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岸李村
北岸李村
北岸李村包括铁匠、南行、美里、东山、大元五大自然村,建村已有600多年历史。这里主要编录关于的是铁匠村,铁匠村历来因家家户户以打铁为生,到1940年代发展为“户户有高炉、人人会打铁”而出名,因此得名:铁匠村。
全村概况
铁匠村 位于儋州市木棠镇辖区内,距木棠镇镇中心区不到五百米。铁匠村人为改变贫穷落后的乡村面貌,在村领导人的带领下,结合本村能工巧匠多的特点,决定发展木艺加工,组织党员带头走出去学习技艺。带头人致
富后,跟随的村民越来越多。使铁匠村人从历史上的“户户有高炉、人人会打铁”成功跨越到了“户户有作坊、人人有技艺”的北岸铁匠“一村一品”精神,建设成为了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并不断发展壮大当中!
明清时期,铁匠村的村民以打铁为生,全村“人人会打铁、户户有高炉”,“铁匠村”因此得名。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打铁工艺逐渐被现代工艺所取代,铁匠村人的打铁产品慢慢被市场淘汰。面临困难,铁匠村人转变思想,与时俱进,外出学习先进工艺,由打铁转变到加工牛角、黄花梨、鸡翅木海铁树海柳等多种工艺品。
部分历史
1940年,由于共产党人蒲公才(少将军衔,峨蔓镇下蒲村人,解放后居南京)和李怀白(木棠铁匠村人,当时就读中山大学,1939年被反动派暗害,英年早逝)组织成立抗日队伍,经常在铁匠村抗日信号室召开抗日大会,号召群众有钱出钱,有枪出枪,反抗侵略。农历二月二十六日凌晨四点,日军飞机轰炸,大多数抗日志士英勇牺牲,只剩下南行村的李英和铁匠村的李伴应两人带领老百姓撤退。日伪军攻入村庄,一个早晨杀害144人。
村民星期一到星期五在家里加工产品,星期六、星期日把产品拿到海口东湖黄花梨市场销售。每到周末,市场上大部分都是铁匠村人的身影,顾客来自全国各地的实体店老板。铁匠村人的手工艺品加工带动了周边村民前来学艺,吸纳了邻村的闲散劳动力,镇外的一些青年也来拜师学艺。儋州市约有700多家手工艺加工作坊,其中木棠镇就有500多户,占一半还多。
发展概况
木棠镇 委、镇政府因势利导,研究制定了北岸李村发展思路——打造“一村一品”的木制手工艺村,以经济建设带动各项建设的全面开展。全村有近300户作坊,从业人员达1800多人,2011年总产值达近1.3亿元,人均收入达到了1.5万元。很多外求学的中专生、大学生放弃留在城市工作,纷纷选择返乡创业。
展望未来
铁匠村 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范,一步动作就是,铁匠村计划在政府的扶持下,建设一个拥有40间商铺,集手工艺品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工艺品加工市场,带动铁匠村的运输、餐饮、住宿、购物等行业发展。
未来,还要把铁匠村建设成旅游景区,并与东坡书院、中和古镇、千年古盐田、峨蔓火山海岸串联起来,形成一条集观光、购物、饮食为一体的旅游线路。
在政府的引导与扶持下,铁匠村的木制工艺品作坊不断扩大,做到了“户户有作坊、人人有技艺”,铁匠村花榈木工艺品品牌效应也逐渐形成。
最新动态
2012年10月下旬,中国共产党海南省委员会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保铭到铁匠村视察,在欣赏了村民制作的工艺品后,对铁匠村的发展给予充分肯定。罗保铭建议村民拓宽加工选材渠道,在贝壳、火山岩上多做文章,生产更多大众化的工艺品。他还希望村民走出海南省,开阔眼界、学习技能,引进先进的生产理念、创意和技术,结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的需要,打造更具技术含量、富有特色的工艺品。
11月17日至22日,儋州市委市政府组织当地11位村民代表到手工艺发达的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学习手工艺和营销方式。
12月上旬,党的十八大代表、儋州市委书记张琦和儋州市委常委、秘书长权晓辉,儋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谢雄峰,儋州市副市长张华铁匠村宣讲十八大精神,动员村民把十八大精神转化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动力。
结合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小康目标,张琦向干部群众提出了铁匠村的发展目标——“铁匠村要率先在儋州乃至全省建成小康村,成为美丽乡村的榜样。”张琦说,作为儋州市“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的典型村,铁匠村要不满足现状,要继续创新发展,不遗余力地进一步推进“一村一品”产业建设,努力把铁匠村建成海南国际旅游岛真正的旅游工艺品村、知名旅游村,率先建成儋州乃至海南的小康村。同时,要发挥帮带作用,带动周边村庄加快发展,共同走致富之路。
张琦建议,黄花梨、海南黄檀等原料缺乏,铁匠村要走科学、持续发展的道路,关键要结合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实际,在做好传统手工艺加工的基础上,创新思路,积极转型发展,多开发出符合国际旅游岛特色的旅游新产品,扩大经济增长亮点,做大、做强、做精手工艺加工产业。
带队前往巴厘岛的儋州市副市长张华介绍说,2010年,儋州市将铁匠村作为“一村一品”示范村进行建设。两年来,儋州市委市政府安排了铁匠村13名工艺能手与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对接,学习工艺品设计、市场营销等;投入140万元硬化了村道;以儋州市特色旅游礼品形式推广宣传铁匠村海南黄檀工艺品。
通过学习巴厘岛先进的工艺品制作工艺,开拓了村民的眼界,转变了工艺品生产思路,今后大家将充分利用儋州的火山岩、椰壳等常见材料,做出精美的手工艺品,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而儋州市将制定适合铁匠村的宣传方式,使铁匠村的手工艺品让更多的国内外游客知道,提高村子的产值和村民收入。
2012年12月9日南岛晚报记者许尔生报道,为了保护知识产权,铁匠村将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儋州铁匠村”的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同时计划在本村规划一个集手工艺品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全省首家村级工艺品加工市场。村民李运全1998年从浙江林业学院毕业,是村里最早从事木制工艺品制造的大学生。他向儋州市委书记张琦提议:“以前村民们每周末去海口市交易需要消耗许多人力、财力、物力。现在时机已经成熟,铁匠村工艺品靠着自身的规模效应,可在本村规划一个集手工艺品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工艺品加工市场,让村民们在本村加工产品、销售产品,节约成本,同时以规模效应把全国各地客商引导到村里来批发产品,从而带动本地运输、餐饮、住宿、购物等行业发展。”
儋州市委市政府已同意扶持铁匠村建设工艺品集市。村路两边规划建设的第一期40间集手工艺品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多功能铺面,建设成本为每间6万元,总投资为240万元。铺面建成后低价出租给村里的加工作坊,吸引顾客前来铁匠村参观和购买工艺品,逐渐增加人气,打造工艺品旅游景点。
目录
概述
全村概况
部分历史
发展概况
展望未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