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
乔斯坦·贾德所著关于西方哲学史的小说
《苏菲的世界》(Sophie's World)是挪威作家乔斯坦所著的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1991年首次以挪威文在挪威出版,而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世界发行。
《苏菲的世界》讲述了一个快过十五岁生日的小姑娘苏菲收到两封奇怪的信,信中有“你是谁”和“世界从何而来”这样两个问题,但找不到关于寄信人的任何信息。 此后苏菲不断收到自称为哲学家的神秘人寄来的书信,他以书信的形式向苏菲介绍哲学的历史和基本理论。而后苏菲设法得知了这两封信来自于一位名叫艾伯特的哲学家。就这样,苏菲开始从艾伯特那里学习哲学。而在另一角色席德的生活中,苏菲和哲学家都是虚构的,是父亲艾勃特·纳格写的书中的角色,只存在于想象中,这本书则是送给席德的生日礼物。小说末尾苏菲在哲学导师艾伯特的暗示下渐渐意识到自己只是书中的一个角色,全书最终以开放式的结局告终,艾伯特和苏菲逃出了书中世界,来到了席德所在的世界。作为小说核心的哲学课程主要介绍的是西方哲学史,从第一讲神话开始,一直讲到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整个课程依时间顺序分阶段讲授,每一讲介绍某一个时期的哲学发展情况或者一位哲学家。从古希腊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启蒙运动浪漫主义时期等等。
乔斯坦在撰写《苏菲的世界》时巧妙地运用了三重虚构的框架,使三个主要叙述者(艾伯特、苏菲和席德)分别从各自的角度观察和描述,从而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作者善于运用生活中的例子解释原本深奥抽象的哲学概念,使其更加通俗易懂。《苏菲的世界》被誉为“二十世纪百部经典之一”,获挪威“宋雅·赫格曼那斯童书奖”、德国时代周刊》文学奖等诸多奖项,还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和漫画。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乔斯坦·贾德出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时世界的整体趋势是和平的。挪威积极参与了北欧合作进程,与芬兰丹麦瑞典冰岛等国建立了紧密的伙伴关系,避免和国际上的主要国际集团之间发生冲突。在此后的多年里,挪威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稳定的发展。时代给乔斯坦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苏菲的世界》中的人物也都是生活在和平年代,每个人都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积极关注人生终极意义。联合国发布的“人类发展年度报告”显示,挪威的人类发展水平居于首位,主要原因是挪威拥有巨大的石油财富和较少的人口数量。且由于公共收入很高,挪威有能力提供免费的小学、中学、大学教育,向全体国民提供最全面的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和良好的医疗条件。社会的医疗、福利和服务制度的完善让乔斯坦无需为自己的生活而忧虑,选择放弃教师生涯,成为一名职业作家。
作者经历
《苏菲的世界》作者乔斯坦·贾德1952年出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自出生起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是一位校长,母亲是老师并有撰写童书的经历,特别是他母亲对他的影响较大。乔斯坦·贾德进入奥斯陆大学后,主修哲学、神学及文学,毕业后曾担任文学与哲学教师,这段期间他把知识用于实践,他了解了学生普遍的认知水平与领悟能力。他在访谈中提到是十年哲学教师的职业经历奠定了《苏菲的世界》这部作品的哲学底蕴。在着手创作《苏菲的世界》的前一年,即1990年,乔斯坦创作了小说《纸牌的秘密》,讲述了父子二人穿越欧洲去寻找多年前离家出走的母亲的故事。他们到了雅典后,父亲开始给十几岁的儿子讲一些曾经在雅典居住过的哲学家的故事。之后乔斯坦·贾德有了延伸的思考: 当这个孩子回家后,也许会想去图书馆借一本关于哲学的书,而图书馆管理员可能会笑着说类似于“你太小了,还得等等”这样的话。他觉得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也应该能看哲学书,于是决定在多年哲学和历史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写一部通俗易懂的哲学类小说。乔斯坦称创作时很有灵感,整日整夜地坐在书桌前写,三个月就完成了《苏菲的世界》的创作。此书出版后,很快就成为极受欢迎的一本书,很长时间内都位居畅销书的榜首。挪威的邻国丹麦最先引进并发行了这本书,而后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在德国,《苏菲的世界》在1994年、1995年连续两年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名列榜首。
