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万岁》改编自作家
王蒙的同名小说,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京女七中一群不同思想性格、充满青春活力的高三学生互相帮助、共同成长的故事,记录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年轻人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1984年,《青春万岁》荣获了第8届苏联
塔什干亚非拉国际电影节优秀影片纪念奖,成为20世纪80年代初为数不多的可以走出国门并受到关注的一部电影。
新学年开始了,校园像个大家庭,充满着欢乐、矛盾和温馨。团支书、青年党员郑波关注着从孤儿院长大的天主教徒、新转学来的呼玛丽。李春得到了学习奖章,杨蔷云给她提了点意见,两人竟争执起来。杨蔷云为郑波没得奖而感到不平,郑波表示要奋发学习从头做起。郑波在百货公司遇到了青年日报编辑田林,他们自豪地回忆起当年做地下工作时的牺牲精神。在看了苏联电影《幸福的生活》后,李春等起哄,让吴长福打扮成苏联胖大娘跳舞,出她的洋相,受到袁老师的批评。吴长福因自己受了捉弄,写了张批评稿贴在墙上,李春误认为稿子是杨蔷云写的,气愤地撕去了墙报稿。袁老师帮助杨蔷云,让她正确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杨蔷云要帮助苏宁改变家庭腐朽没落的霉味,带着卓娅和刘胡兰的画像去她家。当她听说苏宁和呼玛丽进了教堂,气得跑了出去。后来,得知苏宁小时受过摧残,她震惊了,负疚地在教室门口等待苏宁,鼓励苏宁勇敢地投入生活。李春独自奋斗,写了个剧本投送青年报社,未被采用,功课成绩也下降了。郑波通过努力,获得了好成绩。杨蔷云改变了对李春的态度,两人真诚地谈了心。郑波一直关心呼玛丽,要她参加集体活动,从外国嬷嬷的控制下解放出来。呼玛丽被她的诚心打动,诉说了自己的悲惨身世。最后,呼玛丽从教堂跑出来,参加了团队活动。
1956年,小说《青春万岁》的节选在《
文汇报》连载,作家
张弦看后很激动,因为小说表现的正是他那一代人的青春时代。他曾于1957年和1962年两次向小说的作者
王蒙谈起,等小说出版后由他来改编成电影剧本。而上海电电影制片厂的编辑刘果生也向王蒙表达了该厂要将小说改编成电影的想法。1978年,小说终于正式出版,刘果生旧事重提,王蒙亦遵守前约,推荐张弦担任编剧。从那一年起,张弦又花了四年时间创作、修改剧本。
1981年,张弦在《电影新作》第5期上发表了剧本《初春》(拍摄时又改回小说原题)。然而,有的人认为拍反映二十多年前中学生生活的片子不能吸引观众,且有政治上的风险,再加上小说有浓郁的抒情性,拍摄难度较大,所以,直到1982年3月,仍没有一位导演愿意接手。就在剧本面临被退稿的危险时,
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导演
黄蜀芹主动联系
张弦要讨论拍片事宜。
原来,黄蜀芹经
谢晋介绍看了张弦的剧本以原作小说,由于她中学时也是上的女校,因此故事中的中学生活让她备感亲切,希望能通过影片对那种健康的、亲密的、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女中校园生活做一个朴素的历史回顾。她和
张弦见面交流后,二人的想法不谋而合。唯一令张弦担心的问题是,黄蜀芹当时只独立执导过一部影片,上影厂领导未必能同意把任务交给她。不过,经过一番争取,黄蜀芹终于得到了执导该片的机会。在与
张弦共同修改剧本时,她还提议把
王蒙原作上的序诗用在片头和片尾。
导演
黄蜀芹给该片定下的拍摄原则是“真挚的生活,真诚地反映”,她力图真实地还原20世纪50年代初中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回顾历史为出发点,至于这种改编是否有现实意义则交给观众自己去评判。例如,在人物塑造上,她注意人物身上的时代烙印,试图真实地反映片中历史背景下那些女孩子们的不成熟的一面,而不加以褒贬评判。
该片风格清新明快、隽永淡雅,春意盎然,气韵洋溢,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透露出来的浓烈的时代感,不只表现在个别场景的描写上,而贯穿于整组人物形象的艺术创造中。编导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始终坚持从生活出发,没有图解和拔高,更没有把笔触于已定型的人物,而是从第一组镜头起就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正在成长中的人物,细致入微地向人物内心活动的纵深方面开拓、挖掘,准确地把握住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原《电影新作》副主编
边善基评)
该片之所以能以其青春感令人耳一新,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导演高度重视挑选与指导演员的工作,她比较成功地组织了一同实现总体构思所必须的演员群。这些演员不仅外形与气质非常接近角色,而且在导演指导下,基本上都正常而准确地发挥了演技。该片不太有令人震惊的画面构图、拍摄角氏、剪辑技巧,和
隐喻、象征等各类手法,而且断然运用了短镜头,可是如果细心体察不难从中看出导演颇具匠心的艺术设计。将小说、剧本和影片加以比较,还可以发现导演在不少细微之处,只稍加改动,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原《
大众电影》主编
蔡师勇评)
2021年12月17日至20日,修复版《青春万岁》在思明电影院演武分院(
厦门大学科艺中心)与中华电影院展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