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
学名:Gracula religiosa)为
椋鸟科[liáng niǎo kē]鹩哥属鸟类,体长234~304毫米,体重165~258克。通体黑色,头和颈具紫黑色金属光泽,头顶中央羽毛硬密而卷曲,眼下有一橙黄色裸皮斑及一同色延至后枕部的肉垂。虹膜褐色、嘴橙黄色,须、喉蓝黑色。背、肩具金属紫黑色光泽。翅根部有一宽阔的白色翅斑,飞行时明显可见。脚为亮黄色。
鹩哥分布于
印度、
斯里兰卡、缅甸、
泰国、
马来西亚和
印度尼西亚等国。在中国分布于
云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东省、澳门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
海南省。在美洲的一些地方也有引进的
种群。鹩哥主要栖息于低山
丘陵和
山脚平原地区的森林中,在森林边缘林木较为稀疏的地带尤为常见。其活动地区海拔从
地平线到300-2000米之间的山上,喜欢降雨量和湿度都很高的地区。
由于过度捕捉和环境条件恶化,致使鹩哥种群数量日趋减少。其种群数量无确切数字,但2016年估计其总数不超过100万只。2016年,鹩哥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无危(LC)。2021年鹩哥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命名与分类
最早命名鹩哥的是
瑞典博物学家
卡尔?冯?林奈博士(Linnaeus,1758)。
亚种分类见下表:
形态特征
鹩哥体长234~304毫米,体重165~258克。通体黑色,头和颈具紫黑色金属光泽。头顶中央羽毛硬密而卷曲,眼先和头侧被以绒黑色短羽。虹膜褐色、带有一白色外圈,嘴橙黄色,须、喉蓝黑色。眼下有一橙黄色裸露皮肤斑,与眼下黄色裸皮斑相连的还有一黄色肉垂,从眼下开始向后经耳羽一头侧到后枕。
背、肩具金属紫黑色光泽,两翅和尾黑色而少光泽。初级飞羽基部白色,形成一宽阔的白色翅斑,飞行时明显可见。腰和尾上覆羽具绿黑色光泽,其余下体黑色,羽缘紫黑色具金属光泽。脚为亮黄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鹩哥分布于
印度、
斯里兰卡,缅甸、
泰国、
马来西亚和
印度尼西亚等国。在中国分布于
云南省西部的
盈江县、南部的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南部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
海南省。在美洲的一些地方也有引进的
种群,包括
波多黎各及美国等地。
栖息环境
鹩哥主要栖息于低山
丘陵和
山脚平原地区的竹林、次生林、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在森林边缘林木较为稀疏的地带尤为常见,也见于耕地、旷野和村寨附近的小块树林里及咖啡种植园中。其活动地区海拔从
地平线到300-2000米之间的山上,喜欢降雨量和湿度都很高的地区。在周围有高大乔木的空地是鹩哥最为喜爱的
栖息地,在这种生境当中,高大的树木可以提供安全的巢址,空地则可以使鹩哥及时发现接近的捕食者。
生活习性
活动特点
鹩哥基本都在树上活动,更喜欢停留在枯枝的最高点上。它们不像其他鸟类那样两脚分开移动走路,而是侧身用双脚在树枝上进行跳跃。
觅食习性
鹩哥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
无花果、
榕树等植物果实和种子。以及
浆果和蜥蜴。它们大多数时间在树上进食以及捕猎,也会捕捉在空中飞行的
白蚁。
社群行为
鹩哥常以3-5只的小群活动,冬季可集成10-20只的大群。鹩哥的社会性较强,若当群中有个体受伤或死亡,其他鹩哥会长时间地在事发地点附近盘旋鸣叫,表达对同伴的关注。鹩哥最多可结成50只左右的大群。成对的鹩哥在群体中更为亲近。
鸣叫行为
鹩哥的鸣叫声音清脆、响亮且婉转多变。在繁殖期间,它们的鸣叫更加激昂,常常彼此呼应,以吸引异性和宣示领地。有趣的是,鹩哥能够模仿其他鸟类的鸣叫声,甚至学会简单的人类语言。
清洁行为
