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揆均
晚清官员
孙均(1866-1941),字叔方,又名道毅,号寒、江东孙叔、叔舫、老虎、鹤主(来鹤楼主人),江苏无锡人,孙继皋第九世裔孙。
个人简介
孙揆均工诗善书,书工瘦金体,兼得褚遂良真韵,清俊苍秀,题额匾联流传颇广。老年后以写字为生,荣宝斋代为收件,写一副对联银洋八元,一把扇面银洋二元,商店招牌及娱乐场所广告一律拒写。世传女书法家吴芝瑛(孙揆均表弟廉泉的夫人)为鉴湖女侠秋瑾立碑传记、为救国上两宫太后书、写经等文字多为孙揆均代笔。能诗,诗意苍朴,有诗集《寒厓集》传世。卒年七十五。
生平经历
少孤,随兄嫂生活;
1889年与吴稚晖、纽永建、丁福保、田其田等负江阴南菁书院;
1894年(光绪二十年)中举。官内阁中书、军机章京。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春,和吴稚晖一起携子、女由上海市赴日,入住东京师范学校。该校校长嘉纳治五郎采纳吴稚晖意见,设立宏文书院,专收中国学生。孙揆均入该学院。当时东京有个专为中国学生设立的东京振武学校,系士官学校的预备班。日本政府规定外国人入士官学校须由其本国公使保送,唯独成城学校无须保送。中国公使蔡钧认为此预备班带有军事教育性质,故请求日政府凡入成城学校者应由他保送。光绪二十八年六月,孙揆均、吴稚晖蔡锷等二十六人同往使馆面请蔡钧保送九名同学入成城。蔡钧以自费留学生不得学军事为由,拒绝保送,学生围噪使馆,蔡钧怒而挟吴稚晖、孙揆均至东京警视厅。东京警视厅以妨碍治安罪将吴、孙驱除出境,史称“吴孙事件”。离日时梁启超亲自到码头送行,蔡元培恐二人途中有意外,特意改变行程,陪同二人乘船归国。
孙揆均回国后,任兰州市道台衙门文案。
1908年于杭州孤山觅得一墓地,有石刻“岁寒厓”三字,遂自号寒厓。
1928年夏北伐完成后,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市,孙任江阴县县长。孙文人出身,对治讼理察、主管主管县之政,非其所好,不久便辞职,调任中华民国大学院任秘书。后国民政府废大学院恢复教育部,孙揆均任教育部简任秘书。
1941年6月30日,孙揆均因病去世,终年虚龄76岁。
作品简介
瘦金体立轴
款识:孙揆均。
印:白文印:勾吴民
朱文印:孙寒厓七十后书
质地:水墨纸本
夜宿龙江关诗轴
简介:纸本。行楷书。七言绝句一首。凡三行,共七十二字。刊于《当代名人书林》、《民国时期书法》(中)。
参考资料
孙揆均 简历 - 名人简历.名人简历.2022-01-27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生平经历
作品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