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叶杜鹃(学名:Rhododendron siderophyllum Franch.),属于
杜鹃花科杜鹃花属的一种灌木。
形态特征
锈叶杜鹃是一种灌木植物,高度可达1-4米。其幼枝呈现褐色,且密被鳞片覆盖。叶子分散生长,形状为椭圆形或椭圆状
披针形,长度范围在3-7(-11)厘米,宽度在1.2-3.5厘米之间。叶端渐尖、锐尖或近于钝形,基部楔形渐狭至钝圆。叶面密被下陷的小鳞片,无毛或中脉偶有微毛,叶底密被褐色鳞片,鳞片小或中等大小,等大或略不等大,下陷,相距为其直径的1/2-1(-2)倍,或相邻接。叶柄长0.5-1.5厘米,同样密被鳞片。
花序顶生或同时腋生枝顶,短总状,包含3-5朵花。花序轴长2-4毫米,
花梗长0.3-1.3厘米,被鳞片覆盖。
花萼不发达,环状或略呈波状5裂,密被鳞片,无缘毛或有长睫毛。花冠筒状漏斗形,较小,颜色多样,包括白色、淡红色、淡紫色或偶尔出现玫红色,内部上方通常带有黄绿色、淡红色或杏黄色斑或无斑。外部无鳞片或裂片上疏生鳞片。
雄蕊长短不一,长雄蕊伸出花冠外,花丝基部被短柔毛或近无毛。子房含有5个房间,密被鳞片,花柱细长,洁净,稀基部有短柔毛,伸出花冠外。
蒴果长圆形,长度在1-1.6厘米之间。花期集中在3月至6月。
分布范围
锈叶杜鹃主要分布在中国
四川省西南部、
贵州省以及
云南省西部、中部、东北部和东南部等地。模式标本采集于云南省
昆明市。
生长环境
锈叶杜鹃生长于海拔1,200-3,000米的山坡灌丛、杂木林或松林环境中。
生长习性
锈叶杜鹃偏好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凉爽湿润气候条件下,不喜欢酷热干燥的环境。它喜欢富含
腐殖质、疏松、湿润且pH值在5.5-6.5之间的酸性土壤。一些种类及其
园艺品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耐受干旱和贫瘠土壤,即使土壤pH值达到7-8也能正常生长。然而,当土壤黏重或通气性较差时,锈叶杜鹃的生长状况就会受到影响。这种植物对光线有一定的需求,但不耐强烈阳光照射,夏季和秋季需要落叶乔木或荫棚遮挡烈日,并定期用水喷洒地面降温。锈叶杜鹃的抽梢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其中春季抽梢更为显著。较为适合的生长温度为15-20℃,3-5月期间开花。此外,锈叶杜鹃还具有良好的耐修剪特性。通常在5月之前进行修剪,新生枝条当年就能形成花蕾,但如果修剪时间过晚,可能会影响开花。
繁殖方法
扦插
扦插繁殖是锈叶杜鹃栽培过程中最常见的繁殖方法之一。通常在5-6月期间,选取健康、半木质化的新生枝条,长度约为5-8厘米,去除下部叶片,保留顶部2-3片叶子作为插穗。插穗底部最好使用
吲哚-3-丁酸或ABT生根粉等溶液进行浸蘸处理,随后插入疏松透气、富含腐植质的酸性土壤中。为了促进新根的萌发,建议将温度维持在20-25℃,并保持适当的遮荫和喷雾保湿。
嫩枝繁殖
嫩枝繁殖适用于难以成活的珍贵品种,如
皋月杜鹃。首先剪取约3-4厘米长的嫩枝作为接穗,将基部削成楔形,选用
锦绣杜鹃作为砧木,采用嫩枝劈接法进行嫁接。之后将接穗和砧木一同放置在阴凉处,用塑料薄膜捆绑固定,并用
塑料袋包裹保湿。
播种
播种是锈叶杜鹃的有性繁殖方式。由于自然杂交的结实率较低,通常需要进行人工授粉以提高结实率和种子产量。具体操作是在杜鹃花盛放时期,挑选长势良好、花色鲜艳的健壮母本,移植至温室中,每盆保留3-4朵较大、较早开放的花朵,除去
