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Global History),又称
世界史(World History)或国际史(International History),是一种从全球视角研究历史的学术领域。在全球史的研究实践中,学者们通过跨国家、跨地区、跨民族、跨文化的视角,探究历史现象的互动性和整体性。尽管全球史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但学者们在其基本理念上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包括打破
民族国家界限、整体观、互动观、反
欧洲中心论以及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应用。全球史的研究主题可分为通史类、区域性、专题性以及微观个案等多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其特定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全球史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
历史学观念,也是一门新兴的历史学分支学科,它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历史学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一种反应。
要理解“全球史”与“世界史”之间的关系,还得从欧美与
中原地区的史学及学科传统谈起。欧洲自基督教史学产生起,形成了宏观人类史的编纂传统。17世纪以后,以欧洲为中心的“普世史”、“世界史”、“通史”等宏观世界史著作贯穿于西方史学之中。然而,到了19世纪中叶,随着职业历史学的产生,欧洲史学开始依赖档案资料和局限于民族国家,民族国家史由此兴盛起来。到了20世纪上半叶,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和汤因比的《历史研究》陆续出版,打破民族国家界限的综合历史著作才又开始复兴。不过,这些历史著作大多存在两个局限,一是以欧洲史为中心;二是将各地历史简单地罗列在一起,缺乏相互联系。
1963年,
威廉·H·麦克尼尔的《
西方的兴起》出版,被普遍认为是“新世界史”(全球史)兴起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它试图克服上述两个局限。麦克尼尔从全球视野和互动视角来考察历史的做法,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逐渐得到史学界的认可。于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世界史”在美国的研究和教学中发展起来,并且到80年代末发展成为大学中一门培养人才的学科。由于此前欧美的教育体制中没有“
世界史”专业,因此他们用了“世界史”(而不是“新世界史”或“全球史”)作为这门新兴的
历史学分支学科的名称。当然,也有少数学者提出“全球史”应主要指近现代以来全球化的历史,应与“世界史”区别开来。但是,大多数欧美学者认为,“世界史”、“新世界史”、“全球史”三个概念并无多大差异(而且它们经常被混用),都意味着一门区别于已有国别史和地区史的新学科,主要标识是以跨国家、跨地区、跨民族、跨文化的历史现象为研究对象,从广阔视野和互动视角来考察历史。20世纪90年代末,当这一史学观念传到我国时,一方面因为我国已有自己的“
世界史”概念和学科,另一方面为了体现其新史学的特征,我国史学界一般称之为“全球史”。
目前,“全球史”这个概念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全球史学者从自身的学术传统和理解出发,从事着各种全球史研究实践,并相互开展争鸣。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全球史学者没有共识,他们从事研究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这些理念包括:(一)打破
民族国家的界限,以跨国家、跨地区、跨民族、跨文化的历史现象为研究对象。(二)整体观。将研究对象置于广阔的相互关系情境中来理解和考察。(三)互动观。将研究对象置于互动网络体系中,从互动来理解历史,强调互动者互为主体。(四)反对
欧洲(西方)中心论。(五)力求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其中,“互动”是全球史研究的核心理念。有学者强调:“互动理念可成为匡正既往‘西方中心论’的利器,同时为书写新的全球史提供了多种思路和指南。”
全球史的兴起至今已有30多年,综合各种研究实践,根据研究主题的大小,可将其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一)通史类全球史。这类著作多为教材或普及性读物,因此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如
勒芬·斯塔夫罗斯·斯塔夫里阿诺斯的《
全球通史》、杰里·本特利和赫伯特·齐格勒的《新全球史》等。(二)区域性全球史。此类研究将某个或多个区域置于全球情境中来考察,强调区域体系以及区域间的互动关系,或者对不同地区进行比较。例如,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的《
现代世界体系》、
冈德·弗兰克的《白银资本》、米洛·卡尼的《世界历史上的印度洋》、
彭慕兰的《
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等。(三)专题性全球史。即对同类现象或同一主题(政治事件、制度、性别、移民、贸易、技术、思想观念、生态环境、疾病等)进行全球史的专题研究。例如,大卫·阿米蒂奇的《独立宣言:一部全球史》、菲利普·柯丁的《
世界历史上的跨文化贸易》、克莱夫·庞廷的《
绿色世界史》、
威廉·H·麦克尼尔的《
瘟疫与人》等。(四)微观个案全球史。即以某个小地方、旅行家、商品、概念、国际组织等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广阔的关系情境中,探讨其全球性或者考察其广域性的流动及其意义。例如,唐纳德·怀特的《世界与非洲的弹丸之地:冈比亚纽米地区的全球化史》、罗斯·邓恩的《伊本·巴图塔的冒险经历:一个14世纪的穆斯林旅行家》、托尼奥·安德雷德的《一个中国农民、两个非洲男孩和一个军阀:迈向一种微观全球史》、斯文·贝克特的《棉花:一部全球史》等。
在美国,世界历史教育经历了从1884年美国历史协会倡导的全球尺度历史研究,到T. Walter Wallbank和Alastair M. Taylor合著的《文明的过去与现在》(1942年)成为第一本在美国出版的世界历史
教科书的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视角得到了加强,尤其是在
亚洲和非洲方面的知识。Louis Gottschalk、William H. McNeill和Leften S. Stavrianos等人成为了将世界历史融入
美国大学课程的领导者。Patrick Manning和Ross E. Dunn等教授也在推广创新的教学方法。
全球史的史学理论根植于19世纪的Leopold von Ranke提出的Rankean历史实证主义,这是一种经典的
历史学模式,如今与
后现代主义相对立。Oswald Spengler和Arnold J. Toynbee的作品都是尝试将原始史料为基础的历史研究与普遍历史相结合的例子。Spengler的工作更具概括性,Toynbee提出了一个允许研究“文明”的理论,使源文献为基础的历史撰写与普遍历史撰写相融合。两人都试图将目的论理论融入普遍历史的总览中。Toynbee发现普遍历史的目标是单一世界国家的出现。狭义的全球史是指西方(主要为西欧北美地区)的全球史。广义的全球史超越了西方,受到各地区
历史学传统及变革的影响。
中原地区全球史研究的发展,既表现在从史学理论的角度界定全球史的概念和方法,同时也表现在不断深化的各种专题研究,成为中国世界历史学自身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