鹩哥在饲养条件下常会用水洗澡,以保持羽毛清洁和健康。它们通常选择可淹没腿弯且腹部羽毛能接触到的水源进行沐浴。这种洗澡习惯有助于消除身上的
寄生昆虫,并使羽毛保持光泽。同时,鹩哥在水中玩耍的行为也为人们带来了愉悦的心情。在野生环境下它们一般会利用露水和雨水进行沐浴。
生长繁殖
发情交配
鹩哥是一种“一夫一妻”制的鸟类。3月初,鹩哥便开始进入发情阶段,3月下旬的时候雄鸟开始出现占巢行为,并驱赶靠近巢的其他的雄鸟。与此同时,
雌鸟也出现斗殴现象。雌雄的这种行为直到4月底雌雄配对结束后才停止。
鹩哥的繁殖一般在每年的4-7月,期间鹩哥精神兴奋,行为较为活跃。雄鸟叫声较平日嘹亮且音调高。雌鸟会伸展尾巴上下拍打来吸引雄鸟,同时发出“吱吱”的叫声。当雌鸟翅膀下垂,抖动频率较高并发出响声时,雄鸟会与之交配。
营巢产卵
巢址一般会选在大树上的
树洞中。鹩哥会利用旧巢,也会用嘴扩大和清理树洞,洞内常铺有羽毛、树叶、枯草等,有时也会没有铺垫物。
雌鸟每次
产卵2-3枚,多为3枚。卵为蓝绿色,上面还会有栗褐色或红褐色斑点,卵的长径平均为36.5毫米,短径平均为25.5毫米。雌鸟产卵需要花费3-5天,每产1枚卵后间隔1-2天再产下一枚。几对鹩哥可以在同一棵树上筑巢,彼此之间不会争斗,但大多数巢会相距1千米以上。
孵化育雏
卵的孵化期为2-3周,主要由雌鸟完成,雄鸟则多数时间都在履行保护巢穴的责任。雏鸟出壳后,雌雄鸟都会参与喂养。起初以雌鸟饲育为主,半个月后雄鸟喂食次数多于雌鸟,幼鸟进食动物性食物较多。
雏鸟的生长很快,8日龄时睁开眼。11日龄时,头颈部的肉垂很明显。14日龄时,全身长出黑色的尖羽,特别是翅膀的飞羽生长较快。20日龄时,头颈部的肉垂已接近成鸟的形状,但较小而色浅。雏鸟在26日龄时,正式出窝,并能返回巢内过夜。幼鸟在1个月后羽翼丰满离巢,
亲鸟们则会抓紧时间再来一次,在每个
繁殖季节,鹩哥都会繁殖2-3次。其卵和雏鸟可能会被蛇或者犀鸟取食。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鹩哥全球种群并无具体数量,但在其分布地区较为常见。尽管鹩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但截止2016年其全球数量依然在缓慢下降,其数量估计不超过100万只。历史上,中国广西南部地区的鹩哥种群资源相对丰富,但到2001年与发现该鸟类的相关报道已经很少。鹩哥在中国
云南省也较为少见,仅
海南岛还有一定种群数量,但亦不丰富。
致危因素
鹩哥面临的主要威胁是过度捕捉和环境条件恶化。根据CITES数据,从1994年到2003年,超过170万只野生捕获的个体被出售。因为鹩哥有模仿声音和人类语言的能力,它们是最受欢迎的鸟类宠物之一。由于幼鸟更容易训练,人们会从鹩哥的巢中偷走幼鸟,这会导致鹩哥繁殖成功率下降,很多情况下会导致其繁殖完全失败。
保护级别
2016年,鹩哥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无危(LC)。
2021年,鹩哥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2023年,鹩哥被列入《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相关国际贸易被严格限制。
保护措施
中国在
云南省建有西双版纳、纳板河、铜壁关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鹩哥在这些保护区内有分布,这些保护区也为鹩哥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坚实基础。
主要价值
鹩哥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在生态方面,鹩哥喜食果实,可以传播植物种子。在观赏方面,鹩哥是较为著名的
鸣禽,其饲养历史悠久。鹩哥的鸣声婉转悦耳,能发出富有旋律的音调,亦会仿效其他鸟类鸣叫。对声音的学习能力强于其他鸟类,能唱短曲以及学习人类说话。但在中国鹩哥属于保护动物,禁止个人饲养。
参考资料
鹩哥.《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20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