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亚
傣族的民间打击乐器
光亚,傣语称“光酣咬”或“光克腊”,意为细腰长尾巴鼓。汉语称“象脚鼓”,因形制像大象脚而得名。明代以前光亚就出现在傣族地区了,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拍击膜鸣乐器,也是具有特色的传统民族乐器。
光亚是一种鼓面较大的单面鼓,鼓身中段稍细,上下两头为半圆锥体形,尾端呈喇叭形,一面蒙牛乳业皮,另外一面空置,无固定音高,用一线记谱。它音色浑厚有力、节奏明快,多和铓锣、镲进行配合,用于嘎央舞、马鹿舞、孔雀舞等众多民间舞蹈伴奏,是打击乐队、傣剧乐队的主要伴奏乐器。通常在民俗活动、节日庆典、喜庆日子时进行敲打,能够烘托热烈的氛围。主要流行于云南西双版纳、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傣族,以及景颇族、佤、傈僳族、拉、布朗族阿昌族、德昂等少数民族中。2011年,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在中南半岛的缅甸、泰国老挝等国家均有使用。
构造与种类
光亚鼓身修长,鼓面大,鼓身中段稍细,上下两头为半圆锥体形,尾端呈喇叭形,形制像两个象脚拼接,主要由鼓胸、鼓腰、鼓足三部分构成。光亚没有固定音高,以鼓上端蒙牛乳业皮的面为奏击面,用一线记谱。光亚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均有使用,种类繁多,形制大小不一,根据尺寸可分为大光亚、中光亚、小光亚三种类型。
大光亚高约180~200cm,鼓面直径约35~38cm。鼓胸是呈杯形的共鸣体,长约60厘米,下部呈弧形收缩与鼓腰相连接;鼓腰是空心的圆柱体,长约100厘米,最细处直径约15厘米,外表刻有环形纹饰;鼓足呈喇叭口状,其上绘有莲花图案;整个鼓身用杧果或椿木制作,鼓面蒙上黄牛皮。鼓面、鼓胸下部,分别固定在鼓腔边的圆形藤圈上,通过调整鼓皮的张力,来调节光亚的音高;现在傣族人民会在鼓身上画上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鼓带更是有刺绣精美的民族图案,鼓带一侧或缀以金黄的穗边,或织作缀以各色绒球的网状,整体外观较为精美。多和铓锣、镲配合,用于各种民间舞蹈伴奏。
中光亚高约75~100cm,鼓面直径约30cm,形制构造、装饰和大光亚无异,是傣族地区流传较广,使用较多,演奏技巧比较高的鼓。在云南德宏地区称作“光旺”,意为短小的鼓,鼓高约80~100cm,;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称作“光托”,意为拳头敲击的鼓,它的腔体比德宏地区略短,高约70-85cm;多和镲、锣配合,除用于伴奏各种舞蹈之外,还用于富有特色的竞技比赛中。
小光亚高度约20~30cm,鼓面直径约12cm,形制构造和大光亚无异。在云南德宏傣族地区称作“光埋播”,意为竹鼓。用粗且很厚的竹子制成,鼓面蒙猪皮或羊皮;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称作“光”,意为小鼓。用木头制作,共鸣腔比例较大,鼓腰及鼓足短小,鼓身绘以鲜艳精美的色彩。小光亚一般均用棍击,是孩童的玩具性乐器。
演奏
光亚是傣族地区流行最广,使用较多,技巧较高的鼓。演奏时,将鼓挎在肩上或将鼓直立于地面。挎在肩上时将鼓身斜置于左侧臀部,鼓面朝前,身体略向右倾斜,左手扶鼓框边缘,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和右手配合交替拍击鼓面,右手多击重拍,用半握拳捶击。
有正拍、闷拍、指拍、掌拍、拳击等多种敲击方法,可击奏出不同的音色和复杂的节奏。每到演奏高潮或情绪热烈时甚至有用手肘、脚掌、膝部来敲击鼓面。在鼓面的中心处糊上一层糯米饭,可以起到扩音、调音和加强鼓声共鸣的作用。短光亚音色浑厚有力、激荡人心,而长光亚音色清脆,节奏明快。在双面鼓、镲、铓锣的配合下,既可用于嘎央舞、马鹿舞、孔雀舞等众多民间舞蹈伴奏,也可由演奏者边舞边奏,获得生动且具有民族色彩的效果。还可以在乐队中作为色彩性节奏乐器使用,表现形式多样,演奏技巧节奏丰富、音色变化多样。
历史
光亚的历史悠久,但是它的历史起源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民间也流传着很多说法,但总体以神话传说为主要依据。最早记载光亚的文献是明代李思聪的《云南通志·百夷传》:“车里乐者,车里人所作,以羊皮为三五尺长鼓,以手拍击之,间以铜铙、铜鼓、拍板,与中原地区僧道之乐无异。”文中的“三、五尺长鼓”其实指的就是光亚,可见在明代以前,傣族地区就已经出现光亚了,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书中也阐述了光亚与宗教活动有密切的联系。傣族的男女老少都喜爱唱歌跳舞,民间流传着这样两句民俗音乐:“鼓铓打,孔雀跳, 鼓铓停,山歌唱。”可见光亚与傣族人民生活密切的联系。
在长期的发展传承中,各民族和傣族杂居受到傣族文化的影响,光亚也在各民族中不断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民族特色的新艺术。与布朗族传统文化艺术相互融合,不仅成为布朗族常用的乐器,也发展出以蜂桶鼓舞为典型代表的新艺术;光亚在佤语中称作“格兰”,已成为佤族祭祀歌舞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打击乐器;在景颇族拉祜族阿昌族德昂族等众多少数民族中也成为常见的打击乐器。
