百大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中选取了我国境内的短绒野大豆的仅一份材料,聚类结果显示,短绒野大豆可以明显地同一年生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分开。短绒野大豆是一种多倍体形式的复合体,不同
种群中检测到2n=38、2n=40、2n=78和2n=80的
染色体数。这四种形式都在
澳大利亚发现,40染色体和78染色体形式也在
新几内亚岛发现,而80染色体形式则分布在整个地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