雄蕊和附近的芽,以便养分集中。当花柱头出现粘液时,使用新的毛笔沾取父本的花粉进行多次涂抹。授粉一周后,将花盆移至室外,加强水肥管理。大约经过5-6个月的生长发育,11-12月时可以看到果实由青色转变为褐色,此时种子已经成熟,可以采摘下来,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干备用。锈叶杜鹃的种子非常细小,不易长时间储存,否则发芽率会下降。如果是常绿杜鹃的种子,应该立即播种,而落叶杜鹃的种子可以在翌年春天播种。播种使用的盆土最好是浅瓦盆,土壤来自背阳山坡表面的疏松表土,去掉石粒后,可以用40%的
甲醛水溶液加100倍水的稀释液进行消毒,或者在蒸汽中蒸煮15-25分钟后晾干备用。播种前,先将盆土浇湿,底层放入约2厘米厚的木炭屑,再铺上5-6厘米厚的消毒土,刮平压实,然后均匀撒播种子,轻轻按压,不用喷水,而是采用浸盆坐水的方式。在盆土表面干燥时,可以适当喷雾补水,但不要过多,以免影响盆土潮湿程度。播种后,一般经过5-6周的时间,种子就会发芽。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就可以小心取出,分别种植在其他盆中,注意不要过于密集,要稀疏一些。种植完成后,要用芦苇席等物品遮荫,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淋湿。在幼苗生长初期,不需要施肥,直到第二年小苗长到近10厘米高时,才开始浇施薄肥。一般来说,第二年春末至初秋期间,可以进行单株分栽。到了第三年,如果养护得当,有些苗株就能够开出鲜花。
栽培技术
肥水管理
锈叶杜鹃的生长发育需要酸性土壤。由于北方土壤普遍偏碱性,因此盆土需要用腐熟的
松针叶土等腐植土混合配制。锈叶杜鹃的根系为须状细根,对肥料浓度和水质要求较为严格,施肥时应遵循适时适量、薄肥勤施的原则。春季开花前,为了促进枝叶和花蕾的生长,可以每月追施一次磷肥。花后施1-2次氮磷为主的混合肥料。9-10月份孕蕾期,可以施1-2次磷肥。在生长期和开花期,锈叶杜鹃对肥水的需求较多,而在冬季休眠期和夏季生长缓慢期,应控制肥水量,以防烂根。锈叶杜鹃喜好湿润和凉爽的环境,北方气候干燥,应及时浇水并喷雾,以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浇水时,可以选择矾肥水和雨水,如果没有这些条件,也可以使用普通自来水,但需要添加少量
硫酸亚铁和
醋的运用。还可以将切碎的西瓜或
番茄丁加入水中,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和花朵品质。
整形修剪
为了加快植株的盛开速度,锈叶杜鹃可以通过摘心的方式来促进新枝的生长。对于花朵簇拥、影响花形的情况,可以提前疏蕾,这不仅能使当年的花朵更大更鲜艳,还有助于植株来年的生长和开花。锈叶杜鹃的萌发力很强,枝条容易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从而降低其观赏性和商品性,因此需要通过修剪来进行调整。修剪工作一般在春季花谢后和秋季进行,剪掉枯枝、斜枝、徒长枝、病虫枝以及部分交叉枝,避免养分的浪费,使整株植物的花朵更加丰满。
花期控制
锈叶杜鹃在秋季进行花芽分化,通过冷藏和加温处理,可以人为控制花期。如果想要提前开花,可以将锈叶杜鹃移到温室中培养,控制温度在20-25℃,并经常向枝叶喷水,保持80%以上的相对湿度。这样经过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锈叶杜鹃就会开花。如果想要推迟开花,可以让已形成的花蕾一直处于低温状态,保持温度在2-4℃,盆土干燥时再浇水,夏秋季节移出室外,两周后即可开花。
病虫防治
叶肿病
叶肿病在锈叶杜鹃抽梢展叶时可通过喷洒1:1:200比例的