除此之外,光亚虽然在中南半岛的缅甸、泰国老挝等国家也较为流行,但是各国的古籍里都没有详细记载光亚的出现时间、地点、始创者或最早使用这种鼓的民族,使用最多的缅甸也只是在音乐舞蹈书籍里提到光亚鼓舞在古代已经很流行了。缅甸语称短光亚为“锅鼓”, 长光亚为“掸族锅鼓”,而高棉语称为“斯阔帝”。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光亚舞乐表现,缅甸的缅族有舞姿优美的“雅跳”和以说、唱、舞相结合的“晃跳”两种;泰国民间有“特腾”舞,以木琴、 锣、、铃等打击乐器为伴奏,营造出热烈的气氛。
传承与困境
光亚主要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傣族集居地区流行,傣族男子中,从小孩到老人都会跳光亚鼓舞和打光亚,许多傣族民间舞蹈的步伐也是听“鼓语”来变化的。它常作为色彩性节奏乐器使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深受傣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乐器之一。每到秋收过后的农闲时节,各村寨鼓手要进行光亚竞技比赛,村寨之间、佛寺之间相互对赛,凡鼓音动听和技艺精湛者都能获奖;恰逢节日期间,人们也要给光亚穿上有彩球点缀的网状“鼓衣”,尾部插一束孔雀羽毛,每家每户都敲响欢乐的光亚,村村寨寨沉浸在喜庆之中;在民俗活动中,配合着双面鼓、铓、镲,用来伴奏孔雀舞、马鹿舞、鱼舞、白象舞等各种卓越多姿的民间舞蹈;同时,在长久的历史衍变和积累中,形成了能用来表达出喜、怒、衰、乐复杂情绪的鼓语。这些都让光亚在漫长的历史中得以继续传承和普及。
光亚在傣族地区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傣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在2011年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1世纪后相关人士不断完善光亚保护机制、加强资金保障和保护力度、加大语音及视频等形式资料记录,增强非遗历史记忆和展演,为发展传承光亚做出了强有力的保障。
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加快,一些民俗风情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部分当地人不注重传承和保护当地民俗文化 ,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 ,致使象脚鼓随着老艺人的逝世而失传 ;传承艺人年龄分布不均,缺乏新生代参与;以口头传授、现场演示为主要传承方式,传承结构单一,从而出现了失传断层的现实困境。
民间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勤劳的樵夫上山砍柴,见到一棵空心的大象筋树,树干上有一个大洞,大风一吹就发出好听的响声,樵夫用树叶盖起树洞,音响便停止了,他用手指弹树叶,声音又响了起来。于是,他就把这棵象筋树砍倒,取其一截,将两头砍齐削平,用青木树皮把木头上口遮严,用麻绳扎紧,用手敲击时发出了雄浑的声音。他将这个制作粗糙的简易乐器带回家敲击,妻子听了拿起铜锅盖跟着敲打起来,儿子随手拿起两个茶壶盖,相互磨擦着,发出“嚓嚓”的音响来。空心木、铜锅盖、茶壶盖各自发出的声音配合在一起,奏出了和谐动听的乐声。远近乡邻听到了,纷纷赶来,你敲我跳,好不热闹。起初,人们根据这空心木发出的“咣咣”声,把它叫作“桄”,意为有回声的鼓。后来,傣族同胞闻声前来观赏后,才正式叫作“光”,又因鼓的形状像大象脚,所以又叫它“象脚鼓”。
傣族地区还有一个民间传说,古时候云南勐养有一个小伙子,因朝夕相伴的大象死了,为了寄托衰思,缓解悲痛,他用木头依照大象脚来制成鼓身,用象皮作鼓面,于是作出了象脚鼓。但是后人认为象脚鼓名字的由来跟佛教有一定的渊源,“象主祥瑞”的佛教观念深入人心之后,此鼓才被人附会为象脚鼓。
传统伴奏
光亚是一种伴奏性乐器,它经常与双面鼓、铓锣、钗、镲等乐器配合,在民俗活动、节日庆典时常伴奏《帕凡舞曲》《马鹿舞》《节日舞》《妇女舞》等众多民间舞蹈。
参考资料
..2023-01-08
..2022-12-28
..2022-12-28
..2022-12-28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2-11-02
..2023-01-18
..2022-12-28
..2022-12-28
..2022-12-28
..2022-11-01
..2022-11-01
..2022-11-01
..2023-01-08
..2022-11-02
..2023-01-18
..2023-01-18
..2022-11-02
..2022-12-28
..2022-12-28
..2022-12-28
..2022-11-01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1-08
..2022-11-01
..2022-11-02
..2023-01-18
..2022-11-01
..2022-11-01
..2022-12-28
目录
概述
构造与种类
演奏
历史
传承与困境
民间故事
传统伴奏
参考资料