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烽火
胡永芳执导的纪录片
《穿越烽火》是由胡永芳执导,王仁君褚栓忠曹磊杨斯主演,中国电影家协会指导、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北京新影时光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与延安文化发展集团等单位联合出品的纪录电影。电影于2022年8月23日在长春电影节上映。2023年6月28日,《穿越烽火》全国放映。
《穿越烽火》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部人民电影《延安与八路军》从拍摄到洗印、历经坎坷的故事。截至2023年10月16日上午10点,《穿越烽火》累计票房80.7万,首日票房3.6万,累计分账票房80.4万。总人次2.4万,首周票房17万,片方分账31.7万。
2023年10月15日,《穿越烽火》提名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科教片。
剧情简介
《穿越烽火》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部人民电影《延安与八路军》从拍摄到洗印、历经坎坷的故事。电影中的袁牧之(王仁君饰)、吴印咸褚栓忠饰)、冼星海(曹磊饰)出生于动荡的年代,却怀揣着梦想,勇敢地向“延安市”进发。他们穿越烽火,成就全新理想——拍摄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下的第一部电影《延安与八路军》。
角色介绍
以上信息参考:
纪录片制作
创作理念
《穿越烽火》的创作历时3年,辗转多地进行拍摄,影片以寻找遗失于战火的电影胶片为主线,真实还原了经典的历史场景,并且全新解读现存的历史影像,生动讲述“镜头背后的故事”。
前期筹备
细节处理
《穿越烽火》总导演胡永芳第一次和影片的总撰稿李向前通电话的时候,聊了大约两个小时。李向前为很多文献纪录片做过撰稿。胡永芳希望在宏大背景下人物情感和事件细节可以得到更多的表现并征求李向前的意见,李向前表示历史本身是生动的,后来者不应该在讲述的时候束缚自己的手脚。
内容主体
剧组选择和影片最密切相关的三个人也就是袁牧之、吴印咸和冼星海,作为《穿越烽火》全片的内容主体。人物命运围绕《延安与八路军》这部影片的脉络展开:缘起,拍摄,洗印,归处。在这一层的叙事中,故事从上海市讲起,是实写,从袁牧之和吴印咸在上海的巅峰之作《马路天使》讲起。一个是导演,一个是摄影师,他们的合作诞生当时最卖座的影片《马路天使》。此时抗战爆发。他们面临着自己的人生选择,关于电影理想的故事展开,后到1949年5月27日上海战役故事结束。剧组从大量的影像资料中找到了当时解放军进军途中的路标及当时的一个非常清晰的外滩全景,塑造了一个回到上海的历史情境。然后用写意的镜头和诗意的语言虚写主人公的回归:“从上海出发,穿越烽火,归来已是一个新的世界。”
拍摄过程
拍摄时间
2022年10月1日,《穿越烽火》在黄帝陵开拍。剧组特意选择这个时间段,专门找来一台16毫米的摄影机和两本16毫米的胶片。在做拍摄计划时,剧组有人提出去黄帝陵拍摄就是一组纪实性的镜头,没有必要一定要在10月1日这一天去,这个时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长假旅游黄金期,增加拍摄的难度。没有必要一定用摄影机和胶片拍摄,这也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预算提升的同时胶片拍摄的不确定性也增加。最终剧组还是决定在计划的时间拍摄,剧组认为对于一个发生在80多年前的故事,如果想真正地表现出当时的状态,唯有无限地去贴近它,去还原它所存在的一些历史情境。细节的还原,不仅是对于创作者的一次沉浸式地体验与表达,更是最直接拉近观众与历史之间距离的一种方式。
取景制作
疫情原因,摄制组不能前往俄罗斯及哈萨克斯坦拍摄。剧组找到俄罗斯制作团队,片中极富俄罗斯影像风格的境外镜头就来自于俄罗斯制作团队。在李英男的帮助下,《穿越烽火》剧组在俄罗斯的资料档案馆找到了一些文献及档案,比如袁牧之和冼星海当年的入境资料,他们分别使用了化名高滔和黄训。冼星海在克里姆林宫的病历里边,对于当初冼星海的身体状况有着极为详细的记载,冼星海有严重的肺病、肝也不好。
演员表演
