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大利
书画家
程大利(1945年—),江苏徐州人,中国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评委。自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参加历届全国美展,部分作品获奖。现为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画学学会副会长。
艺术年表
个展
2015年“问墨——程大利作品展”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北京
2010年“程大利山水画展” 凤凰岭美术馆 北京
2010年“心象墨韵——程大利国画作品展” 恭王府 北京
2007年“程大利山水画展” 江苏省美术馆 南京
2005年“程大利山水画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2004年“程大利画展” Albrecht画廊 德国慕尼黑
1996年“悠悠天地间——程大利山水作品观摩展” 江苏省美术馆 南京
1992年“程大利画展” 马来西亚 吉隆坡
1991年“程大利水墨画展” 美国 洛杉矶
联展
2017年《笔墨江山——程大利、龙瑞、曾来德、范扬山水画展》书画频道美术馆 北京
2017年《程大利 曾来德作品联展》甘肃美术馆 兰州市
2016年《写意中国——中国国家画院作品联展》中国展览中心 北京
2013年《溪山清远——程大利师生作品展》河南博物院 郑州
2012年《中国当代画家作品联展》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美术馆 塔什干
2011年《中国国家画院建院30周年特展》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京
2007年 文化部艺术中心评估委员会颁发年度"杰出艺术家奖"(贾浩义、 程大利、田黎明)
2005年《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 北京
2004年《2004年黄宾虹奖获奖画家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北京
2003年《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美术馆 北京
2003年《东方之韵——当代中国画成就展》中国美术馆 北京
2002年《世纪风骨——中国当代艺术五十家》中国美术馆 北京
2000年《百年中国画展》中国美术馆 北京
1998年《首届水墨双年展》关山月美术馆 深圳市
1996年《程大利、李建国作品联展》加拿大 多伦多
1993年《中国艺术家作品九人联展》(苏天赐闻立鹏、王怀庆、尚扬、程大利、艾轩、李建国、何冰、常青)海因巴赫中国艺术节 德国
1989年《中日水墨交流展》北京·东京(获一等奖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画院、北京画院、江苏省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多所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执行主编《敦煌石窟艺术22卷》《美术分类》(320卷)、《中国民间美术全集》等大型图书工程,获国家图书奖。
学术研究
程大利先生是一位学者,一位优秀的出版工作者,同时又是当代有着重要影响的画家。三十多年的编辑生涯,使他积累丰厚,见识卓越,这在当代画坛是罕见的。他能站在理性的高度去审视传统,寻找规律。与同时代画家相比,对于中国画的认识要深刻得多。在这个世风浮躁,离艺术的纯粹性越来越远的时代,大利先生仍是艺术的理想主义者,极重视画家的人文追求,因此他有"中国画是修养的外化,知识的记录"这一卓见。我想这里的"修养"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修养,一是道德修养。翟墨先生说"他能够把做人、做画、做文、做事如此有机地统一起来,而且都做得这么到位,确实难得"。中国画是修养的表征,是人的心性不断复归自然的印证。画家的思想情感借助笔墨表达出来。实现对人类心灵的抚慰,带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和谐,这便是中国画的功能所在。
程大利先生于绘画是快乐的,他常说每每周末或节假日,独对白纸青天,描绘山川,在自我愉悦中获得一种内心的陶冶与解脱。于是绘画也就成为他逸情的手段,画出的不只是一种对山川外型的描绘,更成为内省的觉悟与抒写。由于这种对内的体悟,使得他更为深刻地将客观的山川融化为一种内心情绪的形象代表,实现对山水的审美抒情。故而在艺术情趣上透出清逸、消散和疏淡的风致,以深沉典雅的风韵、消散疏放的气象表现出一种逍遥的心境与散淡的情绪。这种有我之境已不再是客观对象的再现,而是精练隽深永的表现,画面不去追求自然景物的形似,而是借自然物象抒写由笔墨趣味传达出的心灵境界。艺术创作讲求道法自然,中国画之根本亦即以此为基,"师造化、得心源"是山水画所追求的理想高度,是高于自然精神的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大利先生凭借多年来的饱游沃看,汲古而出新,以其朴茂的笔墨、无限的意趣,进而达到其艺术创作的心化境界。也就是说,他的参照物是自然之山、之水、之物,笔墨所表现的意境是自然之物所无法代替的心象,无论是大幅巨制,还是小品山水,都能显现"超象外"的深远之境。我想不独其"师造化",更重要的是其"得心源"的深厚造诣。
特有风格
大利的早期作品明显带着南方山水的温润和秀逸,总是在淡墨轻描的笔触中抒发着对家山的感怀。那些遒劲的线条像江南柳枝拂动在山形的构造间,整体呈现出幽淡沉静的山水之象。从简约的勾勒和细致的皴擦中,足以能窥见画家深厚的素描功底,亦可寻觅到元代四家的高逸之气。画家将眼中的山水当作表达自我心境的方式,传递着笔墨的恣情意趣。他所追求的平淡自然,飘逸俊秀的审美风格,正是古人“不装巧趣,皆得天真”的审美表现。画中的山水峰峦秀起,云烟氤氲,苍润朴实中透出清幽疏旷的山野之趣,展现一派柔和清新的江南气象。在笔墨技法上,他弱化了墨的渲染,运用淡墨的形式笔笔写出,意在构建平和恬淡的画面意境。与此同时,画家加强了线条的勾勒皴擦,力求突显山石树木的万千姿态。画家将两者适度地融合,便形成了隽秀灵动的笔墨特征。
人物评价
大利着重恢复宋元以来丢掉的六朝人才有的山水意蕴,视野更开阔,历史更悠久,画“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的人与山水的关系,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他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的山水画不仅和诗歌、书法有联系,更与中国的哲学思想相关联,“成当与蔡炎培同体”。他把这个几乎被遮蔽的传统挖掘出来了,把蒙在上面的灰尘扫去了。在此基础上,他使山水画的起点提高了,立足也就不同凡响。(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薛永年评)
外部链接
目录
概述
艺术年表
个展
联展
学术研究
特有风格
人物评价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