内容情节
《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关于哲学史的小说,共包括35个章节。小说开端,快过十五岁生日的小姑娘苏菲收到了奇怪的信,信中有“你是谁”和“世界从何而来”这样两个问题,还收到一张邮戳来自黎巴嫩的明信片,收件人是“请苏菲转交给席德”。而后,苏菲不断收到自称为哲学家的神秘人寄来的书信,他以书信的形式向苏菲介绍哲学的历史和基本理论,每封信介绍一个时期的哲学或者一个西方代表性哲学家。 这种奇特的哲学课程从希腊神话开始,按哲学发展的时间顺序介绍了古代自然派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洲中世纪哲学,文艺复兴,勒内·笛卡尔伊曼努尔·康德浪漫主义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卡尔·马克思查尔斯·达尔文等等。 自收到这位神秘哲学家的书信后,苏菲通过读信的方式开始学习哲学。苏菲一直希望弄清楚哲学家的真实身份,为此她想办法跟踪和调查哲学家的行踪,后来得知信来自于一位名叫艾伯特的哲学家,艾伯特在信中自述想通过书信的方式给苏菲讲一门哲学课程。
在小说第23章“柏客来”中,故事中心突然发生了转移。15岁的少女席德得到了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是爸爸艾勃特为她写的一本名叫 《苏菲的世界》的书。她的爸爸是挪威联合国部队的少校,此时驻扎在黎巴嫩,一向对哲学很感兴趣。少校把苏菲、艾伯特写进书中并把它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席德,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要给他的女儿席德上一门哲学课程,希望席德通过阅读此书完成哲学启蒙。艾勃特少校“请”哲学家艾伯特在书中讲授这门哲学课程,他真正的学生其实是席德,而非苏菲。而在末尾,苏菲在艾伯特的暗示下渐渐意识到自己只是书中的一个角色,是艾勃特少校意识的一部分,在完成自己作为主角的任务之余,开始了向创造者(艾勃特少校)的抗争。最终,这本书以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告终,艾伯特和苏菲逃出了书中世界,来到了席德所在的世界。
角色介绍
苏菲
苏菲·阿曼德森是《苏菲的世界》的主角,她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又活力十足的女孩,为人友善但不善交际。苏菲很有自己的想法,只愿说出自己的心中所想,同时充满冒险精神。她在探索哲学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人类的局限性,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和思考方式。而当哲学导师艾伯特暗示苏菲他们并非真实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时,苏菲震惊、痛苦、崩溃,她开始怀疑自我价值,怀疑自己的理想和存在的意义。也正是在艾伯特的开导下,苏菲重新振作起来,她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发现自己的价值。最终和艾伯特一起逃出了书中世界,来到了席德所在的世界。
艾伯特
艾伯特·诺克斯是苏菲的哲学老师,通过书信的形式给苏菲授课,在信中向苏菲介绍哲学的历史、思想家和观点。艾伯特代表着理想的哲学家,信仰哲学,从不急于判断,习惯思考自己的所做所为。艾伯特是位出色的老师,很善于启发开导苏菲,努力让苏菲意识到自身存在的可贵。
席德
席德是艾勃特·纳格的女儿,苏菲和艾伯特都是父亲艾勃特·纳格为她庆祝生日而创造出的人物。席德和苏菲一样爱沉思,书中的哲学家引发了席德的极大兴趣。席德还极富同情心,她因父亲能掌控苏菲和艾伯特的生活而对他们产生同情。席德习惯深思熟虑,有时会相信直觉甚于其理智,她的直觉告诉她苏菲真实存在。
艾勃特
艾勃特·纳格是席德的父亲,十分希望女儿学习哲学,他为了给深爱的女儿生日礼物而写书创造了苏菲和艾伯特,目的是通过这本书给他的女儿席德上一门哲学课程,希望席德通过阅读此书完成哲学启蒙。他为联合国工作,关心世界,希望人们可以和平、和谐地相处。像艾伯特一样,艾勃特·纳格在内心中也是一位哲学家,主张哲学应该列入学校的基本课程。
主要思想
《苏菲的世界》既是小说又是哲学史,哲学是贯穿其始终的主题。作为小说核心的哲学课程主要介绍的是西方哲学史,其内容设计完整,第一讲从神话开始,一直讲到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整个课程依时间顺序分阶段讲授,每一讲介绍某一个时期的哲学发展情况或者一位哲学家。从古希腊经过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启蒙运动浪漫主义时期,每个时期的每一位利奥六世的好奇与追寻引领着人类不断加深对自身与世界的认识,哲学的价值就在于质疑与探索。哲学是作为与生活相统一的事物而出现的,贾德在书中强调,要想成为一名哲学家就不能停止提出问题。人们提出的问题可能并没有任何答案,但正是因为能够提出问题才让人成为人,比如人为什么会生活在这里,什么才是好生活等等,所有这些哲学问题就是人们最重要的问题。或许哲学无法给出人生的答案,也不能使生活更简单,但它会让人对自己的存在而充满好奇。贾德认为哲学与生存同等重要,假如人们生活中缺乏哲学思辨,那么就失去了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也降低了自己原本可以达到的理解高度。苏菲和弗里德里希·艾伯特需要运用哲学去理解他们的世界,艾伯特努力让苏菲意识到她自身的存在是多么了不起。哲学是一项不断进行的、毕生的追求。