视线和情感的集中是电影受众的第一需求,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演员的出现。如果有大量历史影像的积累自然也可以是另一个走向,但大多数历史文献类的影片却没有这个先天条件,人物的真实影像尤其缺失。在《穿越烽火》这部影片中,袁牧之有不少当年电影作品的艺术形象,个人活动影像剧组只找到东北电影制片厂时期的一两个镜头。吴印咸晚年有一些镜头,在影片的叙事区间里却是没有的,冼星海也只是仅存的几张照片。于是,尽管知道争议的存在,《穿越烽火》最终决定加入演员的元素,演员的存在因为表演而存在,而不简单是一个符号。为了平衡纪录片真实性的需求,关于人物的所有细节都被要求有出处,传记或者日记或者亲历者的讲述。人物对话被刻意回避,人物内心的独白取代对话成为必要情节推动的一种手段。没有对白和台词的表演无疑是具有挑战性的,表情、形体和内心状态被提高到从未有过的重要程度。王仁君、储栓忠、曹磊等几位演员很好地拿捏了表演的分寸,与大量历史影像资料共存丝毫没有违和感,成为影片的亮点。
道具
除了当时用幻灯片代替负片拍摄无法用影像表现,其他工作环节剧组在摄影棚里都做了影像的还原。在窑洞上方挖洞,以利用日光来控制曝光,把胶片分段洗印,利用放大镜来剪辑胶片等。
宣发
2022年6月13日,《穿越烽火》在沈阳音乐学院举行辽宁省首映仪式。6月20日,《穿越烽火》在南昌市举行江西省首映礼暨推广曲《锦》发布会。7月28日晚,以第3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举办为契机,纪录电影《穿越烽火》在武汉举行首映仪式,正式启动影片的全国首映活动。2023年9月28日下午,《穿越烽火》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观影会。
纪录片配乐
制作与出品
制作团队
出品公司
纪录片特色
已知与未知的多重架构
剧组开始想采取剧中剧的形式,展现两个空间的叙事——今天的我们和拍电影的他们。但是由于当时延安的条件有限,袁牧之、吴印咸等纪拍摄的纪录电影《延安与八路军》影片拍摄完成后被送往苏联洗印,苏德战争爆发,胶片最终遗失。《穿越烽火》剧组最终选择三层架构。分别是“今天的我们”,对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影片的寻找成为全片的故事推动线索,随着寻找的不断深入,逐步展开影片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的讲述。以及“曾经的他们”,根据袁牧之、吴印咸和冼星海,他们的人物命运围绕《延安与八路军》这部影片的脉络展开。第三层是镜头背后,袁牧之、吴印咸和冼星海表现的时代。在这一层叙事当中,他们所处的时代、他们眼中的延安与八路军是着力表现的内容主体。
历史的复刻与还原
还原历史细节和情境,追求历史复刻是《穿越烽火》的一种影像处理风格,同时搭建现在和过去的一种相遇和对话的氛围。追寻这部电影的踪迹,创作者走他们曾经走过的路,去他们曾经去过的城市与乡村,做他们曾经做过的事情,展现在观众眼前的却是极尽努力的相同中的不同,观众在走进历史人物和故事的同时,也会感受到情感的冲击。影片中《马路天使》拍摄片场、黄帝陵第一个镜头、白求恩大夫做手术等片段都严格地进行了历史情境的复刻,剧组找到了当时的照片,让历史复刻成为可能。电影团工作日常及工作流程是全片另一个重点表现的复刻场景。剧组查阅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偶有照片,却没有直接的活动影像资料。当时胶片稀缺,他们不可能有记录自己的机会。于是根据后来的回忆文字,剧组进行当时电影团工作流程的复刻。
获得荣誉
票房
截至2023年10月16日上午10点,《穿越烽火》累计票房80.7万,首日票房3.6万,累计分账票房80.4万。总人次2.4万,首周票房17万,片方分账31.7万。
作品评价
《穿越烽火》特别好,延安电影团是溶于我们骨子里的故事。《穿越烽火》超越了我的记忆,使我对延安电影团有了更新颖深刻的印象,加厚加宽了我的记忆。这个故事讲得好,对延安精神的传递,我相信延安电影团的老人家们会非常欣慰,不仅我们这样有家传渊源的后代,就是年轻一代也是可以被感动和激励的。(延安电影团的早期成员之一、中国著名剪辑师、中央新影第二任厂长钱筱璋的女儿张岱评)
从《穿越烽火》这部影片中能够看到文艺事业和时代、和党、和人民的紧密关系,通过人民电影事业的开端见证了我们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和初心信仰。(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闫少非评)
纪录电影《穿越烽火》以寻找遗失于战火的电影胶片为主线,历时三年,辗转多地进行拍摄,真实还原了经典的历史场景,并且全新解读现存的历史影像,生动讲述“镜头背后的故事”,影片中的部分文献资料为首次披露。(潇湘晨报评)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角色介绍
纪录片制作
创作理念
前期筹备
细节处理
内容主体
拍摄过程
拍摄时间
取景制作
演员表演
道具
宣发
纪录片配乐
制作与出品
制作团队
出品公司
纪录片特色
已知与未知的多重架构
历史的复刻与还原
获得荣誉
票房
作品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