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发芽前可喷施0.3-0.5波美度
石灰硫黄合剂或1:1:200比例的波尔多液2-3次,间隔7-10天喷一次。发病后可喷洒65-80%
代森锰锌500倍液或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3-4次,间隔7-10天喷一次。
叶斑病
叶斑病和褐斑病在5-8月可通过喷施70%
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20%粉锈宁4000倍液、50%代森锰锌500倍液进行防治,间隔10天喷一次,共喷7-8次,能有效控制病害发展。为防止叶片黄化,还可增施
硫酸亚铁。
币厄病
币厄病的症状表现为嫩枝叶片顶端布满稠密的白色或粉红色的螨质层,有时叶片会产生螨瘿,这是由
蚜虫刺伤叶片引起的。防治方法包括清除病叶,喷洒含
硫酸铜的药剂,喷洒
氧化乐果乳油或将
克百威直接放于盆内等方法,可用于防治蚜虫及其他刺口器害虫。
冠网蝽
冠网蝽的危害表现为成虫、
若虫聚集在叶背面刺吸汁液,导致受害叶背面出现类似被溅污的黑色粘稠物。整个受害叶背面呈锈黄色,正面形成许多苍白斑点,严重时斑点成片,直至全叶失绿,远观一片苍白,提前落叶,不再形成花芽。防治方法包括冬季清除盆花、盆景园周围落叶、
禾本科杂草,对茎干较粗且较粗糙的植株涂刷白涂剂。在越冬成虫出蛰活动到第一代若虫开始孵化的阶段,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机。可喷50%
杀螟松1000倍液,或40%
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或10-20%
拟除虫菊酯类1000-2000倍液,间隔10-15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根腐病
根腐病的症状表现为根部出现水渍状褐斑、软腐,后期腐烂脱皮,木质部变成黑褐色,树皮逐渐变成灰白色,并逐渐扩展至树干整个皮层坏死,切断养分及水分的输送,导致顶端嫩叶逐渐干枯,并自上而下,枝叶萎蔫失水干枯,最终导致全株死亡。防治方法包括
半知菌镰刀菌属真菌存活在土壤中的植物残体上,数年内遇到合适的寄主仍具有侵染力。凡是碱性土壤、湿度大、温度偏高的环境,均有利于病害的发展蔓延。因此,一旦确诊,应对死株及盆土及时处理。对邻近的植株可用0.1%
高锰酸钾浸泡或淋洗全株,并用清水冲洗后再上盆,盆土可事先用70%托布津1000倍液喷浇。需要注意的是,应改善场地通风,早晚增加光照,增施钾肥,提高抗病能力。在每年5月份左右用200倍托布津涂抹主干,每7-10天涂一次,连续涂3次,以预防感染。
红蜘蛛
红蜘蛛的主要危害是吸取植株的汁液,导致叶片出现灰白色斑点。严重时会造成叶片转黄脱落,新梢生长差,树势减弱。发病规律显示,在每年的6-8月高温、干旱时危害最为严重,但大雨或多雨天气则危害较轻。防治方法包括在冬季清除枯枝落叶以消灭越冬成虫,在3月开始发生危害时用10%天皇星乳油1000倍液,7051
杀虫脒素(灭虫灵)3000倍液或哒嗪酮(
速螨酮)1000倍液喷杀。
主要价值
锈叶杜鹃枝繁叶茂,姿态优美,萌发力强,易于修剪,根桩奇特,是制作盆景的理想材料。在园林设计中,锈叶杜鹃最适宜种植在林缘、溪边、池畔及岩石旁,形成成片的景观,也可在疏林下零星种植,是制作花篱的优质材料,可通过修剪塑造出多种形态。在花季中,锈叶杜鹃的绽放给人带来热闹而喧腾的感觉,而非花季时,其深绿色的叶片也适合作为庭院中的矮墙或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