艺术特色
三重虚构的框架
《苏菲的世界》中包含三个主要叙述者:艾伯特、苏菲和席德。这三个人分别从各自的角度观察和描述,艾勃特的哲学课程、苏菲的故事和席德的故事交叉进行,形成了三重虚构的框架,从而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在小说开始时,以小女孩苏菲的角度诉说日常生活,紧接着便出现了神秘人的书信,以一个哲学家的视角向小女孩苏菲介绍西方哲学史。到了故事的中段,另一个小女孩席德出现了,在她的生活中,苏菲和哲学家都是虚构的,书中的苏菲和给她写信的艾伯特只是艾勃特·纳格为她撰写的书中的角色,他们只存在于想象中。这样三个不同的视角组成三重叙述层面,相互交叉在一起,构成了这部小说的复调结构。这样奇特的叙事艺术归属于后现代主义文学叙事技巧中的一种——“元小说”。乔斯坦运用元小说的形式使得小说与哲学史完美融合,相得益彰,成为当代外国文学史上小说创作的一个经典范例。
通俗易懂的语言
哲学往往被认为是高深难懂的,而《苏菲的世界》能够畅销的重要原因在于它将哲学通俗化了。作者善于运用生活中的例子解释原本深奥抽象的哲学概念,读来通俗易懂,拉近了读者与哲学的距离。小说中经典的打比方是“伊曼努尔·康德的眼镜”。在艾伯特给苏菲讲康德的哲学理念时,他请苏菲戴上一副红色镜片的眼镜,苏菲发现戴上之后她所看到的一切都变红了,艾伯特借此解释了理性在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理性和这副红色眼镜一样会限制人感知现实世界的方式,怎么看周遭世界取决于你所戴的眼镜,也就是人的想法和理性,但即使看到的一切东西都是红色的,也不能认为世界本身就是红色的。这样,原本抽象的哲学理念变得生动而容易理解。
作品影响
《苏菲的世界》是闻名世界的经典,被誉为“二十世纪百部经典之一”,荣获挪威“宋雅·赫格曼那斯童书奖”、德国“青少年文学奖”、德国《时代周刊》文学奖、中国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等诸多奖项,入选《人民日报》“网友心中的经典之作”。作者乔斯坦凭借此书奠定了其全球十大作家的地位。《苏菲的世界》1991年首次以挪威文在挪威出版后被翻译成九十余种语言在全世界35个国家发行,全球销量超过3亿册,长期占踞各国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在欧洲、美洲和亚洲发行了几百万册,一度名列德国和美国的畅销书排行榜之首,在日本出版发行的第一个月就售出了50万册。在中原地区作家出版社于1996年推出中译本,之后广受中国读者喜爱。
相关评价
美国《美国出版人周刊》评价:该书是一个将学术作品通俗化的杰出范例,未曾修习哲学概论的人,可以把它作为一本最佳的入门读物,而学习过此门课程但已忘却大半的人,该书则是温故而知新的得力之作。
《德意志星期日汇报》评价该书:“贾德这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可谓空前创作,他证明了哲学不一定是一些与现实脱节的学院人士躲在象牙塔里所写的东西。”
该书作家乔斯坦称:好奇心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这也是《苏菲的世界》的一个主题。
作家与评论家马德兰·蓝格尔评:《苏菲的世界》有助于使读者以阅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游览从柏拉图以前一直到20世纪的世界哲学史,而丝毫不产生任何枯燥厌烦的感觉。
作家南方朔评:《苏菲的世界》可以当做哲学启蒙书来阅读。它的小说部分,苏菲的主体自觉过程则颇像侦探故事加上现代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哲学加侦探,加幻想,再加上宇宙观,它让人更加心胸开阔。
衍生作品
电影
电影《苏菲的世界》1999年8月6日于挪威上映,根据同名哲学畅销小说《苏菲的世界》改编,由埃里克·古斯达夫逊导演,乔斯坦、彼特·斯卡弗兰编剧,西莉亚·史都斯坦托马斯·冯·布罗姆森比约恩·弗洛伯格汉斯阿尔弗莱德等主演。
漫画
漫画版《苏菲的世界》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比利时的文森特·扎比斯改编,法国的尼比克绘画,张佳玮作译。此漫画用全景式展现人类文明史,用清新的画风、电影化的场景讲述故事,用图像赋予哲学家具体可感的形象。复旦大学梁永安教授评价:“这本书不是简单的‘图解’,这本漫画书打开的是思想的童心。”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作者经历
内容情节
角色介绍
苏菲
艾伯特
席德
艾勃特
主要思想
艺术特色
三重虚构的框架
通俗易懂的语言
作品影响
相关评价
衍生作品
电影
漫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